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青岛市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28 11:22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青岛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的影响,为探索更好的大学生防艾知识宣传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随机抽取青岛市某高校3个学院大一至大三学生各10个班级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分为A、B、C 3组,A组播放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视频,B组发放艾滋病健康宣传手册,C组进行健康手册发放+PPT演示专业教育讲座,并于1学期后再次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A组、B组、C组艾滋病知识总掌握率分别提高36.21%、16.34%、46.56%,艾滋病相关态度积极认同率分别提高17.75%、14.58%、21.13%,艾滋病相关行为积极认同率分别提高28.04%、13.88%、35.04%。在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上C组的干预效果最佳,B组的干预效果最差。干预后,相关知识总掌握率提高程度上,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0.17,P0.01),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4,P0.05);态度积极认同率提高程度上,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25,P0.01),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行为认同率提高程度上,C组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1.09,P0.01),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5,P0.05)。结论:针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大学生艾滋病防控,降低艾滋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on AIDS related knowledge, behavior and attitud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Qingdao,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xploring better publicity methods of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IDS-related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 in 10 classes of freshmen to sophomores in 3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Qingdao in October, 2014. After the questionnaire was collected, i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broadcast AIDS-related knowledge, group B distributed AIDS health propaganda manual and group C gave out PPT demonstration education lectures,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gain after one semester.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total knowledge mastery rate of AID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increased by 36.21 and 16.3446.56, and the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AIDS-related attitude was increased by 17.75 and 14.58 respectively, and the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AIDS-related behavior was increased by 28.04 or 13.88 or 35.040.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total rate of AIDS knowledge was increased by 36.21% and 16.34% and 46.56% respectively, and the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AIDS-related attitude was increased by 17.75 and 14.58 respectively.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group C was the best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group B was the worst in AIDS related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蠂 2 / 100.17 / P0.01) and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蠂 2 / 50.64 P 0.05),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positive attitude identification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蠂 2 8.25 P 0.01),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蠂 28.25 P 0.01)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otal mastery rate of related knowledge (蠂 2 / 100.17 / P0.01)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B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2 / 50.64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B;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C and group B (蠂 ~ 2 / 91.09 / P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蠂 ~ 2 / 25. 05 P 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way of health education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help student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AIDS, and reduce the spread of AID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校医院;
【分类号】:R512.91;R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维柏;不同意“绝症”的提法——对2000年艾滋病宣传的一点看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年02期

2 杨晓剑;你真的了解艾滋病吗[J];厦门科技;2001年06期

3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意见[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1期

4 曹洪涛,胡志,李新华;农村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3年12期

5 林涧泽,张永革,苏晓敏;黔南州部分教师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测验的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3年04期

6 叶向阳;“预防艾滋病宣传巡回展览”在北京火车站拉开帷幕[J];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02期

7 ;如何预防艾滋病——艾滋病宣传系列之二[J];云南农业;2005年08期

8 ;艾滋病病毒是如何致病的——艾滋病宣传系列之四[J];云南农业;2005年10期

9 马伟;吴尊友;Roger Detels;申莉梅;王爱民;李泽珍;柳太明;陈芳;;贵州省部分地区城镇和农村青壮年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6年06期

10 顾f ;张新卫;郭俊香;何贤明;陈杭临;;农村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永福;李琼;李旭梅;;通海县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A];玉溪市第三届性病、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汪新丽;张春华;王新琦;丁贤彬;;重庆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信念调查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许雪飞;;“艾滋病离你我并不遥远”——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总结[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魏一平;高越;陈俊美;梁艺怀;;少数民族村落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调查——以云南省景洪市嘎洒镇曼东老村为例[A];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丁园;;艾滋病相关政策的传播效果研究[A];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丁园;;艾滋病相关政策的传播效果研究[A];第三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李秀惠;黄春;;基于艾滋病“爱心家园”关怀模式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朱嘉铭;郑立新;龙秋霞;周菊;焦亚琼;吴梅影;张琼;王英;陈澜燕;;艾滋病防范意识和行为的性别差异[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韩桂凤;徐守森;;体育师范院校预防艾滋病微格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赵宇丹;于千;;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预防艾滋病工作需要你我同参与[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郑明波;社会歧视———艾滋病的最大帮凶[N];人民公安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冯军军;给艾滋病患者一片蓝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记者 陈艳华;我市启动“艾滋病防治进校园”宣传活动[N];长治日报;2008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艾滋病讨论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梁姗 实习生 张竞成 通讯员 陈世海;向艾滋病发起攻坚战[N];南宁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徐沛;健康教育,让青少年远离艾滋病[N];太行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廉颖婷;艾滋病防治列入干部考核能否消除歧视[N];法制日报;2012年

9 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庄海洪;福建工会开展职工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N];工人日报;2012年

10 杨骏;遏制艾滋病[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娟;高职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干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胡玲;艾滋病流行地区县城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栗蕴;云南省某医学院毕业实习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4 孔浩;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青岛大学;2008年

5 洪霞;医学生艾滋病认知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谭思;腾冲县跨境婚姻人群艾滋病脆弱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7 潘传波;重庆市中心城区不同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与行为现况调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8 蔡海燕;大学生心理因素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9 关U,

本文编号:2149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149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