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3年辽宁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2009~2013年辽宁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目的掌握辽宁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腮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流腮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2011年为流腮发病高峰,发病率为46.91/10万,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2013年较2011年发病率下降了74.62%。(P0.01)。发病呈现两个季节高峰,分别为5~6月和12月至翌年1月,分别发病12 617例(占21.17%)和14 873例(占24.96%)。15岁以下儿童合计发病43 605例,占病例总数的73.17%。男性发病37 522例,男女性别比1.70∶1。流腮暴发疫情23起,事件发生场所均为学校。结论 2009~2013年辽宁省流腮的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以1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男性病例数较多;学校是发生流腮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
【作者单位】: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R512.1;R181.3
【正文快照】: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发热、一个或多个唾液腺肿胀及触痛为特征,多见于腮腺,有时也见于舌下腺或颌下腺。该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类是已知的唯一宿主。流腮传染性强,在密集易感人群中播散迅速,流腮病人从腮腺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春季孕女需防"流腮"[J];现代保健;2004年04期
2 宁桂军;;201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大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年02期
3 李军;;嘉祥县2011年流腮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17期
4 王少华,徐爱强,宋立志,许青,肖太钦;一起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反应的调查报告[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7年04期
5 朱琦;张恒;韩轲;周荃;刘振华;许建雄;郑慧贞;;广州市一起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2期
6 王春祥;;两起流腮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7 徐爱民;苏亚娟;;2008年东营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01期
8 李明珠;宝山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规律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9 罗小福;沈建勇;刘小琦;;湖州市2004—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J];浙江预防医学;2011年12期
10 范多智;;农村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家长预防知识的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绍彬;春日当防哪些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咏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疫苗效果评价[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2 杨琼英;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与气象因子关联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60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16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