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蛋白质组学在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1-01 16:34
【摘要】:在过去几年间蛋白质组学在揭示HIV与宿主间作用机制、寻找新的生物学标记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作者总结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HIV/AIDS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包括与HIV/AIDS研究相关的常用样本、蛋白质组学研究常用的技术、HIV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机制、HIV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志物、HIV相关疫苗研制等。文章最后也对将蛋白质组学引用到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可行性做了分析和展望。
[Abstract]:Proteomic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IV and host and searching for new biological markers.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proteomics in HIV/AIDS research, including common samples related to HIV/AIDS studies, common techniques in proteomics research, and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IV and host cells. The diagnostic markers of HIV related diseases, the development of HIV related vaccines and so on.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proteomics to TCM syndrome of AIDS is analyzed and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省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2012ZX10005001-005) “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2009ZX10005-021-2) 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蛋白质组学研究(BSJJ2012-12) 艾滋病中医发病机制“艾毒伤元”假说的物质基础的文献及实验研究(BSJJ2012-24)
【分类号】:R51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Host Proteome Research in HIV Infection[J];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0年01期

2 孟庆宏;王常松;傅晓晴;刘清华;俞洁;闵莉;;蛋白质组学技术引入中医证理论的可行性研究[J];中医学报;2011年02期

3 王刚;姜民;朱明丹;崔佩佩;杜武勋;范应昌;罗国安;;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的蛋白组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3期

4 朱明丹;杜武勋;姜民;刘长玉;张建平;张红霞;刘岩;袁宏伟;曹旭焱;;冠心病不同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07期

5 袁宏伟;杜武勋;朱明丹;姜民;刘长玉;;冠心病心气虚弱证/心肾阴虚证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黄力;;中西医对冠心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3年01期

2 吕凌;贾连群;马巍;宋雪娇;崔永霞;于漫;王彩霞;;蛋白质组学在脾虚大鼠阴阳辨证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12期

3 朱明丹;杜武勋;姜民;刘长玉;张建平;张红霞;刘岩;袁宏伟;曹旭焱;;冠心病不同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07期

4 苟小军;夏云;曲虹;杨晓露;;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3年10期

5 易遵军;胡节惠;;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液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23期

6 巴元明;王林群;;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3年11期

7 张丽军;贾小芳;吴达革;刘晓茜;黄燕;张姣丽;程能能;;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肝非实质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10期

8 王淑丽;王阶;冯玲;杨戈;任丽;;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证候文献回顾与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4年11期

9 谢世平;王娟;张海燕;张淼;马素娜;刘飒;;蛋白质组学在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5年09期

10 孙志岭;王玲;王富强;许志洋;钱鑫;纪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血清比较蛋白组学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史琦;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吕凌;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脾虚大鼠脾失健运机理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尚青华;冠心病血瘀证“瘀毒”病机转变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吴小秋;基于代谢组学的生脉注射液干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刘姬艳;基于蛋白组学的肺结核病及其中医证候血清标志物筛选与鉴定[D];浙江大学;2013年

6 曲淼;中医学关于冠心病不同阶段四诊信息与指标客观化的规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冯培民;慢性乙肝中医证侯差异蛋白组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荣妍;冠心病中医证候与血清MCP-1、YKL-40水平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邢露茗;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疗效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张和椺;基于药物反证的IgA肾病血瘀证血蛋白组学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武夏林;琼玉膏延缓衰老的靶蛋白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王茂鹏;HIV-1假病毒感染未成熟DC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赵倩倩;Talin1片段化对HIV-1感染的影响及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易遵军;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脂联素、血脂及血尿酸变化[D];泸州医学院;2014年

8 于漫;基于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对脾阴虚大鼠脾失健运机理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慧辉;王伟;李宏;;双向电泳-质谱技术筛选心绞痛血瘀证相关蛋白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8年02期

2 赵慧辉;杨帆;王伟;王红霞;魏开华;;无标记定量法研究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的差异蛋白质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2期

3 William C.S. Cho;;Proteomics Technologies and Challenges[J];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07年02期

4 王宁宁,董会卿;阿尔兹海默病的听觉系统损害[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6年06期

5 茹清静;中医证的特征及对证本质研究的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3年06期

6 孟庆宏;王常松;傅晓晴;刘清华;俞洁;闵莉;;蛋白质组学技术引入中医证理论的可行性研究[J];中医学报;2011年02期

7 贾永森;司富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优势[J];河南中医;2008年01期

8 朱文锋;;证素辨证研究钩玄[J];河南中医;2009年01期

9 黄开泰;;对“证”概念逻辑定位与事实基础的思考[J];河南中医;2009年02期

10 闵范忠;管金芳;;《伤寒论》中“证”的涵义[J];河南中医;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学美,张慧,刘志民;蛋白质组学在受体及信号转导研究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2 ;细胞蛋白质组学[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年05期

3 周兴旺;后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02年10期

4 刘双,肖献忠;蛋白质组学发展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2年10期

5 顾祖维;蛋白质组学网站简介[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3年05期

6 刘道然,何庆瑜,邱政夫;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11期

7 乔建军,元英进;蛋白质组学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3年03期

8 王全军;蛋白质组学在药物毒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4期

9 陈亮,高天明;蛋白质组学与神经科学[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年02期

10 郭疆,吴开力,余敏斌;眼蛋白质组学[J];眼科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世华;胡开辉;;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2 马亚兵;;蛋白质组学与中药现代化研究[A];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果德安;;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李克;苟黎明;邵小宝;朱慧;;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蛋白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蒋与刚;刘静;庞伟;;营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与展望[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李学任;魏路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肺部疾病应用及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郝佩;刘琪;黄音;林建;杨少友;李亦学;;整合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系统[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梁宋平;张丽军;柳亦松;曹锐;谢锦云;;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张学敏;;蛋白质组学研究面临的困惑与挑战[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10 杨礼富;;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技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阳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李江;第六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召开[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吴志军 郝成涛;我科学家荣获首届“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N];科技日报;2009年

4 郝成涛;贺福初荣获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吴志军 记者 张锋;我国人类重大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启动[N];解放军报;2002年

6 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蛋白质组学将造福人类[N];科技日报;2001年

7 齐继成;方兴未艾的蛋白质组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王兵;走近蛋白质组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吴志军 胥金章;我国启动重大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项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10 郝成涛;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势头强劲[N];中国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继先;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

本文编号:2304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304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c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