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地区2011年伤寒、副伤寒疫情GIS空间分析
本文选题:地理信息系统 + 伤寒 ; 参考:《中国公共卫生》2015年11期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市、自治区)2011年伤寒、副伤寒疫情空间分布情况,为疾病预防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11年伤寒、副伤寒病例报告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自相关及、趋势面分析等。结果 2011年累计报告伤寒病例101 569例,副伤寒病例47 965例,伤寒、副伤寒发病呈现一定的聚集性,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等为热点区域,趋势面分析得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由北向南上升趋势、由西向东下降趋势的结论;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中男性病例构成比较高,分别占伤寒、副伤寒病例数的55.40%、55.13%,45岁伤寒病例占报告伤寒病例数的75.51%,45岁人群副伤寒病例年龄占报告副伤寒病例数的78.01%,农民是伤寒、副伤寒的高发人群。结论根据伤寒、副伤寒发病空间分布及人群分布相关特点,科学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策略,采用健康教育、疫苗接种、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其流行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in all provinces (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mainland China in 2011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early warning. Methods the data of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reported in 2011 from the Public Health Science data Center of Chin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ere used to carry ou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trend surface analysis based on GIS. Results A total of 101,569 typhoid cases and 47,965 paratyphoid fever cases were reported in 2011. The incidence of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showed a certain aggregation. Yunnan, Guangdong, Guangxi and Hainan were hot spots. The incidence of paratyphoid fever increased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decreased from west to east. 55.4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ratyphoid fever cases accounted for 75.51% of the reported cases of paratyphoid fever, and the age of 45 years old people accounted for 78.01% of the reported cases of paratyphoid fever. The farmers were high incidence of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the strateg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should be formulated scientifically, health education, vaccination and public health facilit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urther reduce its prevalence level.
【作者单位】: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信息处;宁波大学;
【分类号】:R51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红;林玫;廖和壮;;2004-2010年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对比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年02期
2 郭海强;刘红波;曲波;孙高;;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季节趋势模型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3 王斌;梁昊宇;计国欣;曾明;;我国伤寒Vi多糖疫苗的质量检定及多糖含量检测的趋势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年10期
4 何宗贵;韩世民;崔道永;张志杰;;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统计量探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年04期
5 游旅;韦小瑜;马青;刘英;田克诚;;2005-2009年贵州省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年08期
6 刘晓青;王子军;张静;袁辉;程慧健;冯子健;;伤寒副伤寒防控对策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10期
7 成月佳;丁克琴;鲍昌俊;梁祈;胡建利;彭志行;喻荣彬;沈洪兵;陈峰;;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疫情空间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年06期
8 潘静静;谢志强;康锴;穆玉姣;陈豪敏;;河南省2004-2011年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10期
9 田克诚;周晖;阚飙;刁保卫;唐光鹏;姚光海;游旅;蔡星和;;贵州省1959—2006年伤寒菌株PFGE分型及分布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13年11期
10 张人杰;葛\佳;张双凤;韦余东;李娜;;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全球分布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静静;谢志强;康锴;穆玉姣;陈豪敏;;河南省2011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14期
2 马燕飞;沙占江;牛志宁;郭丽红;张婷婷;张慧超;;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自相关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0年06期
3 黄少新;邓玄;;桂林市2002-2010年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05期
4 麦浩;杨进;潘定权;李革莉;李秀傼;马小垒;龙虎;秦金勇;;广西桂林市1999~2008年甲型副伤寒病后带菌队列研究[J];广西医学;2013年08期
5 常变蓉;李仁东;徐兴建;邱娟;易凤佳;;基于GIS空间自相关的江汉平原钉螺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6 陈丛;;基于随机灰度图的全局Moran’s I 指数的计算与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26期
7 庞宇凤;周德全;;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县域土地覆盖空间特征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8 麦家志;;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方法及应用[J];广西医学;2015年08期
9 王红亮;胡伟平;吴驰;;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自相关的影响分析——以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林健燕;郭泽强;;南宁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分析及预测[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福军;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毛海颖;环首都圈植被分布及环境效应的空间相关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三锋;基于SuperMap的空间自相关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明祯;高山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空间分布及灭螺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孙红杰;中国农村家庭人口抚养负担的估算及时空差异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4 应倩;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肺结核的空间聚集性[D];浙江大学;2012年
5 姚保栋;行政村尺度血吸虫病及中间宿主钉螺时空分布及钉螺孳生地水体动态监测[D];复旦大学;2012年
6 张驰;高机能性水处理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7 李莹;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在肺结核分布中的探索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赵长存;杉木老龄林群落的空间异质性与空间结构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9 俞以内;基于时空分析的中国戊肝分布及其成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10 邢健男;我国吸毒者艾滋病感染的空间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辉,江子瀛,孔宁宁,高凌云;快速城市化景观格局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以深圳市龙华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2 王劲峰,李连发,葛咏,时陪中,关元秀,柏延臣,王智勇,HainingRobert;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的理论体系探讨[J];地理学报;2000年01期
3 王红光;王文昌;彭斌;张彦琦;王润华;易东;;结核病发病的空间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4 范新生,应龙根;中国SARS疫情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5 王亦文,张桂莲,李伟;肥达氏试验在诊断伤寒及副伤寒中的意义[J];临床医学;2004年11期
6 林玫,唐振柱,董柏青,曾竣,王鸣柳,李翠云,龚健,梁大斌;1993~2002年广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3年04期
7 魏承毓;我国甲型副伤寒的流行趋势及对防控对策之探讨[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8 曾竣,唐振柱,张杰,陈伟,王鸣柳,全文郎,何斌;1990~2000年桂林市伤寒调查报告[J];广西预防医学;2004年02期
9 张杰;董柏青;杨进;王鸣柳;梁贵臣;司国爱;曾竣;谭冬梅;廖和壮;梁大斌;李翠云;吴兴华;RLeon Ochiai;Jin-kyung Park;Ali Mohammad;Camilo J Acosta;J.D.Clemens;;以人口为基数的伤寒发热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10 李世竣,田克诚,张王琼;贵州省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型别及耐药性监测[J];贵州医药;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成月佳;鲍昌俊;梁祈;胡建利;丁克琴;彭志行;喻荣彬;沈洪兵;陈峰;;江苏省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GIS空间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1831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83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