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兔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应力培养前后的形态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8 23:22

  本文关键词:兔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应力培养前后的形态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内皮细胞 体外应力培养 生物反应器 扫描电镜 HE染色


【摘要】:应用血管生物反应器培养兔颈总动脉血管,通过扫描电镜、HE染色方法考察体外应力培养前、后的兔颈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应力培养前后内皮细胞均为梭形束状,但培养后内皮细胞短轴间隙加大。HE染色切片表明,培养前血管内皮细胞层清晰可见,培养3 d后血管内皮细胞层连续、相对完整。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生物反应器体外应力培养的兔血管内皮细胞基本能够保持形态的完整性,体外应力培养可以作为一种评估手段用于心血管支架材料与血管相互作用在器官水平上的研究。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关键词】内皮细胞 体外应力培养 生物反应器 扫描电镜 HE染色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7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WJTU09BR211)
【分类号】:R329
【正文快照】: 血管内皮细胞是一层连续覆盖整个血管内腔表面的单层扁平鳞状细胞,具有感应与效应双重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3]。目前,在心血管支架材料与血管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中,常采用细胞水平的研究手段,如材料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等共同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乔华;何胜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检测方法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4期

2 米宁;高允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与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3 邱雅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以及损伤修复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0期

4 刘波,姜宗来,张炎,刘艳春,覃开荣,杨向群;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J];医用生物力学;2001年04期

5 杜明伟;方长青;王秀茹;姜海娇;陈江帆;李建华;;血管内皮标记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胸水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J];微生物学杂志;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雄;奚廷斐;王迎军;王春仁;席葆树;张建;谷涌泉;陈晓松;;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生物反应器的制造[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04期

2 金潇;朱陵群;庞鹤;;益气活血解毒法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0年08期

3 张洪鑫;杨柳;段小军;李忠;;模拟正压和负压流的简易平行板流动腔模型的初步应用[J];重庆医学;2006年12期

4 王晓伟,徐志云,张宝仁,黄盛东,韩林,张裕东,叶福林;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体外脉动反应器的初步研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5 路静;白睿华;杨洪艳;黄幼田;郑智敏;赵继敏;赵明耀;董子明;;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0期

6 杨永红;武彦何;罗婧;胡英;廖忠俊;;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年03期

7 付毅;;运动和中药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13期

8 刘静娴;徐秋林;苏磊;王立群;;蛋白酶活化受体1在内皮细胞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3年17期

9 方长清;姜跃峰;姜海娇;方思涵;李建华;;恶性胸腔积液中肺腺癌的EGFR、VEGF和P53的表达及分子生物学意义[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年03期

10 白敏;;血三七水煎液抑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机制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裴丽;张军平;;PCI术后中医病机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2 刘中勇;李林;方家;陈宁南;邓鹏;方险峰;邹国辉;;补肾活血促进人脐静脉内皮原代细胞NO表达[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次活血化瘀专业学术年会暨血瘀证与肝肾疾病研究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卿;灯盏细辛血管保护作用及南方红豆杉等叶绿体基因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戴小福;转染人热休克蛋白70基因(hHSP70)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病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3 高怀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建立与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通络药物干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4 王天辉;S100A4蛋白对运动氧化应激致心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5 林叶新;PPARs筛选模型的构建及抗糖尿病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D];重庆大学;2013年

6 戴青原;内脏脂肪素对氧化应激HUVECs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静;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致大鼠As早期病变及银杏叶片的预防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易小民;全蝎纯化液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作用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张冬慧;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猪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王蕾蕾;葡萄糖负荷对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那格列奈的干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安英男;前列地尔对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抗栓功能的影响[D];辽宁医学院;2011年

6 杨国栋;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兔血管内膜增生抑制作用[D];郑州大学;2011年

7 米宁;甜菜碱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8 张峰;高压力对体外培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9 张洪鑫;流体应力对兔骨髓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10 李正美;血管组织动态培养装置的实现与测控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瑞,党瑜华,张菲斐;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及L-精氨酸的拮抗作用[J];河南医学研究;2005年01期

2 汤益明,杨宁;冠心病的某些重要进展[J];江西医药;2001年02期

3 王钢,陶贵周;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评价[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徐慧,郑杨,佟倩;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人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2期

5 赵玉英,智光;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3期

6 刘相菊,高海青,沈琳,毕轶,由倍安,伊永亮,马亚兵;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一级预防的实验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7 刘丽芳,卢海刚;钙拮抗剂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年05期

8 蒋红梅,蔡美英;内皮细胞的免疫学功能[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1年03期

9 邱雅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以及损伤修复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0期

10 陈明,胡申江;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冬;补体活化对内皮细胞的作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0年03期

2 王翔,蔡绍皙,罗向东,王裴,罗勤,梁光萍,杨宗城;脂多糖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后内皮细胞膜脂的修饰[J];生理学报;2001年06期

3 朱广瑾,高咏梅,吴其夏;肿瘤坏死因子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及转录调控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01年02期

4 熊建琼,朱佩芳,王正国,蒋建新;髓样分化蛋白-2在内毒素与内皮细胞结合中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4期

5 武焕玲;范刚;张健;;内皮细胞微颗粒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6 黄巧冰;郭晓华;李强;陈波;黄旭亮;王陵军;王占华;王吉萍;李巧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J];微循环学杂志;2009年04期

7 吕宁;;内皮细胞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8 高而威;内皮细胞可由受体介导转运胰岛素[J];生理科学进展;1986年02期

9 吴金莺;盛民立;;内皮细胞的免疫学功能[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1年02期

10 丁自强,李少华,费侠;血小板激活因子对肺动脉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大君;陈卫军;周丁华;;内皮细胞机械感受功能的实验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邓红;李懿萍;来茂德;;高糖环境细胞间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产生活性氧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林萍章;PualJ.Pearson;RaymondCartier;KazuhiroHashimoto;HartzellV.Schaff;;内膜再生过程中,内皮细胞之反应[A];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讨论会论文专集[C];1991年

4 赵彭涛;李志超;董明清;贾斌;张莉莉;;LPS对培养的BPAECsⅠ型Na~+/H~+交换器活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熊建琼;朱佩芳;王正国;蒋建新;;髓样分化蛋白-2在内毒素与内皮细胞结合中的作用[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心华;甄永苏;;烯二炔类抗生素力达霉素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和诱导内皮细胞凋亡[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李彦荣;应晨江;易海维;衣卫杰;孟依;刘烈刚;孙秀发;;绿茶多酚对牛内皮细胞窖蛋白-1表达的影响[A];湖北省、武汉市营养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蔡绍皙;张莉;韩亚刚;蒋稼欢;;流动腔底面内皮细胞图型化研究与图像处理[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汪毅;陈允钦;;高密度脂蛋白与内皮功能[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马向红;黄体钢;杨万松;周丽娟;;四氢生物喋呤对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中药抗血栓机理及对内皮细胞的生物医学研究取得佳绩[N];科技日报;2000年

2 赵军;耳毒性药物对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3 华朋;热爱老年事业 投身老年医药[N];中国老年报;2000年

4 高国起;提升ACE2活性可消退动脉硬化斑块[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佳愉;中药善调理 降压重保肾[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刘道安;保护动脉内膜 减少冠心病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韩慧;肿瘤治疗最新进展[N];保健时报;2003年

8 王萌 编译;三方法预测心脏病[N];健康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可满;氧化型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诱导激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2 贾素洁;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与内皮细胞通讯功能障碍及(口山)酮的保护作用[D];中南大学;2007年

3 郭志坚;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蛋白质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4 肖晖;内皮细胞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细胞粘附关系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5 李毅;活化蛋白C对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6 陈丽华;一种新的内皮细胞可诱导性粘附分子的表达调变及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7 郑敏哲;初探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于体外对内皮细胞功能及凋亡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周卫辉;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其基因转录调控和信号转导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9 饶小泉;MBD2基因缺陷促进血管生成并改善小鼠下肢缺血损伤[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贾俊;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内皮细胞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作用机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李红玲;眼镜蛇毒金属蛋白酶激活和损伤内皮细胞的机制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3年

3 曹永梅;蔗糖对真空冷冻干燥兔角膜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4 张敕;纤连蛋白及其重组肝素结合域多肽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5 刘铁峰;冠心康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6 谭培艺;薯蓣皂苷对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展;氯沙坦对体外循环犬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遵义医学院;2010年

8 孙少卫;小凹与小凹蛋白-1介导ox-LDL的摄取及跨内皮转运[D];南华大学;2007年

9 刘水;浮胶共培养中平滑肌细胞对内皮细胞血管形成及功能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杨小明;体外培养内皮细胞与血液有形成份粘附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50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750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3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