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中戊肝病毒风险评估及其乳酸菌展示系统的构建与免疫学评价
本文选题:戊型肝炎病毒 切入点:贝类 出处:《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病原,因其广泛的跨物种间传播流行病学特征可能造成对我国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严重威胁。本研究利用贝类非选择性天然富集病毒的作用特点,通过建立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调查HEV在近海水域中贝类体内的污染分布情况。并结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中的微生物风险评估基本理论对我国贝类中HEV感染风险评估建立了一套参考数据模型。评估数据可为我国食源性HEV的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本研究还进一步地开展了 HEV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乳酸菌的研究。上述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贝类中HEV的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首先利用RNA装甲技术制备了 HEV分子检测阳性质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贝类中HEV分子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包括贝类中HEV的富集与多种RT-PCR检测方法的研究,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获得的假病毒颗粒可作为通用HEV基因1-4型RT-PCR检测的标准品和质控品;②改进的贝类中HEV的富集方法病毒回收率达5-14%。③建立的针对4型HEV的nRT-PCR和RT-LAMP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与国际参考方法qRT-PCR相当,分别达到了 2.5×102copies 和 101 copies/μL。2.贝类中HEV的污染调查与遗传进化树分析通过本研究建立的HEV nRT-PCR方法对我国环黄、渤海地区的近海水域中贝类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①近海水域中平均每公斤贝类HEV污染率达17.5%,受污染的地区有7个;②经qRT-PCR鉴定,泥蚶、红蚶和杂色蚶三种贝类中HEV污染含量分布在6.23 × 102到6.36 ×103基因拷贝数范围内,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③利用Mega6.0软件将新分离鉴定的13株HEV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新分离株的基因均为HEV基因4型(G4)HEV,与人和猪源HEV亲源关系相近并且可继续划分成G4b、G4d以及一个未知亚型群组。3.贝类中HEV风险评估本研究针对贝类中HEV污染调查情况以及相关膳食调查数据,利用CAC的MRA方法对该地区贝类中HEV进行了定量风险评估。结果发现环黄-渤海地区三省一市的居民每餐食用贝类引发感染HEV的平均概率为0.000300055(约百万分之三);预计年均每百万人感染比率约为0.4%;预计每年0-14岁、和14岁以上人口的感染数分别为49 722、755 707人,合计805 429人。本次评估由于采用了近似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的消化道途径HEV的剂量反应参数,因此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4.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乳酸菌展示系统的构建与免疫学评价① 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构建的重组质粒pNZ8149-inaQN-ORF2能够将少量的HEV衣壳蛋白ORF2经INP膜锚定蛋白表达展示于宿主菌L.lactis NZ3900表面。②小鼠粘膜特异性抗体IgA的ELISA检测结果表明,口服免疫重组菌L.lactis NZ3900能够很好地刺激小鼠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免疫应答。与对照菌体组相比,特异性抗ORF2抗体IgA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中水平可从首免后的第35天到第63天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在泌尿生殖道中只能维持到首免后的第49 天(P0.05,P0.01)。③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的ELISA检测结果表明,口服免疫重组菌L.lactis NZ3900能够有效刺激小鼠产生针对ORF2抗原的系统性免疫应答。与对照菌体相比,特异性抗ORF2抗体IgG滴度可高水平维持在首免后的第21天到第63天。④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CCK-8检测结果表明,在首免后的第35至63天内,实验组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⑤小鼠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首免后的第49天,ELISA检测免疫小鼠脾T淋巴细胞分泌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y的分泌水平在实验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提示针对Th2介导的细胞因子的上调得到加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2.6;TS20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陶圣如;病毒农药的发展状况和前景[J];浙江化工;1994年01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铲;;病毒的进化与传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纪昕;翁梁;曹淑桂;冯雁;;非病毒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3 陈柳;云涛;余斌;倪征;华炯钢;李双茂;;禽病毒免疫逃避的机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洋;金宁一;韩松;鲁会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建国;;病毒与致病、致癌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研究[A];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黄娟;姜平;张常印;唐泰山;李永东;张治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黄娟;姜平;张常印;唐泰山;李永东;张治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航;刘梁;孟祥高;刘长林;;多苯并咪唑金属配合物—一类新型非病毒基因释放的载体[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俊;王金宝;张祯涛;周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养猪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万遂如;;当前我国猪群中新出现的病毒感染[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梦然;病毒预警 未雨绸缪[N];科技日报;2010年
2 肖园;病毒与人体的较量 是杀死还是共存?[N];北京科技报;2012年
3 胡轩逸;病毒,与生命如影随形[N];光明日报;2014年
4 张田勘;病毒可能帮助人类进化[N];健康报;2001年
5 晓 阳;高科技验血病毒旋即现形[N];大众科技报;2004年
6 林子;人类与病毒之战永无宁日?[N];中国商报;2003年
7 奇云;如果没有病毒 世界会怎样[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丹 谭嘉;病毒跨种传播研究需要“剥洋葱”[N];健康报;2013年
9 李文;病毒致癌机制研究最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记者 刘海英;病毒会利用微RNA对人体实施攻击[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薇;细胞miRNA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复制的相关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缪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转录组学及免疫抑制机理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3 王赛赛;基于DIP病毒的肿瘤相关γ疱疹病毒—宿主拮抗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李伟阳;肝癌与宫颈癌中病毒整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延群;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样品病毒组学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6 陈静;MicroRNA-373通过负向调控Ⅰ型干扰素促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复制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吴锐;猪瘟病毒糖蛋白E2和3'非编码区在决定病毒特性和致病性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15年
8 刘长龙;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3’非编码区对病毒复制调控作用解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高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5'非编码区顺式作用元件的解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谭菲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鹏;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鉴定番木瓜病毒及番木瓜eIF4E家族基因干扰效应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2 白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a功能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黄豆豆;2010-2011北京冬春季成人急性腹泻相关病毒及新发病原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夏燕平;EV71感染相关miRNA筛选及FNC抗EV71活性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5 罗欣;检测五种腹泻相关病毒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和2013年9月~2014年10月广州地区腹泻病原谱调查[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寻添荣;HIV-1进入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其传播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少波;病毒传染性疾病中miRNA的调控功能及诊断效能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郭年梅;利用RNAi策略阻断水稻齿矮病毒在褐飞虱体内的侵染[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9 朱克森;鸭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10 吕晓玲;miR-21a-5p对PHEV复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81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68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