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21:04

  本文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尔尼菲青霉 环介导等温扩增 浊度计


【摘要】: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马尔尼菲青霉菌(PM)快速检测方法,探讨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等,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异性基因MP1基因设计4条特异引物,反应前加入钙黄绿素荧光试剂,63℃恒温反应60min,结束后通过目视检测荧光及浊度仪检测产物浊度值判断结果;评价所建立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标准曲线,并用LAMP法及PCR法检测样本,比较样本检出情况。结果该方法特异性良好,PM出现特异性LAMP扩增反应,而烟曲霉菌、腐皮镰刀菌、棘状外瓶酶菌、大肠埃希菌、嗜水气单胞菌、哈氏孤菌、创伤孤菌、水等均未出现扩增;检测限约为1.7×10-7 ng/μl,为PCR检测方法的10倍;以LAMP反应时间X轴,浓度的负次方数为Y轴,构建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4145x-8.9968,相关系数R2=0.9963,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本检测结果显示,LAMP法较PCR法获得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高、反应时间短的特点,简便易行,适合于基层对PM的快速检测。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
【基金】:广西卫生厅科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Z211314)
【分类号】:R519
【正文快照】: 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是一种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引起的一种机会感染性的深部真菌病,具有地域流行性。该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其生存率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因此,快捷、高效、准确诊断PSM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Notomi等[1]开发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长武;李兴禄;黄艺;邹明贵;黄坤容;弋星月;;马尔尼菲青霉菌的鉴定[J];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01期

2 任双喜;;马尔尼菲青霉菌药靶基因发掘与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7期

3 魏寿忠;刘光惠;郑新兰;肖小慧;;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的实验室诊断[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年11期

4 姚婉玉;罗青华;梁伶;刘栋华;曹存巍;黄绍标;罗虹;刘燕芬;;经呼吸道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04期

5 张道军;李红宾;;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3年01期

6 万玲;宁丽萍;钟莹;王占科;;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报告[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11期

7 李静梅;游学华;王智华;张扬丽;;马尔尼菲青霉菌致播散性血流感染1例报道[J];安徽医药;2014年05期

8 杨宁;李妍;王晗;李沛然;苑文雯;郭桐生;;骨髓涂片镜检初步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及文献复习[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年08期

9 廖晚珍,胡雪飞,胡意,孙爱娣;我省首次发现马尔尼菲青霉菌[J];江西医学检验;2001年03期

10 廖晚珍;马尔尼菲青霉菌与马尔昆菲青菌病[J];江西医学检验;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栋华;谭升顺;王昊;于春水;;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凌华;;马尔尼菲青霉菌溶血磷脂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李凌华;;广东不同地区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青霉菌rDNA ITS序列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宏军;张玉忠;吴昊;;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CT群聚空洞特征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朱文科;陆普选;刘艳;叶如馨;周伯平;;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的CT诊断[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林展;;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之影像学特征——附7例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7 赵丽;陈杏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5例病原学检查[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三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金花;林一;陈源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两例报道[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许利军;朱彪;;浙江省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5例分析[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郜桂菊;杨涤;韩宁;王凌航;梁洪远;赵红心;;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6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峰;组氨酸激酶在马尔尼菲青霉菌中的功能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青华;经呼吸道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动物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罗宏;广西马尔尼菲青霉菌微卫星多态性[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成先桂;马尔尼菲青霉菌野生株和临床分离株致病力动物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4 吴易;马尔尼菲青霉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5 庄晓晟;GasC基因在马尔尼菲青霉菌广西野生银星竹鼠寄生株与人感染株的差异表达[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6 罗秋红;马尔尼菲青霉菌广西竹鼠寄生株与临床人分离株超微形态学及氧化形态特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2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252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3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