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STQ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应用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20:21

  本文关键词:STQ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应用价值研究 出处:《长江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声速组织定量 声速匹配 日本血吸 肝纤维化 血吸虫病肝


【摘要】:目的1.应用STQ——声速组织量化技术(Sound velocity tissue quantification)测量早期日本血吸虫感染者肝区域声速指数(ZSI),获得域声速值(ZSS),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者肝ZSS值的检测方法和部分相关影响因素。2.参照1990年10月开罗WHO/TDR血吸虫病超声诊断咨询会议制定的血吸虫病肝分级标准,应用STQ对各级(分为0、Ⅰ、Ⅱ、Ⅲ级)血吸虫感染者肝脏ZSI值进行检测,探讨STQ技术对于评估血吸虫病肝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1.血吸虫感染者经临床诊断明确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肝实质发生异常改变的疾病,行常规超声检测,按照1990年10月在开罗召开的WHO/TDR血吸虫病超声诊断咨询会议制定的血吸虫病肝分级标准,分为0-Ⅲ级,并以此分为0组、Ⅰ组、Ⅱ组、Ⅲ组。2.应用ZONARE Zone Ultra超声仪配备的STQ技术检测39例0组受检者肝ZSI值。分别检测肝左叶包膜下Ocm、1cm处ZSI值,肝右叶包膜下Ocm、1cm处ZSI值,获得相应的ZSS值,每个部位检测5次,计算均值作为该次测量的最终结果并记录。计算各部位检测获得满意结果的比例即成功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选取最佳测量部位。分析年龄、性别与ZSS值的关系。3.检测39例0组受检者肝右叶包膜下其他不同深度(包膜下2cm、3cm)肝脏ZSI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深度(肝右叶包膜下Ocm、1cm、2cm、3cm)感兴趣区肝脏ZSS值的差异。4.采用STQ技术检测39例0组、28例Ⅰ组、27例Ⅱ组、26例Ⅲ组研究对象肝右叶包膜下1cm区域的ZSI值,计算获得相应的ZSS值,采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比较两名操作者所获得的ZSS值的差异。结果1.STQ技术检测肝ZSI值稳定性较好。39例0组受检者肝右叶ZSS值均成功获得。肝左叶包膜下0cm区域9例、肝左叶包膜下1cm区域12例未获得满意ZSI值(因肝左叶形态变异大,包含较多粗大管道结构,最小感兴趣区调节位置后仍包含非肝组织,不能完成检测)。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肝左、右叶检测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P0.05),肝右叶检测成功率明显高于左叶。早期血吸虫感染者肝ZSS值与年龄和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2.0组研究对象肝右叶包膜下不同深度肝ZSS值均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肝脏ZSS值与检测深度呈负相关,相关性不良好(P0.05,r=0.34)。3.四组受检者肝右叶包膜下1cm区域ZSS值均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与0组相比,Ⅰ组ZSS值无明显增高(1545.23±6.77vs1548.71±8.66),Ⅱ组与Ⅲ组ZSS值显著增高(1565.11±7.47、1569.38±9.49 vs 1545.23±6.77);Ⅱ组与Ⅲ组ZS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名操作者测量得到的ZSS值之差的变异系数为0.203。结论1.血吸虫病肝0级患者肝左、右叶ZSS值无显著差异,肝右叶检测成功率高于肝左叶,差异显著。检测深度与ZSS值呈负相关。2.STQ成像技术测量肝脏ZSI值稳定性及重复率好,可自动获得ZSS值,且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定量评价肝脏组织硬度、反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性新技术。3.血吸虫病肝等级的增加导致肝脏硬度的增加,声速的传播速度加快。STQ技术通过测量ZSI值可反映血吸虫感染者肝损伤的不同阶段,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点,有望成为临床定量评估血吸虫病肝损伤程度的有效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32.21;R575.2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检;STQ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应用价值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13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313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