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适应性策略:人类致病真菌新生隐球菌的“杀手锏”

发布时间:2018-12-16 12:35
【摘要】:绝大多数引发人体系统感染的致病真菌来自于环境,这些环境来源的真菌往往是条件致病菌,其毒力衍生于它们独特的生境适应策略。新生隐球菌是进化最为成功的环境真菌之一,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而作为人类致病菌,新生隐球菌能够引发致命的隐球菌病和真菌脑膜炎,据统计全球每年由于隐球菌病死亡的人数超过60万人。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新生隐球菌的环境适应策略对其条件致病性至关重要。细胞 细胞交流、细胞形态转换和细胞异质性等重要环境适应行为在协调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性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致病菌?自然栖居环境?人类宿主三方的关系解析了新生隐球菌环境适应策略影响毒力的机制及相关进化动机,并对其潜在的研究前景和临床应用提出了一些思考。
[Abstract]:Most of the pathogenic fungi that cause human systemic infection come from the environment. These fungi are conditioned pathogens and their virulence is derived from their unique habitat adaptation strategies.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evolutional environmental fungi and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e. As a human pathogen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can cause fatal Cryptococcosis and fungal meningiti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more than 600000 people die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every year in the world.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re critical to their conditioned pathogenicity. Som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behaviors, such as cell communication, cell morphologic transformation and cell heterogene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ordinating the pathogenicity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rticle from pathogenic bacteria? Natural habit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hosts and the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has explained the mechanism of its virulence and related evolutionary motivations. The potential research prosp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启动基金(编号:Y454011004)资助
【分类号】:R51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白艳;黄敏;;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年27期

2 卢姗;蓝秀万;陶玉婷;王超;梁晓乐;梁莹;黄勇奇;贺菽嘉;何志义;;马尔尼菲青霉基于pkuB基因缺失的高效基因打靶系统构建[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年04期

3 刘娟;凌婉婷;盛月慧;顾玉骏;高彦征;;根表功能细菌生物膜及其在土壤有机污染控制与修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1期

4 彭琳;成中芹;陈梅;倪鹏平;李蒙英;;一株架桥细菌的共凝集能力及强化生物膜反应器效能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5 潘越;冯志勇;陈辉;陈明杰;汪虹;张津京;;食用菌黑色素代谢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于丹;金黄色葡萄球菌Al-2群体感应以icaR依赖的方式减弱生物膜形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刘丽萍;希金斯刺盘孢致病缺陷型突变体的筛选及其T-DNA插入基因的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陈婷婷;厌氧氨氧化工艺运行性能及微生物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班宜辉;铅锌矿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提高植物耐Pb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周洁;新生隐球菌对小鼠小胶质细胞氧化磷酸化作用及凋亡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侯彬彬;组氨酸激酶DRK1在申克孢子丝菌双相转换及致病性形成中的作用及黄芪抗小鼠孢子丝菌感染机制的初探[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7 喻其林;钙稳态系统在白念珠菌形态发生及压力应答中的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顾兴智;新疆慢性中耳炎细菌学动态分析与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婷;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细胞黑素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的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琳;马尔尼菲青霉菌LIG4同源基因缺失突变体构建[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艳林;克拉霉素和头孢他啶对腹膜透析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干预作用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游亚兰;念珠菌与新型隐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D];南华大学;2013年

5 杨杜明;盐酸万古霉素阳离子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考察[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6 慈向科;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及BBF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7 王虎;沙门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皇幼明;Hog1p基因对新生隐球菌不同变种毒力影响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张锦明;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52例临床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翟素;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Ap1的定位机制以及转录辅阻遏物MoTup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廉兰;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实验方法的改进[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桑红,廖万清,陈江汉,温海,顾菊林,李林;新生隐球菌白化株酚氧化酶结构基因的突变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3 李志瑜;新生隐球菌菌株中常同时含有不同倍体的细胞[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5期

4 潘炜华,廖万清,霍克克,李波,张佳忆;新生隐球菌稳定载体的构建[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陈江汉,温海,徐红,仇芸,赵瑾;多巴培养基快速鉴定新生隐球菌产黑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6 潘炜华,廖万清,顾菊林,霍克克;新生隐球菌高效转化方法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7 郭秀军;廖万清;;新生隐球菌在巨噬细胞内寄生的机制[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2期

8 郭秀军;瘳万清;;新生隐球菌的荚膜多糖合成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3期

9 郭秀军;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反应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3年06期

10 陈裕充,廖万清,梁晓博;新生隐球菌在巨噬细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元杰;温海;徐红;黄欣;赵瑾;;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相互作用[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新生隐球菌基因组DNA不同油提方法的比较[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席丽艳;鲁长明;龙泽香代子;福岛和贵;;20株新生隐球菌生物学特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赵卓;廖万清;;新生隐球菌多糖荚膜的动态学研究进展[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秀丽;廖万清;;一种新的测定新生隐球菌活力的染色方法[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赵亮;陈玉如;王梅竹;金方;顾桉菁;牟丽丽;罗红梅;康颖倩;;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微进化表型变异菌株的研究[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7 赵亮;唐秀文;康颖倩;罗红梅;金方;王梅竹;陈玉如;;贵州贵阳及广西柳州地区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微卫星基因分型对比研究[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8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新生隐球菌线粒体DNA的快速抽提和电镜观察[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李莉;章强强;王家俊;朱利平;翁心华;张永信;;临床及环境新生隐球菌对立福康唑和氟康唑的体外敏感性实验[A];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李秀丽;田媛;史玉玲;顾俊瑛;刘至昱;李晓建;高飞;;蒺藜中甾体皂苷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王小龙;新生隐球菌自我保护机制揭开[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何佳颐;养鸽子注意啥?[N];健康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先彪;新生隐球菌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2 潘炜华;新生隐球菌分子重组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其荚膜相关基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3 郭秀军;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4 陈裕充;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活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杨阳;新生隐球菌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6 侯幼红;药物和化学试剂对致病酵母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7 汪晓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新生隐球菌侵袭血管内皮细胞相关蛋白质及其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方伟;去泛素化酶对新生隐球菌生长与毒力的多效性调控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9 周洁;新生隐球菌对小鼠小胶质细胞氧化磷酸化作用及凋亡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10 王溪涛;新生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机制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芹;荚膜透明质酸在新生隐球菌跨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曹艳云;不同新生隐球菌菌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孔庆涛;氧含量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及毒力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林丽娜;80株中国大陆新生隐球菌环境株表型和分子特征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张立科;新生隐球菌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单核细胞迁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贾红玲;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外分泌蛋白初步分析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黄生军;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D的合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车付彬;纳米化杀手肽的制备表征和抗新生隐球菌感染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王永强;山苍子油对小鼠系统性新生隐球菌感染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10 曹瑞华;新生隐球菌胞外磷脂酶检测及其抑制剂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82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382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