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关节炎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莱姆病调查
本文关键词: 莱姆病 血清标本 抗体检测 病原学检测 出处:《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海南省关节炎或神经性疾病患者的莱姆病感染状况,并确认海南省是否存在莱姆病人。方法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提供血清542份,均为关节炎或神经性疾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Fluorescent-Antibody Test,IFA)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对血清标本进行莱姆病抗体检测;并采用巢式PCR法对WB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IFA方法检测血清样本542份,54份阳性,阳性率为9.96%。应用WB法对上述54份IFA阳性血清样本进行检测,12份阳性。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12份WB阳性样本,2份阳性,测序结果表明两份均为B.garinii基因型。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海南省人群中存在莱姆病。建议当地医生在诊治关节炎和神经性疾病患者时,可以考虑其是否罹患莱姆病。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Lym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rthritis or neuropathy in Hainan Province, and to confirm whether there are patients with Lyme disease in Hainan Province. Methods 542 serum samples were provided b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anya City, Hainan Province. The serum samples were detected for Lyme disease antibody by indirect Fluorescent-Antibody test (IFA) and Western blotblotWB (Western blotblotWB). Nested PCR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athogens of WB-positive serum samples. Results IFA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542 serum samples and 54 serum samples wer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9.96%. Using WB method, 12 IFA positive serum samples were detected and 12 WB positive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nested PCR method. The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of them were B. garinii genotypes. Conclusion this stud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Lyme disease in Hainan popul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local doctors should consider whether they are suffering from Lyme diseas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rthritis and neuropathy.
【作者单位】: 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2012ZX10004219和2013ZX10004-10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389) 三亚市医疗卫生科技创新项目(YW1244)~~
【分类号】:R5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冯邦强;陈戊申;杜志明;罗会明;侯学霞;万康林;张哲夫;;广东省1992年莱姆病调查结果[J];广东卫生防疫;1993年04期
2 金玉明;张丽娟;孙莲英;老世军;寒江;黄昌和;王誓闻;曾昭长;王圆圆;朱建华;黄芳;贾鹏本;苏新元;吴维学;;海南省澄迈县新发斑点热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监测;2011年01期
3 张哲夫,万康林,张金声,朱桂凤,窦桂兰,李牧青,郑理,梁军钢,侯学霞,王宏英;我国莱姆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年01期
4 陈戊申,罗会明,何剑峰,郑夔,黎薇,陈冉;广东省莱姆病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0年03期
5 耿震;侯学霞;万康林;郝琴;;105例拟诊莱姆病患者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年01期
6 黄海楠;丁壮;何静;吴晓明;蒋宝贵;高燕;赵秋敏;王玉福;曹务春;;吉林林区动物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的调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08期
7 侯学霞;耿震;郝琴;张洋;万康林;;中国6省莱姆病螺旋体主要宿主动物鼠的初步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11期
8 潘亮;于恩庶;;福建省莱姆病的调查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娈英,陈晓宁,孙毅,郭天宇,鲁亮;莱姆病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学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何静;曹务春;张习坦;;莱姆病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05年02期
3 刘明社;黄克峻;赵中夫;张联珠;郭佩如;;九省区蜱类区系初步调查[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梁效成,吴得强;甘肃省自然疫源性疾病宿主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J];地方病通报;2004年04期
5 黄素青;梁炳泉;苏兆雄;徐汉虹;;宠物害虫的危害与药剂防治[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6 田恩深;重要虫媒传染病及其媒介生物控制[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0年04期
7 朱淮民;新现和再现虫媒病及其媒介[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5年03期
8 李瑶宣;神经莱姆病的研究近况[J];广西医学;1998年02期
9 李依萍;周小平;;西北4省区蜱虫自然感染3种病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16期
10 吕继洲;吴绍强;张永宁;王振宝;冯春燕;王彩霞;邓俊花;袁向芬;林祥梅;;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夏咸柱;;野生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犬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曹杰;仝彩玲;周勇志;张厚双;周金林;;荧光定量PCR检测硬蜱体内莱姆病螺旋体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夏咸柱;;野生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琴;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及全基因组序列初步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HUI LI(李蕙);莱姆病中医症、证分布特点及其病因病机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王峰;吉林省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和DNA疫苗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4年
4 于东冬;莱姆病分子生物学和诊断新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褚宸一;媒介和宿主中伯氏疏螺旋体感染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6 宝福凯;伯氏疏螺旋体的莱姆关节炎相关毒力因子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7 耿震;莱姆病螺旋体脉冲场凝胶电泳标准化技术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吴琼;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 SZ株的传播媒介及病原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9 陈卓;河南省信阳地区不同宿主梨形虫感染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10 庄璐;蜱携带病原体多样性及长角血蜱实验传播SFTSV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名耀;莱姆病螺旋体优势抗原BmpA分子克隆、优势表达与纯化[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刘志云;中国莱姆病阿弗西尼基因型感染蛋白免疫印迹法诊断方法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3 边长玲;中国“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兽类蜱媒疾病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4 琚瑞利;福州地区硬蜱分布情况调查及微小牛蜱生物学特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曾霞;中国4株伯氏疏螺旋体5s-23srRNA基因间隔区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外膜蛋白A的克隆及表达[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6 于东冬;吉林地区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宏伟;我国蜱中莱姆病螺旋体的分离、检测和基因分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林成虎;长白山区(二道白河)莱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延边大学;2005年
9 黄海楠;我国部分省区蜱传斑点热及其与莱姆病复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高燕;我国伯氏疏螺旋体分离株基因型及致病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家传,鲁长虎,,马家丽,杨广涛;关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的几点意见[J];动物学杂志;1996年01期
2 杜娈英,陈晓宁,孙毅,郭天宇,鲁亮;莱姆病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学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何剑峰,黎薇,郑夔,罗会明,李灵辉,董新民,毕德增,张远富,常炳功;广东省首次分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J];华南预防医学;2002年01期
4 林碧瑚,孙晓娟,詹志农,林英姿,李文广;海南岛立克次体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报告[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张茂俊,万康林,侯学霞,张哲夫;北京268例疑似莱姆病患者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1998年03期
6 李维贤;辽宁省蜱类的生态地理分布[J];昆虫学报;1987年02期
7 孙毅,许荣满,郭天宇,张泮河,曹务春;森林革蜱、草原革蜱感染和经期传播莱姆病螺旋体的实验研究[J];昆虫学报;2002年05期
8 杨晓军;陈泽;刘敬泽;;蜱类系统学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07年09期
9 章士美;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的分布概貌[J];昆虫知识;1994年01期
10 王心娥 ,唐迎秋 ,陈玉珍 ,许衍州;河西三地区蜱类区系调查[J];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志儒;过去10年中莱姆病在美国的发病率增高1倍[J];中国兽医学报;2002年02期
2 荆素卿;莱姆病及其治疗和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05期
3 黄振宇,黄绛辉;中国莱姆病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4 李娜,崔宝菊,刘瑞春;莱姆病3例报告[J];临床荟萃;2003年16期
5 田桢,万康林,侯学霞,郝琴;新疆石油勘探区人群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08期
6 李华,张晓光,辛智利,王琦,王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莱姆病流行情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08期
7 孙凤琴,张霞;莱姆病三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06期
8 翁超然 ,张哲夫 ,王昭孝 ,何平 ,唐光鹏 ,田方贵 ,杨德生 ,卢大琦;贵州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贵州医药;2003年05期
9 郭贵知,杨占清;我国莱姆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3年06期
10 齐月,王峰;莱姆病的临床分析(附11例报告)[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张晓光;王静;王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莱姆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郝琴;侯学霞;耿震;万康林;;我国莱姆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万康林;;中国莱姆病的研究进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刘鹏;戚晓昆;;伴有脑梗死样表现的莱姆病1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孙俊;章进宝;石健峰;倪培红;王志平;孙建平;;江苏省莱姆病生物媒介生态及防制的研究(摘要)[A];纪念六足学会创建八十周年、江苏省昆虫学会四十周年论文集粹[C];2000年
6 窦桂兰;杨振;;全沟硬蜱传播莱姆病的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7 蔡宝祥;;莱姆病[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8 屈勇刚;朱启;杨志军;王东;王远志;万康林;;新疆地区牛羊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何凡;;以关节炎伴皮肤红斑为首发表现的莱姆病一例[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黎伟明;朱颖俐;王丽娜;王春生;姚来顺;黄飚;徐长喜;张未寒;;莱姆病流行病学研究近况[A];吉林省预防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友谊医院 吴静;郊游须防莱姆病[N];健康报;2002年
2 平平;春夏出游须防“莱姆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3 王雪飞;莱姆病“钟情”林草丰美之地[N];健康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孙燕明;莱姆病 一旦误诊致残率可高达60%[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5 ;当心莱姆病[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6 木子;旅游谨防莱姆病[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7 龚震宇;莱姆病的发现和流行[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8 陆志城;选择应用 才有优势[N];医药经济报;2002年
9 姚博;危险的田园风光[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10 记者 刘道安 通讯员 苏晓华 程伟;蜱虫在天津惹祸[N];健康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东冬;莱姆病分子生物学和诊断新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HUI LI(李蕙);莱姆病中医症、证分布特点及其病因病机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敏;广西莱姆病病原分离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2 林成虎;长白山区(二道白河)莱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延边大学;2005年
3 李霞;莱姆病病例分析及诊疗进展(附40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4 倪雪冰;基于哨点医院的莱姆病临床及病原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5 于东冬;吉林地区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志云;中国莱姆病阿弗西尼基因型感染蛋白免疫印迹法诊断方法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7 赵民;新疆地区蚊类携带西尼罗病毒、甲病毒调查及莱姆病血清学初步调查[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4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3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