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103例艾滋病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 艾滋病治疗患者 生存时间 影响因素 COX回归分析 出处:《南昌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 通过对江西省2004-2012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的调查与随访,掌握江西省艾滋病患者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征、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其随访状态分布;探讨影响江西省艾滋病患者生存状态的因素,提出适合江西省实际的防艾措施,为进一步改善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的生存状况,提高江西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江西省所有2004-2012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信息进行了调查与随访。调查员通过江西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包括电子档案系统与荐档纸质版材料,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填写在拟定的调查问卷上。经逻辑核查、校对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再用SPSS17.0进行分析,统计描述主要采用相对数,统计推断主要采用χ2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 结果: 本次共调查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2103例,其中男性占71.3%,女性占28.7%。平均年龄42.7士13.6岁,69.7%集中在30~60岁。艾滋病治疗患者主要分布在南昌市(28.8%)、萍乡市(17.0%)、上饶市(10.1%)、九江市(9.2%)和赣州市(8.2%)等5个设区市。婚姻状况以已婚或同居为主61.0%。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80.0%,其中异性性传播占87.7%,同性性传播占12.3%。临床I~IV期的艾滋病治疗患者分别占35.8%、22.8%、21.7%、19.7%。2103例艾滋病治疗患者的总机会性感染率为34.81%,其中排在前5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分别为:持续或间断发热(16.98%)、肺结核(7.85%)、皮肤损害(5.80%)、持续腹泻(5.56%)、带状疮疹(5.09%)。HBV感染率为16.0%。HCV感染率为7.4%。有36.9%的艾滋病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夜间盗汗、腹泻、恶心、视力下降、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一种或几种临床症状体征。艾滋病患者进入治疗时,免疫系统检测结果显示: CD4+细胞异常率为99.3%,总淋巴细胞异常率为64.9%,CD8+细胞异常率29.7%,白细胞异常率34.7%。;血红蛋白异常率为41.4%,血小板异常率为20.4%;病毒载量异常率为34.7%;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异常率分别是为17.1%、4.3%;此外,生化检测显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血淀粉酶、AST、ALT、T.BIL的异常率分别为34.5%、17.4%、13.1%、22.4%、22.0%、22.4%、16.7%。20.0%的艾滋病治疗患者既往使用复方新诺明。2.1%的患者正在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91.3%的艾滋病治疗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为3种抗病毒药物联用,8.2%为2种药物联用,0.5%仅使用1种抗病毒药物。2103例患者中有81.0%继续治疗,有15.6%死亡,有1.8%停药;有1.7%失访。其平均生存天数为457天(1.25年)。总累积生存概率为63.86%,其中1~8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84%、82.78%、79.41%、76.05%、72.92%、70.92%、68.11%、63.86%。 影响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生存结局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5.049,P0.001);婚姻状况中离异或分居的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最高(χ2=11.868,P0.008);感染途径中血源传播的死亡率最高(χ2=76.346,P0.000);初始治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3种抗病毒治疗者死亡率最低(χ2=6.230,P0.044);不同临床分期对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结局有影响(χ2=134.633,P0.001),其中临床分期III~IV期者的死亡率较高;机会性感染中持续腹泻(χ2=42.120,P0.001)、持续或间断发热(χ2=75.622,P0.0001)、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χ2=6.509,P 0.01)、卡波济肉瘤(χ2=30.251,P0.024)均是影响结局的因素。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艾滋病患者的年龄(β=0.030,P0.000)、性别(β=-0.306,P0.030)、性传播感染(β=-0.374,P0.006)、持续腹泻(1月)(β=0.412,P0.013)、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β=0.791,P0.021)、卡波济肉瘤(β=3.199,P0.001)、脑淋巴瘤或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β=2.106,P0.036)、WHO临床分期(β=0.304,P0.001)、CD4+细胞数(β=-0.005,P0.001),这9个自变量对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生存结局的有影响。 结论: (1)江西省2103例艾滋病患者的分布特征为: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数在30~50岁,婚姻状况以已婚或同居者为主,这提示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以大城市男性青壮年,性活跃人群为主。患者主要集中南昌、萍乡、上饶、九江、赣州等5个设区市,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提示加强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异性婚外性行为的控制和推广安全套使用,对江西省艾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2)艾滋病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I~IV期患者分布为35.8%、22.8%、21.7%、19.7%。34.81%的患者有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较多,以持续或间断发热、肺结核、皮肤损害、持续腹泻、带状疮疹5种较为常见。合并HBV、HCV感染率较高。多数有发热、咳嗽咳痰、夜间盗汗、腹泻、恶心、视力下降、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或体征。CD4+、CD8+等免疫系统指标异常率较高,34.7%病毒载量异常。20.0%的患者既往使用复方新诺明。2.1%的患者正在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91.3%的患者采用3联抗病毒治疗。 (3)艾滋病患者的随访结局:2103例患者中有81.0%继续治疗,有15.6%死亡,有1.8%停药,有1.7%失访。其平均生存天数为457天(1.25年)。总累积生存概率为63.86%。其中1~8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84%、82.78%、79.41%、76.05%、72.92%、70.92%、68.11%、63.86%。 (4)影响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死亡的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越大、性别为男性、血源传播(与性传播比)、持续腹泻、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卡波济肉瘤、脑淋巴瘤或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越高、CD4+细胞数越少是影响艾滋病治疗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可见,,重视大年龄经血源传播的男性患者,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在CD4+细胞较高时尽早治疗,对降低艾滋病死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1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旭;易东;丁贤彬;;某市1000例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高危行为及感染现状调查[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齐唐凯;卢洪洲;;HIV/HBV双重感染者的抗HBV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06年01期
3 项凤梅,王永梅,符林春;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4 张福杰,文毅,于兰,马烨,潘捷,赵燕;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与我国的免费治疗现状[J];科技导报;2005年07期
5 徐金水;李雷;还锡萍;徐晓琴;傅更锋;胡海洋;丁萍;邱涛;羊海涛;;2008年江苏省新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雷娜;姚文虎;魏洪霞;陈鑫;彭志行;喻荣彬;;187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7 黄丽芬;唐小平;蔡卫平;雷春亮;王琦;岑玉文;陈万山;钟活麟;;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与CD_4~+之间的关系[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8 宋传锋;傅继华;刘学真;康殿民;陶小润;李令国;霍炜;井文喜;;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机探讨[J];山东医药;2009年19期
9 高建华,郑锡文,施小明,杨忠民,贾望谦,张玉良,董少良,徐翠玲,汪宁;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年03期
10 陈敏;张瑞丹;杨翌;;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1501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0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