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3年云南省蜂蜜中毒事件时空聚集性分析
本文选题:蜂蜜中毒 + 时空聚集性 ; 参考:《实用预防医学》2016年11期
【摘要】:目的分析2005-2013年云南省蜂蜜中毒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开展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云南省各县(区)蜂蜜中毒事件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使用Sa TScan软件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05-2013年云南省共报告蜂蜜中毒事件12起,导致75人中毒,18人死亡;所有中毒事件均发生于5-8月,其中11起发生在西部地区,仅1起发生在东部地区。所有中毒事件中,仅2013年西部地区的一起经孢粉学鉴定确认中毒原因为昆明山海棠毒蜜,其余11起事件原因均不明确;Sa TScan单纯空间扫描探测到一个在云南西部以北纬24.8度、东经97.9度为中心,半径为251.2 km的聚集区,该聚集区发生蜂蜜中毒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其他地区(RR=49.85,LLR=15.57,P0.05)。结论云南西部地区存在季节性蜂蜜中毒的高发区,中毒原因可能与昆明山海棠等有毒蜜源植物有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2005-2013 years of Yunnan province honey poison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o carry out targeted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Methods 2005-2013 years of Yunnan province (District) honey poisoning report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of space using Sa TScan software. The result of 2005-2013 years of Yunnan Province reported a total of honey poisoning since 12, resulting in 75 people poisoning, 18 people died; all poisoning incidents have occurred in 5-8, 11 of which occurred in the western region, only 1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All poisoning in 2013 alone, the western region with the palynology identification for the cause of poisoning of Kunming Begonia poison honey. The reason the remaining 11 events are not clear; the Sa TScan scan to detect a simple space in Western Yunnan to 24.8 degrees north latitude, 97.9 degrees east longitude as the center, a radius of 251.2 km gathering area, the gathering area of hair The risk of honey poison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other regions (RR=49.85, LLR=15.57, P0.05). There are seasonal honey poisoning incidence area of conclusion the western region of Yunnan, the cause of poisoning may be related with the Kunming Begonia poisonous nectar plants, specific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作者单位】: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2FD094)
【分类号】:R59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2 张佩莲,冒长峙,李学平;昆明山海棠治愈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02期
3 姚逸,杨清林;昆明山海棠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12期
4 姚逸;杨清林;;昆明山海棠的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1年01期
5 王红兵,王正文,杨莉;昆明山海棠治愈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2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2年02期
6 农祥,何黎,万屏,邹勇莉,刘玲,郭晋;昆明山海棠抗接触变应性光皮炎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10期
7 汤勇,展鸿谋;昆明山海棠的免疫抑制机理研究进展[J];云南医药;2005年03期
8 李顺英;张超;何黎;农祥;;昆明山海棠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06期
9 孙辉;蒋舜媛;邓文龙;王建;;药用植物昆明山海棠研究进展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1期
10 曾红兵;常伟;邵菊芳;刘晓城;;昆明山海棠对实验性肾炎的干预作用及机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晴;万屏;;昆明山海棠毒性研究进展[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马明福;蔡敏;李练兵;曾维三;李新生;;昆明山海棠诱发人精子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形的比较研究[A];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戴克敏;秦万章;;用扫描电镜鉴定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A];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万屏;何黎;农祥;王红兵;王正文;;昆明山海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A];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斯金平;阮秀春;郭宝林;许元科;黄文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唐春娥;贺定翔;龙根林;张毅;郑建立;屠伦建;邓忠;;不同采收期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楷;刘大华;陈世义;王强;;昆明山海棠治疗扁平苔癣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万屏;何黎;雷晴;农祥;;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急性毒性试验对比研究[A];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贺定翔;郑建立;农根林;邓忠;龙汉广;冉懋雄;;昆明山海棠GAP基地建设进度[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胜学;曹佳;;昆明山海棠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蕾;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相关指纹图谱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昆;昆明山海棠在凉血复方中配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2 伍小波;昆明山海棠治疗慢性肾炎的实验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重庆大学;2006年
3 师宝君;昆明山海棠杀虫活性成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黄裕华;昆明山海棠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贺江萍;昆明山海棠中二萜类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李季;不同剂量昆明山海棠配伍川断全蝎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黄思行;昆明山海棠雄性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8 雷晴;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急性毒性及对DTH反应影响的对比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9 胡建林;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提取方法优化和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李凌子;昆母汤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46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74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