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广西壮族自治区16岁以上高中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8-02-01 04:53

  本文关键词: 广西 肝炎 丙型 慢性 感染 出处:《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6岁以上中学生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地理分布从广西的玉林、南宁、百色、桂林、柳州五个地区抽取2 632名16岁以上高中生,抽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e ab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抗-HCV,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丙肝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 632例样本的HCV抗体阳性率为0.84%,男生抗-HCV阳性率为0.73%(6/823),女生阳性率为0.89%(16/1 800),东部(玉林)为1.03%(9/877),西部(百色)为0.66%(3/457),中部(柳州)为1.28%(3/234),北部(桂林)为0.79%(4/509),南部(南宁)为0.54%(3/555),性别和地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公用牙刷史和有内窥镜检查是丙肝感染的高危因素(OR=3.078,95%CI:1.174~48.074,P=0.022;OR=4.182,95%CI:1.328~13.170,P=0.015)。结论广西高中生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拒绝共用牙刷,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积极开展预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宣传教育,防止医源性传播。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tudents aged 16 of hepatitis C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statu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C control to provide scientific and theoretical basis. Methods by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Guangxi from Yulin, Nanning, Baise, Guilin, Liuzhou five area sample of 2632 men over 16 year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hlebotomize 5 ml was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nzyme-linked immune absorbent assay, ELISA)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anti -HCV, with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 to study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CV infection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CV antibody in 2632 samples of 0.84% boys, anti -HCV positive rate was 0.73% (6/823), the positive rate of female was 0.89% (16/1 800), Eastern (Yulin) 1.03% (9/877), West The Department (Baise) 0.66% (3/457), central (Liuzhou) to 1.28% (3/234), North (Guilin) 0.79% (4/509), South (Nanning) to 0.54% (3/555),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area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results show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common toothbrush and history of endoscopy is high risk factors for hepatitis C infection (OR=3.078,95%CI:1.174~48.074, P=0.022; OR=4.182,95%CI:1.328~13.170, P=0.015). Conclusio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Guangxi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students should raise awareness of self-protection, refused to share the toothbrush, disinfection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hould strengthen medical instruments, actively carry out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n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C to prevent virus infection, iatrogenic transmission.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60512)
【分类号】:R512.63;R181.3
【正文快照】: 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简称丙肝,丙肝已经成为继乙肝之后的第二大病毒性肝炎,因起病隐匿,俗称“沉默杀手”。多数人感染HCV后很长时间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是病毒会在体内持续存在,HC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脏疾病的主 要病因之一,较易转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乐成,顾长海,毛青,李奇芬,王宇明;丁型肝炎病毒核酶在分子水平对丙型肝炎病毒RNA的反式剪切活性[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2 王金湖;丙型肝炎病毒胃肠传播初探[J];江苏预防医学;2001年04期

3 Akbayir N.,G銉kdemir G. ,Mansur T. ,王志宇;丙型肝炎病毒与白斑病是否相关[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4 Ito H.;Nagano M. ;王英鹏;;原位鉴定肌肉中的丙型肝炎病毒RNA[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5 郭振华,景涛;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研究新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年02期

6 冯丽萍;白钢钻;张晓林;;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05期

7 Yildirim B.;Tahan V.;Ozaras R.;李宏宇;;土耳其社区人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8 Karaca 噻.;噻akalo■lu Y.;Demir K.;王顺涛;;丙型肝炎病毒在土耳其人群中传播的危险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09期

9 Anand B.S.;Currie S.;Dieperink E.;尹勇;;饮酒与丙型肝炎病毒治疗:美国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10期

10 张云霞;;丙型肝炎病毒来了,你知道吗?[J];肝博士;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小平;聂建敏;;HIV和HCV合并感染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熊瑜琳;张长江;朱研;王小红;谭朝霞;胡亚君;;丙型肝炎病毒1b型3′端4456bp半基因组扩增[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婷婷;陈姿喧;曾劲峰;章金刚;王文敬;边奕鑫;黎诚耀;;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自然康复与慢性感染的分子特征[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4 李莹;陈建杰;;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张瑞;杜绍财;田园;韩建德;魏来;;丙型肝炎病毒1b型5’非编码区变异区域性分布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杨光;陈姝;崔金环;;利用基因膜芯片技术进行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联合诊断与分型[A];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C];2005年

7 郁佩青;池琦;赵晖;;血液净化治疗中丙型肝炎病毒跨膜通透的临床探讨[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丁世雄;梁晓岳;胡爱荣;周文红;翁彭剑;;宁波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智;张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A];2004年浙江省传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王霞;;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进展[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陈勇;美人工复制成丙型肝炎病毒[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刘浦泉;丙肝检测速度大大加快[N];人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王江;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丙肝病毒会伤害中枢神经[N];科技日报;2000年

4 刘浦泉;提前30天确认丙肝[N];科技日报;2003年

5 刘浦泉;我国丙肝检测法获重大突破[N];保健时报;2003年

6 新华社;丙肝病毒人工复制成功[N];健康报;2005年

7 桔梗;全球1.8 亿人患丙肝[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记者 白毅;中科院发现丙肝治疗潜在新靶点[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张京华;治丙肝新药投放临床[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友杏;丙型肝炎病毒NS4B蛋白调控MMP-2和Bcl-2表达的信号通路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时方圆;以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和丙型肝炎病毒NS3/4A蛋白酶为靶点的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的发现[D];山东大学;2015年

3 庞晓丽;丙型肝炎病毒调控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髓源性抑制细胞的产生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刘菲;应用感染性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研究其病毒颗粒组份和干扰素omega的体外抗病毒作用[D];中南大学;2008年

5 刘长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及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的建立[D];山东大学;2005年

6 赵志海;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临床免疫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7 关默;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中存在介导病毒入侵和免疫逃避的三个不同结构域[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张欣欣;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高反应性多肽筛选、表达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9 毛青;免疫选择压力对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基因变异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10 屈静;人Ⅰ型免疫缺陷病毒Rev蛋白促进丙型肝炎病毒翻译的分子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介导HCV感染细胞机制的初步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吕铭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方法学建立及初步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3 喻蓉;高迁移率族蛋白1促进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4 马力;丙型肝炎病毒体外细胞培养系统的建立和超微结构观察及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姜翠;丙型肝炎病毒自发清除者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元顺女;延吉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初步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7 王佳;树,

本文编号:1480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480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