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深圳市宝安区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3 11:48

  本文关键词:深圳市宝安区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人口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流动人口较为密集的宝安区工厂进行问卷调查,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用面对面匿名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对待艾滋病的相关态度和信念、艾滋病相关性行为、艾滋病知识获得的来源及需求。采用Epi 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调查的496名流动人口,符合一般流动人口流动性大、年轻化、文化程度不高、收入偏低的特征。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6.3%,回答正确率最高的知识是“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正确率为91.7%,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正确率仅为22.8%,对于艾滋病能否治愈,28.8%的人表示不清楚。从总体来看,人们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较为了解,正确率均在75.0%以上,而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则不甚了解。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户口、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年限、本市居住时间及月收入均对艾滋病知晓率有影响(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性别、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年限和月收入是影响工人艾滋病知晓率的主要因素。男性、文化程度越高、外出打工年限越长、月收入越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44.6%的人认为艾滋病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同情和帮助,有51.4%的人愿意在无危害的前提下与艾滋病人正常交往,但只有22.8%的人会去给予帮助,如果感染了艾滋病,66.3%的人会防止传染给别人,85.9%的人愿意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对艾滋病知识知晓与否与艾滋病相关态度和信念做卡方检验发现,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掌握,会促进人们对艾滋病正向态度和信念的形成。7.3%的人赞同除配偶之外的性行为,75.4%的人持反对态度,17.3%的人则认为无所谓;对同性性行为,5.0%的人持赞同态度,72.8%的人反对,另有22.2%的人认为无所谓。有35.5%的人有婚外性行为,仅21.0%的人在发生婚外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有4.2%的人有同性性行为,只有12.4%的人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他们获得安全套的途径依次为:超市、药店、计划生育部门、商店和自动售货机。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使用安全套感觉不舒服、已采用其它避孕方式和用不用无所谓。经卡方检验得出,对待非婚性行为的态度与有无高危性行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文化程度越低,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可能越大。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宣传栏和互联网,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互联网;希望了解的艾滋病知识是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75.0%的人认为自己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结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是掌握不够全面,知晓率偏低,以致流动人口对艾滋病人或患者仍存在很大程度的歧视,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性行为的态度比较开放,流动人口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而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目前人们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仍是广播、电视,希望了解的艾滋病知识主要是有关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而对国家政策、自愿咨询和检测知识等知识需求较低。有75.0%的人认为自己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这对开展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利的。性别、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年、月收入,是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知识宣传中,要针对人群的不同特点,利用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同时要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承希,董青,赵根明,丁爱民,邱卫华,谈卫权;性别因素对浦东新区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KAP影响的定性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2 丁贤彬;易辉容;潘传波;郑建琼;曾艺;王豫林;;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01期

3 谢秋娟;萧燕;曾刚;晋灿瑞;吕繁;;18城市不同类别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03期

4 张崛;刘红新;李芬;侯钊;马树波;;2010年昌平区流动人口艾滋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2期

5 乔晓春,郭晓黎,张丽芬,毛爱玲,玉凤香,梁正虎,夏淑慧,李峻;山西省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员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年05期

6 徐缓;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年06期

7 刘传新,苏生利,傅继华,康殿民;山东省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感染现况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2年01期

8 赵凤霞;王晓春;;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年03期

9 冯福民;陈刚;郭梅;孙永红;刘潇潇;高永明;苏建强;侯永革;;煤矿工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24期

10 蔺秀云;方晓义;林丹华;李晓铭;苏文亮;;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其STD/HIV高危性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1323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323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e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