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广西南宁50岁及以上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3 09:38
【摘要】:目的探索50岁及以上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社会行为学特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广西南宁50岁以上老年病例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采取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病例组245人、对照组502人,调查对象年龄最小50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63.00±0.75)岁。以男性、汉族、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和农民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状况(OR=0.437,95%CI:0.246~0.777)、最近半年内性行为对象为配偶(OR=0.307,95%CI:0.112~0.843)、无商业性性行为(OR=0.106,95%CI:0.067~0.168)为老年人HIV感染的保护因素,最近半年内性生活有时或从未使用安全套(OR=24.431,95%CI:5.616~106.281),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2.018,95%CI:1.326~3.070)、每月可支配收入中等(OR=2.037,95%CI:1.117~3.714)是危险因素。结论关注老年人孤独感及其性需求、性健康,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推广安全套使用,减少高危行为是预防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有效途径。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soci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HIV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 aged 50 years and over.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lderly over 50 years old in Nanning, Guangxi.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AIDS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 Results 245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case group and 50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ubjects were the youngest 50 years old and the oldest 84 years old,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3.00 卤0.75) years. With male, Han nationality, education level is junior high school and below and farmer is dominant.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living conditions (ORO 0.437 / 95 CI: 0.246 / 0.777),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spouses (OR0.307 / 95CI: 0.1120.843) and non-commercial sex (OR0.106 / 95CI0.067 / 0.168)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of HIV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 in the last half year. In the last six months, sex has sometimes or never used a condom (OR 24.431C 95 CI: 5.616 / 106.281), lack of knowledge of AIDS (OR2.018 / 95CI: 1.3263.070), and a moderate monthly disposable income (OR 2.037 / 95CIW 1.1173.714) are risk factors. 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the elderly from contracting AID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oneliness and sexual needs of the elderly,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ity of disease prevention knowledge, popularizing condom use and reducing high risk behaviors.
【作者单位】: 南宁市防治艾滋病办公室;
【基金】:南宁市科技项目(20133140)
【分类号】:R181.3;R51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J];卫生软科学;2003年01期

2 ;怎样预防艾滋病性病[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5期

3 郑明;;中国政府与国际联手 全面围剿艾滋病——我国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大力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专题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05年07期

4 ;艾滋病知识普及系列话题十:防治从每个人开始——艾滋病具体防治措施(二)[J];校园心理;2006年12期

5 文佳;郑明;;遏制艾滋病 中国新行动[J];中国医药指南;2006年03期

6 ;卫生九项目艾滋病性病部分[J];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03期

7 任正洪,杨丽芳,王立秋;北京市887名待婚青年的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年06期

8 ;艾滋病预防控制中长期规划出台[J];中国肿瘤;1999年03期

9 ;艾滋病预防控制中长期规划出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年03期

10 朱建平;左佰常;;施行《条例》 多管齐下防艾滋[J];健康博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锐;周知祥;魏平;;在献血者招募活动中防治艾滋病的宣传[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尚云川;;四川藏区艾滋病防治对策研究[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3 曾毅;;宣传教育与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A];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维宁;;保护女性健康,阻止性病、艾滋病的流行[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5 朱琪;;微生物杀灭剂用于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重要意义[A];全国性与生殖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赵立庆;鲁建波;张应留;李孝安;李连学;李富荣;普学云;赵金仙;陈良;;公共娱乐场所高危女性STD/AIDS基线调查分析[A];玉溪市第三届性病、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滕卫平;扎实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N];辽宁日报;2007年

2 张晴;女性为艾滋病高危人群[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薛惠娟;从自身做起防治艾滋病[N];河北日报;2003年

4 见习记者  李稹;我市召开防艾滋病性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N];杭州日报;2006年

5 市委常委、副市长 王省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N];铜川日报;2006年

6 李如一;远离艾滋,,全社会的责任[N];伊犁日报(汉);2006年

7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8 李锦邋本报记者 李娜 李文瑶;健康生活 预防艾滋[N];吉林日报;2007年

9 云检;云南口岸艾滋病检出率夺得三连冠[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陈琳 蒋丽娟 党姣;深圳构筑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控体系[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南;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D];中南大学;2010年

2 Walid Bin Hosain;中国与孟加拉国艾滋病预防策略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成刚;我国艾滋病防治资金的筹集、分配和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陈品一;基于艾滋病时空数据的防治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陈超然;青春期艾滋病孤儿污名应对与创伤后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卫;河南农村艾滋病防治模式与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杜建伟;海南省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高一飞;滇西某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沿线的艾滋病风险与人口流动[D];中山大学;2008年

9 张燕;中国西部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的知晓及使用意愿动机模型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王俊杰;动力学模型在我国艾滋病五类高危人群传播规律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颖;亚洲五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价及其给我国的启示[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晓虎;非洲五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价及其给我国的启示[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马文U

本文编号:2180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180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5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