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2006—2012年人和牲畜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图1中国大陆地区2006—2012年布病疫情空间分布图表1中国大陆地区2006—2012年人和牲畜布病疫情全局自相关Moran'sI指数年份人布病发病率全局自相关Moran'sIZ值P值牲畜布病发病数全局自相关Moran'sIZ值P值20060.19663.63390.0040.04630.95190.15720070.19663.61290.005-0.0754-0.52530.33020080.23934.00210.0030.13441.46600.08720090.19573.95400.0040.04170.65730.22420100.17903.92720.0070.16432.19330.04520110.18603.91820.007-0.0728-2.28570.03020120.34584.31550.004-0.0833-2.95870.016广东、重庆、湖南、贵州、江西、浙江,其平均发病率由2006年的0.008/10万上升到2012年的0.049/10万,呈上升趋势;低-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周边,如甘肃、宁夏、陕西、辽宁,其平均发病率由2006年0.72/10万上升到2012年的3.1/10万。牲畜布病发病数聚集分布中,2010年牲畜发病数LISA图与人间布病聚集分布相似,高-高聚集区集中在华北及东北地区,低-低聚集区集中在南方,低-高聚集区分布在高-高聚集区周围,反映出牲畜布病发病情况。2011和2012年牲畜发病数迅速上升,此阶段牲畜平均发病数(103550.5头)远高于2006—2010年平均发病数(3859.8头),其中内蒙古上升最快,牲畜发病数分别为117623(2011年)图2中国大陆地区2006—2012年人和牲畜单变量LISA聚集分布图中国公共卫生2015年10月第31卷第10期ChinJPublicHealth,Oct2015Vol.31No.10·1291·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和78750(2012年),,占全国发病数的94.1%(117623/125030)、96.0%(78750/82071),内蒙古与周围省份的发病数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导致LISA不能正确的表现聚集分布。2.3.2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图3)采用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将人与牲畜布病疫情结合在一起,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由于2011—2012年牲畜发病数全局自相关呈负相关,其LISA聚集分布图不明显,本研究以2010年人和牲畜的布病疫情数据为例,进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得到双变量LISA聚集分布图(图3)。从图3可见,2010年人和牲畜布病疫情间呈正相关(Moran'sI=0.1501,P=0.014),其中内蒙古和宁夏为高-高聚集区,云南、贵州、重庆、湖南、广西、广东、江西为低-低聚集区。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为低-高聚集区,浙江为高-低聚集区。图3中国大陆地区2010年人和牲畜双变量LISA聚集分布图3结论目前,国内外对布病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诊断、治疗、免疫等描述性流行病学上,但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它的发生受到地理自然环境、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染源牲畜的数量、分布及流动等影响[11-12]。空间自相关分析能够定量描述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地理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来探索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13-14]。通过全局自相关分析可以衡量布病在研究区域整体上是否存在自相关性,并进一步采用局部自相关分析可以得到具体聚集区的分布,而利用双变量局部自相关可以分析人和牲畜布病的空间相关性[15]。本研究以2006—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市人和牲畜布病疫情数据为基础,分析布病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人和牲畜布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006—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人间布病疫情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且聚集程度逐年上升,?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西北民族大学环境健康研究所;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308RJZA124) 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支撑基金(ZC2012006)
【分类号】:S855.12;R51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丹;柳晓琳;刘孝刚;程晓萍;;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年01期
2 任洪林;卢士英;周玉;李兆辉;柳增善;;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9期
3 史新涛;古少鹏;郑明学;马海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及防控研究概况[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3期
4 崔步云;;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J];疾病监测;2007年10期
5 李晔;余晓花;王大力;李铁峰;;2006-2012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3年09期
6 高彦辉;赵丽军;孙殿军;顾爱华;张作文;董尔丹;;布鲁氏菌病防治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年06期
7 张俊辉;杨超;叶运莉;;我国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变化及防控策略[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1年02期
8 范凯;田疆;;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布鲁氏菌病诊断能力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5期
9 李淑梅;李东春;;绥中县2004—2012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清民;;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及策略的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巴英;;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8期
2 丁选国;张知侠;;牛布鲁菌病概述[J];中国牛业科学;2012年01期
3 杨顺林;史献明;杜国义;董国润;乔峰;郑金萍;杨建民;齐继东;高少坤;;河北省布鲁氏菌病疫区人群血清学调查[J];地方病通报;2009年01期
4 金福芝;满腾飞;常殊杰;殷文武;李志敏;杨岩;陶占军;窦丰满;孙辉;周航;关春鸿;赵欣娜;庞瑞发;高宏;;梅里斯区农民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年04期
5 吉祥;雷彩云;莎莉;韩永;;呼伦贝尔市1956~2008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态势及防控策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年04期
6 何战英;李旭;王小梅;窦相峰;田丽丽;黎新宇;王全意;;2005~2010年北京市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年05期
7 刘健鹏;杨增岐;马杰;王军卫;王仲智;乔文军;刘小东;;布鲁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10期
8 高明华;张志琰;樊庆德;徐春光;李跃;杨晓刚;;呼伦贝尔地区绵羊布鲁菌病血清抗体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02期
9 任可;李桐;张勇;;奶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07期
10 黄文利;邱建平;吴成果;李珊珊;雷群建;梅连明;;重庆市2011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及首例病例[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海;李春辉;朱兰兰;杨小敏;黎海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羊种布鲁菌[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贺率;盛夏;曹健荣;张妼;崔步云;姜海;杨星雅;张利;杨杰;朴东田;赵鸿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布鲁氏菌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郑源强;吴岩;毕力夫;;布鲁氏菌病检测、防控措施与疫苗研究进展[A];2011新型疫苗与抗体创制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潘文;薛红;赵明秋;琚春梅;乔进平;陈金顶;;牛布鲁氏菌与牛分枝杆菌双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潘文;李珊珊;赵明秋;琚春梅;陈金顶;;新型可视化LAMP检测布鲁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潘文;李珊珊;赵明秋;琚春梅;陈金顶;;新型可视化LAMP检测布鲁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闯;徐云明;唐峰;邹德颖;刘楠楠;郭兴;杨咏洁;卢士英;周玉;柳增善;鲁承;任洪林;;布鲁氏菌疫苗接种羊白细胞层SSH cDNA文库构建及溶菌酶基因克隆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才众;布鲁氏菌噬菌体裂解酶基因表达、生物活性鉴定及裂菌动力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刘倩宏;深度测序技术对羊布鲁菌16M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转录组学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蔺国珍;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霍爱梅;区域传染病环境影响因素与输入传播模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5 曹涤非;流产布鲁氏菌Omp25与L7/L12促巨噬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宋秀玲;多酸基荧光检测微球的制备及布鲁氏菌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唐峰;布鲁氏菌强弱毒株感染羊白细胞层SSH cDNA文库建立及CD96分子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吴海云;几种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9 张科;布鲁氏菌019株组学特征解析[D];石河子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艳;中国布氏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马琳;人布鲁杆菌病的随访调查和诊断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狄栋栋;犬布氏杆菌分离鉴定及omp25基因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叶力波·居努斯汗;布氏杆菌病误诊为脊柱结核7例原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5 莫莎;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布鲁氏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分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艳;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娜;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9和Omp14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顾超慧;羊种布鲁氏菌强毒株16M与疫苗株M5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9 朴东日;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牧区人群布鲁氏菌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常琳;吉林省松原地区布鲁氏菌病就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平;祝俊杰;张福成;王国良;于桂芳;温富勇;关建民;王俊海;焦万亮;周举才;姬瑞周;姚学军;;北京市奶牛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J];北京农业;2007年24期
2 Q
本文编号:2514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51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