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2011-2014年平顶山市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7 14:25

  本文选题:流感 + 流感病毒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02期


【摘要】:目的分析平顶山市流感病毒型别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平顶山市哨点医院所采集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3个流感高峰周期共采集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1 023份,检出阳性标本199份,总阳性率为19.45%,其中A(H1N1)亚型、A(H3)亚型和B型分别占阳性毒株的30.65%、22.61%和46.23%;2011年10月-2012年3月平顶山市流感病毒为A型(H3)及B型共存,2012年10月-2013年3月出现A(H1N1)型,并成为绝对优势毒株,2013年10月-2014年3月3种流感病毒同时存在,B型为优势毒株,并检测出1株A(H1N1)和B型混合毒株。结论平顶山市流感优势毒株在各个监测周期呈交替变化,应警惕基因频繁交替下变异株的出现。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luenza virus type in Pingdingshan City, and to explore the epidemic pattern and provid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the nasopharynx swabs of influenza cases collected from sentinel hospital in Pingdingshan City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esults A total of 1,023 throat swabs and 199 positive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influenza patients during the three flu peak periods.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as 19.455.Among them, A (H1N1) subtype A (H3) and B accounted for 30.65% and 46.23% of the positive strains, respectively; from October 2011 to March 2012, the influenza virus of Pingdingshan City was coexisting with type A (H3) and type B, and A (H1N1) appeared from October 2012 to March 2013. From October 2013 to March 2014, three influenza viruses were found to be the dominant strains, and a mixed strain of A (H1N1) and B was detected. Conclusion the dominant influenza virus strains in Pingdingshan City changed alternately in each surveillance cycle, and we should be alert to the occurrence of variant strains with frequent gene alternation.
【作者单位】: 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R51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凯年;逯德山;;关于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研究进展 威胁人类生存的元凶:流感病毒(3)[J];中国动物保健;2008年04期

2 窦文霞;褚国方;李明珠;于科;袁国平;;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J];职业与健康;2009年06期

3 杜宁;王大燕;舒跃龙;;2009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原学概述[J];病毒学报;2009年06期

4 黄宏星;;树立信心 战胜流感病毒[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6期

5 王锋;高岚;;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及其防控[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03期

6 张威;;猪在A型流感病毒种间传播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3期

7 沈月华;纪蕾;徐德顺;韩建康;吴晓芳;查峗峰;陈莉萍;;双重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甲型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J];疾病监测;2010年11期

8 秦笙;杨子峰;伍时冠;刘文宽;王玉涛;关文达;莫自耀;周荣;罗翌;徐霞;;离心培养法检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病毒的应用与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11年08期

9 孙向东;;流感病毒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12期

10 陈静芳;袁洁;欧新华;宋克云;;2010-2012年长沙市流感流行情况及B型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雄伟;李叶;杨卓;;A型流感病毒对小鼠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杨琴;张兴晓;杨灵芝;郭庆栋;;流感病毒在三种细胞中的生长对比[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袁达康;黄勇;杨华可;黎景全;李艳芬;;东莞市2004-2008年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及分析[A];新发传染病防治学习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玉伟;夏咸柱;扈荣良;王立刚;刘丹;邹啸环;黄耕;贺文琦;;虎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基因分析与抗体调查(摘要)[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李叶;廖明;辛朝安;;A型流感病毒对小鼠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6 曲敬来;常晓;;流感病毒A上呼吸道感染快速诊治的研究[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许飞;张伟;;流感病毒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江西3例报道[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冉伟;孙艺学;朱利塞;丁壮;丛彦龙;;流感病毒种内与种间传播的影响因素[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高福;;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结构学基础[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报告一[C];2014年

10 孙丹丹;包永占;史万玉;钟秀会;;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A];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任医师 冀衡;流感病毒[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2 杨孝文 编译;揭开20世纪初西班牙大流感致命秘密[N];北京科技报;2007年

3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狼”依然在家门口徘徊[N];科技日报;2008年

4 ;锁住流感病毒,全能疫苗包打天下[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叶圣琳;生活小细节与健康大作用[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常青 王均珠;可快速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N];贵阳日报;2009年

7 本报驻英国记者 何屹;从病毒学揭秘甲型H1N1流感病毒[N];科技日报;2009年

8 记者 刘国远 杨伶;世卫调查:初步揭秘甲型流感病毒[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郝成涛;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试剂形成配套体系[N];科技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霞;抱着“枪”睡大觉[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家立;A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COX2基因表达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徐一鸣;流感病毒多亚型检测方法的研制和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3 朱紫祥;p53在I型干扰素介导的先天性抗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李雪辉;肺炎支原体及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评估应用及探索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李青;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结构、耐药及新型抑制剂作用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魏东;p38MAPK在H9N2-SIV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7 贾雷立;禽流感病毒分离、复合多表位重组体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敬贤;观辣树水提物抗甲I型流感病毒FM1株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王佳;基于机器学习的A型流感病毒跨种传播和抗原关系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晓杜;猪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内p53活性变化机制解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锡宏;上海地区流感流行与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情况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高蕾;中国部分地区猪血清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交叉免疫研究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颖;天津市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4 朱云;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小鼠致死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5 邢晓会;2008-2012年我国B型流感病毒耐药毒株的流行状况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6 秦萌;流感病毒检测新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7 刘洪强;流感病毒染布氏田鼠动物模型的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徐秋林;流感病毒寡核苷酸检测芯片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赵刚;甲型H1亚型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韦天彬;汕头市区2004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病毒的监测[D];汕头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05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105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2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