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R5靶标的哌啶衍生物设计、合成及抗HIV-1活性研究
[Abstract]:The wide spread of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in the world has caused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life. CCR5 is the key auxiliary receptor for HIV-1 to enter cells. The study of HIV-1 small molecule antagonists targeting CCR5 is one of the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anti-AIDS. In this paper, three aspects of work have been done around the target of CCR5, namely, drug design, chemic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determination. In the aspect of drug design, a reliable pharmacophore model Hypothesis1,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Hypogen module of Discovery Studio2.5 program, and then the self-built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 library was screened by using the pharmacophore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previous work results in our laboratory, two series of 14 molecules with 1-piperidine propylamine as molecular skeleton were designed,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14 molecules was predicted by using the pharmacophore model Hypothesis1. In the aspect of chemical synthesis, the intermediate 4-(3-benzyl-1H-pyrazole-5-yl) piperidine was synthesized by a new method. The synthesis of the target compound in series 1 went through 11 steps, and the synthesis of the target compound in series 2 underwent 7 steps. The reaction types were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acylation reaction, Grignard reaction, Claisen condensation reaction and so on. Finally, 14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in the two series. The synthesized intermediates and target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13C NMR and ESI-MS. In the aspect of biological activity determination,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target compound was determined by MAGI method,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Hypothesis1 model was confirm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compound pyrazole piperidine formamide 19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pound in series 2, the IC50 was 750nmol 路L-1, and the treatment index reached 203.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drug molecule with lower activity and lower toxicity can be obtained by furthe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the target compound.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12.91;TQ4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卫华,许旋;HIV蛋白酶抑制剂吡喃酮类化合物的QSAR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年03期
2 毕良武,吴在嵩,陈笳鸿,汪咏梅,吴冬梅,周道兵;单宁在抗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J];林产化工通讯;1998年02期
3 张涛;谢莹;陈朝银;;HIV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李翠霞;邹晓伟;;基于DEA的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业生产效率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06期
5 张拯华,茹鲜;新疆部分边境口岸区公共娱乐场所艾滋病感染与卫生控制的几点思索[J];口岸卫生控制;2003年01期
6 张超,李冀新,陈正行;蛋白酶抑制剂应用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5年11期
7 李玉新;;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新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6年03期
8 郭卫民;黄莹莹;储宁平;潘忠孝;;应用随机共振研究一组抗癌药物定量结构活性相关[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05期
9 李继贞,高连勋;拉米呋定合成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01年01期
10 罗一帆,陈剑经,许旋,赖步英,冯清春;HEPT 类似物的电子结构与抗 HIV 活性的关系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Denis J Dupré;;NHERF1 regulates gp120-induced internalization and signaling by CCR5,and HIV-1 production[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辉;;HIV抗体阳性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例[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冯连贵;丁贤彬;卢戎戎;徐世明;郭晓嘉;杨明芳;徐静;郑建琼;;青年学生中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梅毒感染率及估计HIV发病率的趋势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4 毛青;;HIV/HCV合并感染时病毒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赵红心;;如何调整抗HIV治疗方案[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彤;焦艳梅;吴昊;;HIV早期感染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进程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董继鹏;李洪娟;刘颖;王健;;273例HIV/AIDS人群脏腑热态特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鲁伟;李丽松;殷迎春;毛永惠;汤文山;陈粤丽;孙绍洪;刘鸿斌;孟丽蕊;徐稳;向文蔚;白园;黄金莲;李双华;夏红;杨婧婷;邹芳;张艳芬;;口腔颌面部为首发症状的HIV感染病例临床分析[A];玉溪市医学会第九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海莉;陈璐;;昆明地区70名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及行为特征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10 姚嵩;史四九;张泽坤;;安徽省HIV/AIDS患者异烟肼结核预防性治疗初步研究进展[A];2011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 谢小军 微生物学博士;三十年苦战HIV[N];大众科技报;2011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徐滔 钟锴 实习生 张芳圆;HIV自测— 恐艾人群的无效疗伤[N];南方日报;2011年
3 刘霞;美找出骨髓细胞抵抗HIV感染的关键蛋白[N];科技日报;2011年
4 驻京记者 贾岩;HIV快速诊断新秀登场[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王迪;HIV药物繁荣背后藏隐忧[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段文利;泪腺、泪液等可能为HIV病毒“新据点”[N];科技日报;2011年
7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防治指导委员会主任 王钊;HBV传染性是HIV的50倍[N];健康报;2011年
8 记者 熊燕;新型抗HIV药物研究取得进展[N];云南日报;2010年
9 刘霞;CXCR4分子结构与作用原理揭开[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常丽君;17种新型强效广谱HIV抗体闪亮登场[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文昌;CCR5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及疾病进展的关系: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董铭心;新型HIV拮抗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3 陈军;HIV感染中髓样树突状细胞数量减少的机制及功能改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吴鹏;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与典型进展者遗传、免疫及HIV变异特点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王晓辉;HIV-1高暴露未感染人群淋巴细胞活化状态与HLA分型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安泰;棉酚氨基酸衍生物抗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活性与机制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辛海明;CCR7基因转染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皮肤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8 刘业六;CCR6/CCL20生物轴在肝细胞癌侵袭转移中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傅卓华;德宏州HIV感染状况不一致夫妻和农村社区居民性行为网络与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蓝光华;南宁市男男性行为队列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明晖;辽宁MSM人群HIV-1原发感染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江通天;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者HIV-1原发耐药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3 翟维维;云南地区HIV相关口腔疱疹病毒1、2、3和4型感染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刘慧;临床HIV/AIDS病例临床流行病学及皮肤性病特征的回顾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昕;HIV/HCV共感染患者NK细胞数量与功能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6 赵鹏;HIV/HCV共感染者自然杀伤细胞表面活化性与抑制性受体表达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7 何磊;HIV原发感染者自然杀伤细胞NKG2A/NKG2C受体变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宇方;MSM人群HIV高危行为同伴群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谌仲杰;带药物治疗的类年龄结构HIV/AIDS模型[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10 郭会鹃;HIV/AIDS患者与平和质人群脏腑热态差异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02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50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