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成人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9 14:31

  本文选题:血流感染 切入点:败血症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6-2015年确诊为血流感染的54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液标本进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株鉴定,药敏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或稀释法。结果 544例血流感染患者平均(59.6±19.9)岁,男性患者286例占52.6%;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279例占51.3%,院内获得性感染265例占48.7%,总病死率26.5%;继发血流感染最常见的原发感染部位分别为肺部、泌尿系统、肝胆系统;血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5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8株占60.3%,革兰阳性菌153株占28.1%,真菌51株占9.4%,其他菌12株占2.2%,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85株,占全部大肠埃希菌50.9%,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4株,占4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34株,占61.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37株,占92.5%;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以及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90.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利福平对葡萄球菌属较敏感,链球菌属对苯唑西林及头孢噻肟100.0%敏感。结论成人血流感染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多药耐药菌检出率较高,定期开展医疗机构内的血流感染监测工作,对于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医院感染管理十分重要。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clinical features and pathogen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drug resistance, provide evidences for clinical anti infection treatment. Methods in hospital 2006-2015 years diagnosed 544 case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French bioMerieux BacT/Alert 3D automatic blood culture instrument for blood samples were cultured using automatic bacteria the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bioMerieux VITEK-2 on bacterial culture positive specimens were strain identification, drug suscepti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disk diffusion or dilution method. Results 54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average (59.6 + 19.9), 286 cases of male patients accounted for 52.6%; community 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279 cases accounted for 51.3% of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in 265 cases accounted for 48.7% of the total mortality was 26.5%; secondary bloodstream infection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infection sites were lungs, urinary system, hepatobiliary system; blood culture consists of isolated pathogens 544 strains, including 328 strains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 60.3%, 153 strains of gram posi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 28.1%, 51 strains of fungi accounted for 9.4%, other 12 strains accounted for 2.2%,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s were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extendedspectrum beta. Lactamases (ESBLs) and 85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accounted for 50.9%, Escherichia coli, ESBLs 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24 strains, accounting for 40%;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34 strains, accounting for 61.8%, 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were detected in 37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accounting for 92.5%; to piperacillin / tazobactam, imipenem sensitive and Amikacin 90%; no detection of vancomycin resistant gram positive bacteria; rifampicin sensitive to Staphylococcus, Streptococcus sensitive to oxacillin and cefotaxime 100%. Conclusion the pathogen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adult 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a, and more drug resistance The detection rate of drug bacteria is high.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to carry out the monitoring of blood flow infec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通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2EP001002)
【分类号】:R446.5;R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ichael Towns;;如何利用“血培养”高效地诊治血流感染患者[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23期

2 张艳;华川;;血流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4期

3 黄晓燕;陈丽丹;王露霞;;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新技术[J];广东医学;2013年05期

4 陶风英;李革;赵日敏;;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引起血流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07期

5 Pad Mead;;感染预防与控制对改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0年01期

6 Zhiyong Hong;MD;DrPH;Jun Wu;MD;PhD;Crystal O'Leary;BHSc;Clem Tisdell;PhD;James Gomes;PhD;Shi-Wu Wen;MD;PhD;Howard Njoo;MD;李洪超;;2004年加拿大预防血透病人医院血流感染的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年01期

7 周志美;张磊;吴尚为;;对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的最新认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07期

8 黄朝梅;罗英;何力;;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年10期

9 梁小利;;153例血流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10期

10 杨益群;乔美珍;赵鑫;刘维露;佟伟军;;干预组合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小军;;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治疗[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王志远;董琳;刘琳;徐月波;;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3 任健康;;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董宝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医院感染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汤瑾;王坚镪;庄亦晖;陈瑜;;双套血培养对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和鉴别污染的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刘逸文;廖燕;;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新进展[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温妙云;;降钙素原鉴别急诊血流感染患者菌种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金中淦;葛平;徐蓉;陈蓉;宣瑛;刘学杰;王庆忠;;16S rRNA,16S-23S rRNA,rpoB基因测序分析对血流感染的作用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叶兴文;;2011年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长城危重病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朱永定;史煜波;;2006年至2008年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分布及耐药监测[A];2009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朱国旺;规范血培养 让血流感染治疗不再盲目[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 乔宁;正压无针输液接头或致血流感染[N];健康报;2013年

3 曾利明;专家呼吁规范血培养[N];保健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朱国旺;警惕导管无针接头使用风险[N];中国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黎;血流感染回顾性临床研究及患者免疫功能与预后的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国华;降钙素原与血培养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方法学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邢欢;15株血流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同源性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郑辉;血浆降钙素原与血流感染相关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付路;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的回顾性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5 杜雪;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和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6 王凯飞;降钙素原及血培养阳性时间对念珠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及近平滑念珠菌的快速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7 罗运山;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张志春;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9 赵林芳;应用导管干预策略集束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4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634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