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抗-HIV检测结果分析及灰区设置探讨

发布时间:2018-12-12 09:11
【摘要】:目的探讨ELISA检测的灰区设置以及如何利用检测值/临界值(S/CO比值)对献血者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对48 466份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中双试剂检测有反应性的241份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试验的反馈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灰区调整前后,抗-HIV的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IV检测双试剂有反应性的46份标本中,确证阳性39份,确证阴性5份,不确定2份。195份单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的标本中,确证阴性192份,不确定3份。确证阳性标本的S/CO值明显高于不确定和阴性标本的S/CO值。结论根据ELISA筛查反应性不同强度(S/CO比值高低)的确证结果合理设置灰区范围,有助于献血者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etting of grey zone for ELISA detection and how to use the detection value / critical value (S/CO ratio)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blood donor management. Methods the feedback results of 48,466 blood dono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241 samples with double reagents which were sent to the (CDC) HIV confirmation laboratory of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gray area adjustment, the difference of non-HIV detection rat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f the 46 samples of reactivity detected by anti-HIV, 39 were positive, 5 were confirmed negative and 2 were uncertain. 192 were negative and 3 were uncertain. The S/CO value of confirmed positive samp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ncertain and negative samples.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onfirmed results of ELISA screening reactivity (S/CO ratio), it is helpful for blood donor management to set the grey area reasonably.
【作者单位】: 云南省大理州中心血站;
【分类号】:R446.6;R51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佘毅敏;黄锦红;周晓真;王丽梅;;抗-HCV检测设置灰区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6年02期

2 孟毓;卢涛;张艳梅;岳献荣;任红霞;聂军;;单试剂有反应性献血者延期并归队献血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3年01期

3 杨卫华;王燕宁;曹明玉;王秀菊;李晓东;马丽;;ELISA法检测无偿献血者梅毒特异性抗体设置灰区的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维;;6361例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2 张杰,祝瑞泉;机采血小板冲红原因的分析[J];北京医学;2005年02期

3 孙国常;崔宝利;;经深静脉穿刺为患者行储存式自体输血1例报告[J];北京医学;2008年12期

4 王洪波;樊凤艳;周菁;刘娟;;三甲医院融浆机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北京医学;2009年08期

5 陈玲;;A_亚B型伴有抗A_1抗体误定为B型1例报告[J];北京医学;2009年12期

6 任伟;李春华;;血小板输注在小儿患者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0年05期

7 陈金美;李春华;任艳丽;;输血所致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0年05期

8 陈丽娟;刘燕明;;IgG抗-C、e抗体1例报告[J];北京医学;2010年10期

9 樊凤艳;王洪波;;输注少白洗涤红细胞预防过敏性输血反应1例报告[J];北京医学;2011年02期

10 季阳,庄文,杨翠,任勤惠,朱志议,史宣玲,彭登厚,倪声全,贾桂芳,徐钢,刘福荣,周琼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献血者10年追踪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传福;山东汉族人群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其资料库的建立[D];山东大学;2006年

2 彭骅;长沙市在校学生和现役军人无偿献血认知情况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张玮;输血相关传染病病原体抗体检测蛋白芯片制备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高晓艳;乙脑病毒IgG抗体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5 李秀娟;亚甲兰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乙肝病毒及对红细胞膜的损伤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6 罗志红;2004-2008年湖南省临床用血情况和未来用血变化趋势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7 周素芹;体内天然抗体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关联及其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刘淑均;采用噬菌体肽库筛选Rh(D)血型抗原模拟表位及其鉴定[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谢熙熙;温州市区固定献血者的分布状况及招募保留策略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赵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输血策略的选择与预后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朋来,杜菊仙,沈新华;ELISA检测抗-HCV灰带区血样的处理[J];中国输血杂志;2003年01期

2 孙爱玉,张琳伟,张新华,孙敬红,朱卫清;不同试剂检测献血者抗-HCV结果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3年02期

3 佘毅敏;黄锦红;周晓真;王丽梅;;抗-HCV检测设置灰区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6年02期

4 陈蓉;刘利明;郑泽旋;;血站系统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23期

5 杨政宇;杨金桂;许玉琼;;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方法的比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段云贺;;献血者梅毒检测的安全性探讨[J];河北医药;2007年03期

7 周武杰;王守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分析[J];中外医疗;2008年36期

8 许斌,,韩光宇,程梅;血液HBsAg、抗HCV复检中应采用不同试剂和设置低限灰区[J];临床检验杂志;1998年06期

9 余刚宝;;张家界市梅毒阳性无偿献血者现况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年01期

10 杨卫华;王燕宁;曹明玉;王秀菊;李晓东;马丽;;ELISA法检测无偿献血者梅毒特异性抗体设置灰区的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瑞;;西藏自治区血液中心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灰区范围”浅谈[J];实用医技杂志;2013年03期

2 曹树正;王文武;张真路;;梅毒检测“灰区”样本的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3 容莹;孙秀双;郑望春;詹卓玲;曾昭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及灰区设置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15期

4 肖华;刘雪芳;史华瑞;;灰区设置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5 史志旭,杨晋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初筛实验“灰区结果”的探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年04期

6 张春燕;龚劲松;刘静华;彭静;黄永国;张小燕;李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临床检测信号临界区(灰区)患者血清HBsAg携带状况的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8期

7 蒋荷萍,蒋永林;血清PAS系列在前列腺疾病诊断灰区中的应用探讨[J];海南医学;2005年12期

8 蒋荷萍;蒋永林;;血清PAS系列在前列腺疾病诊断灰区中的应用探讨[J];海南医学;2006年01期

9 张汉奎;苗霞;何结冰;陈桂山;蔡常辉;张秀明;;动态观察处于灰区的乙肝表面抗原的变化趋势[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10 董旭才;刘昕阳;张婧;王蔓;李鸾;张惠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试验灰区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瀑;张莉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性实验临界值及灰区的确定[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白夷;顾平清;高玲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灰区”设置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闵志军;张力超;张建伟;徐培君;王永忠;;试剂盒平衡时间对抗-HCV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抗-HCV灰区标本的追踪调查[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4 顾志冬;孟俊;冯晓静;林孝怡;樊绮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确认试验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彭静;程黎明;殷波涛;管青;刘艳玲;吴士及;王斌;唐宁;张碧玉;王炼;杨东亮;孙自镛;;建立一种经济、有效的HBsAg检测策略:“灰区”在ELISA中的应用及多种方法的联合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唐闻佳;破解藏在“灰区”里的谜团[N];文汇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闵志军;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及输血安全[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4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374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7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