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纹伊蚊分布及与气象因素和登革热发病的关联性研究
本文选题:白纹伊蚊 + 布雷图指数 ; 参考:《广东药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白纹伊蚊分布和密度,对比不同监测方法的结果,探讨气象因素对白纹伊蚊密度的影响及白纹伊蚊与登革热的关系,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收集广州2007-2016年白纹伊蚊监测资料(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标准间指数(Standard Space Index,SSI)、诱蚊诱卵器指数(Mosquito Ovitrap Index,MOI)、成蚊密度指数(Adult-mosquito Density Index,ADI))、气象资料(气温、累积降雨量、气压、相对湿度)和登革热病例资料(本地临床病例、确诊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广州2007-2016年白纹伊蚊密度及其时间、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插值法填补街镇缺失的蚊媒密度数据。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的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广州2007-2016年白纹伊蚊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密度变化。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气象因素与白纹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白纹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与登革热发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讨气象因素对白纹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的影响。使用的统计软件包括R 3.3.0、SPSS 20.0和Arc GIS 10.2等。结果1.广州2007-2016年居民住户区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分别为3.25、5.61和4.05。非居民住户区外环境容器指数和标准间指数分别为8.66和0.40。诱蚊诱卵器指数为7.52。2016年4月-10月成蚊密度指数为1.76。2.广州2007-2016年居民住户区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非居民住户区外环境标准间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均呈夏秋季高(6-11月)、冬春季低(1-5、12月)的规律,密度高峰主要集中在7-10月,提示登革热传播风险。2016年6-7月全市成蚊密度指数提示登革热传播风险。3.登革热流行期内(7-11月),番禺区、海珠区、花都区、黄埔区、荔湾区、南沙区和增城区共7个区县的布雷图指数,荔湾区和越秀区共2个区县的标准间指数,提示登革热低传播风险;公园和其他类型场所的诱蚊诱卵器指数提示登革热暴发风险,居民区、医院、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等场所提示低传播风险。4.BI、SSI和MOI存在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BI与MOI)、0.80(BI与SSI)、0.79(MOI与SSI)。BI、SSI和MOI均提示登革热暴发风险的月份数分别为2、4和30个月,构成比分别为1.7%、3.4%和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64.754,P0.01)。5.广州2007-2016年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呈现高度时空聚集特征,出现I-IV级聚类区,I级聚类区分布在中部和南部街镇,II-III级聚类区分布在中部,IV级聚类区分布在北部。5年及以上布雷图指数出现聚集的街镇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10年均出现聚集的街镇为黄埔区长洲街。6.白纹伊蚊密度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且呈现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累积降雨量、气压和相对湿度对布雷图指数升高影响最大的滞后时间分别为2个月、1个月和2个月,而平均气温的影响无滞后效应;气压对诱蚊诱卵器指数升高影响的最大滞后时间为1个月,其余气象因素无滞后效应。平均气温为30℃、累积降雨量为880mm、气压为995h Pa、相对湿度为87%时,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升高风险最大,分别为1.844倍(1.479~2.298)和2.777倍(1.947~3.961)、1.739倍(1.380~2.192)和2.077倍(1.311~3.291)、1.655倍(1.464~1.871)和2.203倍(1.802~2.693)、1.155倍(1.050~1.269)和1.329倍(1.107~1.594)。在滞后最长时间(4个月)内,平均温度30℃、累积降雨量880mm、气压995h Pa、相对湿度87%时,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升高的累积效应为2.212倍(1.803~2.715)和3.777倍(2.752~5.183)、6.358倍(2.692~15.145)和7.237倍(1.753~30.178)、2.477倍(1.682~3.647)和5.839倍(3.206~10.633)、1.899倍(1.392~2.589)和3.117倍(1.872~5.191)。7.广州本月及滞后1-4个月的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均与登革热病例具有相关性,在滞后2个月均与登革热病例呈最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61和0.70,在滞后5个月均未与登革热病例相关。结论1.广州2007-2016年白纹伊蚊密度呈夏秋季高(6-11月)、冬春季低(1-5月和12月)的规律,密度高峰主要集中在7-10月,提示登革热传播风险。2.白纹伊蚊密度呈现时空聚集的特征,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3.气象因素对白纹伊蚊密度有影响且呈现一定的滞后效应。4.白纹伊蚊密度与登革热发病相关且呈现滞后相关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opictus opictus in Guangzhou an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the density of aegypti and dengue fever in Guangzhou ,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en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Methods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Guangzhou from 2007 to 2016 ( House Index , HI ) , Container Index ( CI ) , Breteau Index ( BI ) , Standard Space Index ( SSI ) , Breteau Index ( BI ) , Standard Space Index ( SSI ) , mosquito trap index ( ADI )) , meteorological data ( temperature , cumulative rainfall , air pressure , relative humidity ) and dengue fever cases ( local clinical cases , confirmed cases ) were collected .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analysis , the density , tim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osquito density in Guangzhou from 2007 to 2016 were analyzed .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nsity change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 The density index of mosquito trap was 3.25 , 5.61 and 4.05 resp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12.8;R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韶华;刘强;刘阳;梁焯南;王佳;;温度对白纹伊蚊吸血产卵习性的影响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6年02期
2 夏丹;滕萍英;陈晓光;周晓红;;白纹伊蚊滞育及其分子机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6年03期
3 李园园;朱进;李鸿斌;;云南西双版纳州登革热传播媒介分布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6年03期
4 李菊林;朱国鼎;周华云;唐建霞;曹俊;;不同温度下白纹伊蚊发育情况的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5年01期
5 曹庆;罗雷;景钦隆;李意兰;白志军;李晓宁;魏跃红;;广州市2012—2013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年06期
6 翁善钢;;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综述[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7 刘婷;田丽丽;黎新宇;张勇;张秀春;钱坤;佟颖;何战英;窦相峰;王全意;;北京市2006—2010年登革热发病情况及其传播媒介的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年06期
8 郑学礼;;全球气候变化与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5期
9 刘体亚;石敏;刘林;张亚;娄培安;袁夫苗;单永;;疟疾与气候因素关系的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04期
10 谢艺红;谭毅;闭福银;周开姣;;2005-2008年广西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司丽丽;闫峰;李素芹;王娜;安月改;;海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布鲁氏杆菌病的影响及抗御该病的适应性对策[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立丰;新型登革热传播媒介监测诱蚊诱卵器开发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喻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对温度、光周期耐受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2 吴凡;中国白纹伊蚊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及登革热的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本文编号:1955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95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