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寨卡病毒与寨卡病毒病

发布时间:2017-10-28 15:16

  本文关键词:寨卡病毒与寨卡病毒病


  更多相关文章: 寨卡病毒 病毒基因组 致病性 预防


【摘要】:寨卡病毒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中发现,此后主要在非洲、美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散发流行。2015年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在中南美洲(主要是巴西)快速扩散,该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并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病毒RNA和检测血清中的中和抗体IgM。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防止蚊虫的叮咬。本文从流行病学、生物学、致病机制与检测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寨卡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这种新发病原体的防控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热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系微生物学教研室上海市医学生物防护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寨卡病毒 病毒基因组 致病性 预防
【基金】: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20154Y025) 上海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5GWZK0103) 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重大项目(AWS11C001)~~
【分类号】:R511
【正文快照】: [Acad J Sec Mil Med Univ,2016,37(7):793-798]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病毒基因组全长10 794bp,含位于序列两端的2个非编码区和1个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 frame,ORF)[1],编码3 419个氨基酸,生成3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新发病毒病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2 光丽霞;抗病毒新途径:TFO切割病毒DNA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年02期

3 朱国利,马旭丽,毕平安,邱建明,姚树元,李川;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柯萨奇B3病毒基因[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年03期

4 晏春根,谢青,陆志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溯源研究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年04期

5 闻玉梅;人类如何认识病毒——闻玉梅院士谈人与病毒的斗争[J];青年科学;2005年09期

6 左联;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7 ;通过原位杂交在肝组织中检测戊肝病毒基因 唐智敏[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3年03期

8 权红,李德新;立夫特谷热的实验室早期诊断[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5年02期

9 王志刚;洪有良;张严峻;包其郁;;自然发生SARS病例的病毒基因溯源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SARS病毒溯源获重大进展——证实病毒来自野生动物[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晓婕;李威;吴昊;;HIV-1急性感染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雪;邬开朗;乐鑫;朱应;吴建国;;重组腺病毒表达siRNA抑制SARS病毒基因的研究[A];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霍建新;王永福;党连生;陈鹏;杨国安;王宏坤;;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病毒基因变异的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子;人类与病毒之战永无宁日?[N];中国商报;2003年

2 记者 毛磊;加拿大克隆出非典病毒基因[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袁立新;我国分离出与输血有关的病毒[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江南雪舞;病毒致病“四招”[N];大众卫生报;2005年

5 苏国威 编译;解析SARS病毒 科学抗击“非典”[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李南玲 沈海凡;溯源SARS病毒[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印熏;印度新发现3个非典病毒基因[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身体周刊记者 石毅 屠俊;“类SARS”病毒又袭[N];东方早报;2013年

9 张乐;浙江破解SARS病毒基因序列[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李兵 黄显斌 唐明山;SARS病毒有110多个变异点[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雪;CBFβ对HIV-1 Vif蛋白功能及结构影响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安泰;棉酚氨基酸衍生物抗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活性与机制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孙玉兰;未知病原和病毒性出血热检测方法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4 牛国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宿主与媒介的调查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5 承海;宿主HLA多态性及病毒基因组异质性与HBV宫内传播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李悦;携带中国CRF07_BC HIV-1毒株env基因的嵌合病毒SHIV构建及体内外生物学活性检测[D];南开大学;2009年

7 张伟伦;宿主免疫系统与HIV病毒相互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陈公英;HBV影响IFN-γ受体表达及降低IFN-γ/p-Stat-1信号敏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晓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媒介及宿主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王艳海;辽宁MSM人群HIV-1感染早期病毒env准种演变与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黄豆豆;2010-2011北京冬春季成人急性腹泻相关病毒及新发病原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少波;病毒传染性疾病中miRNA的调控功能及诊断效能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杨亚;丙型肝炎(HCV)中病毒、免疫的数学模型及动力学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6 葛南海;抑制JAK3激酶的活化对H5N1病毒HA蛋白介导的小鼠外周免疫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D];广州医学院;2009年

7 姚南;携带中国HIV-1流行株RT基因的新型SHIV构建及生物特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08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108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e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