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性伴告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3 18:07

  本文关键词: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性伴告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男男性行为者 HIV阳性 性伴告知 性行为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进行性伴告知状况及性传播行为状况,分析该人群未进行男性固定性伴告知的相关因素,为发展性伴告知策略以遏制HIV经性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广州、重庆和成都市为研究现场,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当地HIV感染者小组的帮助下,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招募年龄在18岁及以上、有男性同性性行为、经当地CDC检测确认为HIV阳性者共600名,经书面知情同意后确定为本研究对象,以匿名的方式,进行计算机辅助问卷调查,经核查剔除不合格答卷,获得有效答卷501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相关服务、抑郁症状评定、确认HIV感染后拥有性伴种类(男性固定性伴、男性偶然/商业性伴及女性性伴)、最近6个月性伴的HIV感染状况(HIV阳性、HIV阴性和未知HIV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状况、将感染HIV告知性伴状况,包括不同类型性伴告知状况、告知时间和方式以及性伴告知对彼此间关系的影响等。结果: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在18-63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0±7.5)周岁。有近2/3(318/501)的调查对象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处于未婚状态者占79.0%(396/501),自认为是同性性取向者占81.4%(408/501)。确认HIV感染后,调查对象拥有男性固定性伴、男性偶然/商业性伴及妻子的比例分别为76.4%(383/501)、59.7%(299/501)和11.4%(57/501)。在拥有男性固定性伴的383名调查对象中,将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告知全部和部分男性固定性伴者分别占44.7%(171/383)和20.6%(79/383),未告知任何男性固定性伴者占34.7%(133/383);在拥有男性偶然性伴或商业性伴的299名调查对象中,未告知男性偶然/商业性伴的比例高达78.9%(236/299);在57名拥有妻子的调查对象中,未将HIV感染状况告知妻子的比例约为59.6%(34/57)。在拥有男性固定性伴的调查对象中,将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告知所有男性固定性伴者报告有性传播行为的比例为14.6%,低于未告知者(31.1%),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绕未将HIV感染状况告知男性固定性伴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相关服务利用与调查对象进行男性固定性伴告知相关联,在进行CD4检测、病毒载量检测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调查对象中,未告知男性固定性伴的报告率分别为32.9%,6.8%和17.4%,低于未寻求相应艾滋病相关服务者(分别为52.8%%、40.9%和43.8%);有抑郁症状的调查对象未告知男性固定性伴的报告率(40.2%)高于无抑郁症状者(30.6%);最近6个月拥有HIV阳性男性性伴者未告知男性固定性伴的比例(5.1%)低于没有HIV阳性男性性伴者(51.2%),拥有未知HIV感染状况男性性伴者未进行男性固定告知的比例(51.9%)高于没有该类性伴者(18.7%),拥有男性偶然/商业性伴或女性性伴者未进行男性固定性伴告知的比例高于无相应性伴者(47.9%v.s.27.0%、78.6%v.s.33.1%),经卡方检验差,上述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拥有男性固定性伴的调查对象,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未进行男性固定性伴告知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拥有2个及以上性伴(OR=3.095,95%CI=1.493~6.416)、有抑郁症状(OR=2.034,95%CI=1.211~3.416)、未接受抗病毒治疗(OR=0.291,95%CI=0.154~0.548)均可增加HIV阳性MSM不进行固定性伴告知的危险性;确认HIV感染时间在2年以上者未进行男性固定告知的危险性低于确认时间在1年以内者(OR=0.336,95%CI=0.166~0.682);调查对象未进行男性固定性伴告知的危险性随性伴告知自我效能评分和性伴告知责任感评分的增加而降低(分别为OR=0.792,95%CI=0.735~0.852;OR=0.844,95%CI=0.775~0.920)。结论:HIV阳性MSM的多性伴状况和性传播行为正在促进HIV在MSM人群中快速传播并向普通人群蔓延。性伴知晓HIV感染状况可降低性传播行为,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利用、提高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性伴告知责任感及自我效能,促进HIV阳性MSM进行性伴告知,从而遏制HIV继续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2.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频;杨黎炎;许宗严;邱莉霞;张胜男;宋平;;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感染者性伴干预模式的比较[J];实用预防医学;2013年12期

2 刘毅;陆春;朱国兴;冯佩英;;性伴双方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一致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04期

3 周跃群;;性伴告知在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中的价值[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05期

4 马功燕;姜正好;陈海燕;陈进;;男男性行为人群多性伴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5 廖玫珍;刘学真;傅继华;钱跃升;王同展;黄涛;张晓菲;;2007年山东省部分城市女性多性伴者行为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9年06期

6 ;性伴终生[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9年02期

7 王娟;性伴暴力伴随妊娠[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年01期

8 陈怀良;陈磊;田晋;李丹;王晓东;杨斗;张建新;;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伴数量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年12期

9 王毅;李六林;张光贵;樊静;赵西和;龙星;;男男性行为者网络活动及网络性伴相关社会行为特征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3年03期

10 吴志芬;赛美欣治疗难治性伴合并症淋病的疗效分析[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钟渭;谭永达;徐红;;进行HIV/AIDS阳性告知的实践与思考[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庄英杰 黄显斌 唐明山;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N];科技日报;2002年

2 通讯员 严敏 记者 陈玲;多性伴、双性接触、无保护性性行为、男男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感染率高[N];杭州日报;2011年

3 采写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何婉苹 受访专家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主任医师、硕士导师 李季;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N];广东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娟;四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伴特征与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状况[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2 王丽艳;云南省澜沧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性伴网络及吸毒同伴网络特征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芳;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性伴告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晓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性伴生存质量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3 廖留妹;男性接触者中男性性工作者与非男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因素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宇方;MSM人群HIV高危行为同伴群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陈鑫;中国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现况及趋势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1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181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f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