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和hs-CRP检测对血流感染患者诊断的价值
本文选题:降钙素原 + 超敏C反应蛋白 ; 参考:《浙江医学教育》2016年06期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血流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革兰氏阴性(G-)杆菌血流感染组和革兰氏阳性(G+)球菌血流感染组以及非感染患者组。比较各组患者PCT、hs-CRP、WBC有无差异,并且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1)G-杆菌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G+球菌组和非感染患者组(P0.05)。G+球菌组患者的PCT水平高于非感染患者组(P0.05);(2)ROC曲线分析显示,G-杆菌组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且PCT为3.86 ng/m L时,敏感性为91.0%,特异性为90.0%,G+球菌组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1,且PCT为1.145 ng/m L时,敏感性为43.8%,特异性为73.3%。结论:G-杆菌血流感染所致重症患者PCT、hs-CRP水平高于G+球菌血流感染者,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危重病血流感染患者的常规监测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alcitonin (PCT) quantitative detection and 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 the diagnosis of blood flow inf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04 patients in ICU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am negative (G-) bacilli blood flow infection group and gram positive (G+) positive (G+) blood flow infection group and non infected group. PCT, hs-CRP and WBC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1) the PCT, hs-CRP level of the 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 and non infected group (P0.05).G+ cocci group, and the PCT water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 infected group (P0.05); (2) the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ver was the lever.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the bacteria group PCT was 0.925, and the sensitivity was 91%, the specificity was 90% when PCT was 3.86 ng/m L, and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PCT in the G+ cocci group was 0.691, and the PCT was 1.145 ng/m L. The sensitivity was 43.8%.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two can be used as a routine monitoring index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bloodstream infections.
【作者单位】: 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金】:平湖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70)
【分类号】:R515.3;R4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华川;;血流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4期
2 黄晓燕;陈丽丹;王露霞;;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新技术[J];广东医学;2013年05期
3 陶风英;李革;赵日敏;;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引起血流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07期
4 Pad Mead;;感染预防与控制对改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0年01期
5 Zhiyong Hong;MD;DrPH;Jun Wu;MD;PhD;Crystal O'Leary;BHSc;Clem Tisdell;PhD;James Gomes;PhD;Shi-Wu Wen;MD;PhD;Howard Njoo;MD;李洪超;;2004年加拿大预防血透病人医院血流感染的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年01期
6 周志美;张磊;吴尚为;;对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的最新认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07期
7 黄朝梅;罗英;何力;;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年10期
8 梁小利;;153例血流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10期
9 杨益群;乔美珍;赵鑫;刘维露;佟伟军;;干预组合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17期
10 郭建;吴文娟;;血流感染分子诊断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小军;;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治疗[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王志远;董琳;刘琳;徐月波;;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3 任健康;;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董宝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医院感染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汤瑾;王坚镪;庄亦晖;陈瑜;;双套血培养对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和鉴别污染的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刘逸文;廖燕;;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新进展[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温妙云;;降钙素原鉴别急诊血流感染患者菌种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金中淦;葛平;徐蓉;陈蓉;宣瑛;刘学杰;王庆忠;;16S rRNA,16S-23S rRNA,rpoB基因测序分析对血流感染的作用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叶兴文;;2011年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长城危重病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朱永定;史煜波;;2006年至2008年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分布及耐药监测[A];2009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朱国旺;规范血培养 让血流感染治疗不再盲目[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 乔宁;正压无针输液接头或致血流感染[N];健康报;2013年
3 曾利明;专家呼吁规范血培养[N];保健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朱国旺;警惕导管无针接头使用风险[N];中国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黎;血流感染回顾性临床研究及患者免疫功能与预后的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付路;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的回顾性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2 邢欢;15株血流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同源性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杜雪;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和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4 王凯飞;降钙素原及血培养阳性时间对念珠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及近平滑念珠菌的快速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5 李国华;降钙素原与血培养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方法学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罗运山;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志春;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8 赵林芳;应用导管干预策略集束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8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90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