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云南省中缅边境孟连口岸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8-06-13 17:52

  本文选题:登革热 + 白纹伊蚊 ; 参考:《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年05期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孟连口岸登革热流行状况,为边境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孟连口岸及其对应的缅甸居民健康人群血清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采用登革热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IgG和IgM抗体,采用定时、定点方法调查登革热媒介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结果 2011年共采集中国居民健康人群血清202份,其中登革热病毒IgG阳性3份,阳性率1.49%;缅甸口岸采集缅甸居民血清113份,登革热病毒IgG阳性13份,阳性率12.62%。2008-2014年在孟连口岸共监测跨境缅甸居民和本国居民疑似登革热病例518人,登革热病毒IgM阳性12例,阳性率为2.32%,均为中国居民到缅甸边境地区伐木或淘金人群;IgG阳性30例,阳性率为5.79%,其中18名为缅甸居民,12名中国居民。共监测孟连口岸本地未有出入缅甸史居民175人,登革热病毒IgM和IgG均为阴性;共捕获8种7 203只蚊虫,其中白纹伊蚊为当地口岸优势蚊种,占捕获蚊虫总数的69.17%,密度高峰期为7月;共监测5 837个容器,阳性容器232个,其中6~10月伊蚊幼虫平均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20、29.5、24.5、14.5、9.31,容器指数(CI)分别为4.05、5.46、4.85、3.11、2.46,房屋指数(HI)分别为16.36、19.09、16.82、12.76、7.24,千人指数分别为42.64、63.35、52.63、30.02、19.49;未发现埃及伊蚊成蚊和幼虫。结论与孟连县接壤的缅甸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程度高,孟连口岸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疫情隐患,应加强口岸登革热疑似病例和媒介的监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dengue fever at Menglian port, Yunnan,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engue fever at border. Methods Serum dengue virus IgG antibody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Menglian port and its corresponding Myanmar resident healthy population, and serum IgG and IgM antibodies of suspected dengue fever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dengue virus antibody detection kit. The density and larval index of dengue vector mosquito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ixed-site method. Results in 2011, 202 sera were collected from healthy Chinese residents, of which 3 were positive for dengue virus IgG, the positive rate was 1.490.113 sera were collected from Myanmar residents and 13 were positive for dengue virus IgG. From 2008 to 2014, 518 suspected cases of dengue fever were monitored at Menglian port, 12 of them were positive for dengue virus IgM,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2.322.The positive rate was 30 cases for Chinese residents who had been logging or gold mining in the border area of Myanmar. The positive rate was 5.79, of which 18 were Myanmar residents and 12 Chinese residents. A total of 175 local residents with no history of entering and leaving Myanmar at Menglian Port were monitored, and both dengue virus IgM and IgG were negative. A total of 7 203 mosquitoes of 8 species were captured, among which Aedes albopictus was the dominant mosquito species at the local port. Accounting for 69.17% of the total number of mosquitoes caught, the peak density was July; 5,837 containers were monitored, 232 positive containers, From June to October, the average mine-laying index (BI) of Aedes mosquito larvae was 202.29.5 (24.5N) (14.59.31), the container index (CI) was 4.055.46 (4.853.112.46), the housing index (HII) was 16.3619.019.916.812.77.24, and the thousand population index was 42.644 (63.33.33.35) and 52.6330.02 (19.49) respectively. No adult and larva of Aedes aegypti was found. Conclusion the epidemic degree of dengue fever is high in the border area of Myanmar bordering Menglian County, and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Aedes albopictus vector in Menglian port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re is a hidden danger of dengue fever epidemic situation. The surveillance of suspected cases and vectors of dengue fever at Menglian por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孟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筹建)云南省虫媒病毒研究中心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960327,30660160,81160357) 云南跨境疟疾/登革热联防联控试点合作项目(No.201302)
【分类号】:R51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海林,自登云,龚正达;云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地方病通报;1999年03期

2 郑能雄,林云钦,罗斌,徐保海,张晓阳,郑高,陈黄河,陈红光;福州市登革热蚊媒种群生态学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3 王志光,王善青,小野雅司,高木正洋,津田良夫,曾林海,吴清和,蓝秀汉,郭仁能,梁启昌,李善干,周序坚,蔡云仁;海南省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孳生习性与季节消长的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2期

4 杨捷;董朝良;江伟;郭天巧;董书华;刘永华;蔺应学;夏荣济;帕岩回;冯怀基;;德宏州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及疫情处置效果[J];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肖红;孟维珊;付士红;冯云;翟友刚;王静林;王焕琴;吕新军;梁国栋;;中国首次分离到Kadipiro病毒[J];病毒学报;2009年03期

2 张海林;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J];地方病通报;2003年01期

3 章域震,张海林,杨卫红,张云智,米竹青,袁庆虹;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人、鼠血清三种蚊媒病毒抗体调查[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袁方玉;黄光全;张华勋;裴速建;刘井元;胡乐群;陈建设;;虫媒传播的人畜共患病毒传染病[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03期

5 黄恩炯;吴珍泉;;白纹伊蚊生活习性及年数量消长[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李志强;钟俊鸿;肖维良;李秋剑;刘炳荣;;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产卵的习惯化行为及可持续控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7 吴德仁;谢平;;我国亚热带地区登革热流行概况[J];应用预防医学;2009年03期

8 赵星,左丽,舒莉萍;白纹伊蚊贵州麻尾株垂直传播登革病毒实验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赵星,左丽,舒莉萍;白纹伊蚊贵州地方株垂直传播登革1型病毒的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安淑一;刘家松;任毅;王作唈;韩悦;丁俊;郭军巧;;辽宁发现库蚊黄病毒[J];病毒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蒋丽亚;;卢湾区2001~2002年危害登革热传入危险程度现状监测[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硕;多价登革热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吴锦雅;白纹伊蚊microRNA组学鉴定及其表达谱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周毅彬;孳生地治理对控制白纹伊蚊的效果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吕志;新疆蚊传虫媒病毒调查[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5 张令要;白纹伊蚊种群监测与控制新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王静林;云南省(中缅佬)边境地区虫媒病毒调查及病毒分子特征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7 张文义;基于环境因素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疟疾传播风险[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8 于辛酉;蚊抗药性检测靶标基因的筛选、鉴定及现场初步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9 罗雷;广州地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及传播流行演变模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10 刘春晓;口岸蚊类信息化数据平台构建及其在实验室质控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正斌;蚊媒病原体综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龚道方;云南元江—红河流域乙型脑炎媒介蚊虫群落特征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3 邓掌;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病毒病因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4 袁军;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虫媒病毒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D];大理学院;2010年

5 谢晖;云南中缅边境孟连和澜沧县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D];大理学院;2011年

6 牛国宇;登革病毒1-4型E蛋白结构域Ⅲ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功能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7 靳建超;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登革热媒介伊蚊和丹东三带喙库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易彬樘;地理信息系统及卫星遥感图像在广东省登革热监测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高安平;白纹伊蚊触角感受器、唇瓣感受器、触角神经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黄恩炯;白纹伊蚊及其天敌褐尾库蚊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志勇,王逸民,赵治国,何英,徐普庭,赵子江,陈玉本,陈文洲,张鸿飞;海南省两株环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病毒学报;1990年03期

2 黄文丽,张海林,侯宗柳,米竹青,自登云;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虫媒病毒抗体调查[J];地方病通报;2001年02期

3 张云智,张海林,米竹青;白纹伊蚊吸血特性的观察[J];地方病通报;1994年02期

4 张海林,自登云,龚正达;云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地方病通报;1999年03期

5 黄恩炯;吴珍泉;;白纹伊蚊生活习性及年数量消长[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张建华,麦庆玲;广州市荔湾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4年02期

7 梁文佳,何剑峰;登革热的预防与控制[J];华南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8 吕志平,潘德观,张浩燕;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9年03期

9 高思维,张乃榕,吴剑文;白纹伊蚊的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9年03期

10 谭勇,邓子辉,夏福明;广西登革热流行概况及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军;2001~2004年美国旅行引起的登革热感染[J];疾病监测;2005年09期

2 徐建荣;登革热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袁荣宝,王海明;登革热的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4 唐松;罗利群;程慧健;施勇;刘晓青;;2006~2007年江西省登革热监测结果分析[J];江西医药;2008年12期

5 黄新凤;阳帆;冼慧霞;刘建军;;深圳登革热患者血清中2型病毒株的分离鉴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5期

6 黄渭泉;;1978年广东省登革热流行概述[J];广东卫生防疫资料;1980年02期

7 钱肇祥;黄苏娅;;登革热110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1981年03期

8 潘祖安;;登革热[J];广东卫生防疫资料;1981年01期

9 邹恩培;李慕滋;;1980年广州流行的登革热——55例临床资料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10 堀田进;李成明;廖化新;;登革热的研究概况和进展[J];国外医学情报;1982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军;;登革热防治研究进展[A];2005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洪文昕;张复春;陈燕清;王建;;广州市三种血清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鲍晓伟;黄勇;李乙江;洪雪花;张泉鹏;王意银;杜强;王伟;李刚山;邱薇;郑颖;张富强;范泉水;李作生;;登革热病毒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丁壮;;登革热研究进展[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5 蒋丽亚;;卢湾区2001~2002年危害登革热传入危险程度现状监测[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罗会明;何剑峰;梁文佳;郑夔;刘礼平;;登革热流行病学与控制[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彤;谢敏;谭秀莲;吴海东;施旖旎;;2002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复苏中毒学术论文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健毅;董红军;张姝;;两种检测方法在登革热疫情中的应用研究[A];2005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魏新荣;;传统医学辨治登革热[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10 张明江;陆永昌;张家祝;丁永健;陆永贵;;登革热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A];全国EID研讨班资料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巴基斯坦研究抗击登革热[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刘海英;抗体会助长登革热病毒感染更多细胞[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昭;瑞士成功分离出登革热病毒抗体[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奇锋 通讯员 黄爱成 刘李云;中大将利用新方法防控登革热[N];广东科技报;2011年

5 刘国信;登革热,,又到流行季[N];21世纪药店;2013年

6 戴欣 本报记者 罗朝淑;预防登革热:防蚊控蚊是关键[N];科技日报;2014年

7 无锡市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陆基宗;出游谨防染上“登革热”[N];中国医药报;2014年

8 记者 柴玉;发挥中医药防控登革热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9 中山大学药学院新药研究与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 秦卫华;围剿登革热并非触不可及[N];医药经济报;2014年

10 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主任医师 于长水;病人→←蚊媒:登革热的恶性循环[N];健康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立丰;新型登革热传播媒介监测诱蚊诱卵器开发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晖;云南中缅边境孟连和澜沧县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D];大理学院;2011年

2 易彬樘;地理信息系统及卫星遥感图像在广东省登革热监测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谭俊;云南省边境地区西双版纳州关累口岸登革热流行的潜在风险因素调查[D];大理学院;2012年

4 岳耀斐;登革热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赵丹;基于影响因素的登革热预警技术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6 李美青;伊蚊诱捕器效果指标和传统登革热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石昕;抗登革热病毒双特异性高亲和力中和抗体的构建及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8 廖宝林;登革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sVCAM-1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广州医学院;2011年

9 李玉静;登革热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邱爽;登革热患者尿液中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14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014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e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