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19-10-10 15:07
【摘要】:目的: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简称结脑,占全身结核病的5-10%,是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诊断和及时规范治疗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结脑的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简称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属分枝杆菌属,因菌体含大量分枝菌酸,故不易着色,但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后能抵抗盐酸乙醇的脱色,,为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的一种类型。若脑脊液抗酸染色阳性,则提示结脑的可能性极大。传统抗酸染色法的抗酸杆菌检出率低,对临床结脑诊断的意义不大。改良抗酸染色法通过提高有限脑脊液中抗酸杆菌的检出率,为临床结脑的诊断提供直接的病原学依据。品红为抗酸染液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与抗酸杆菌的核酸相结合,在光镜下呈现红色外观,另外,品红具有自发荧光的特性,在特定波长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橘红色外观,更易于被发现。通过对传统抗酸染色法进行改良,寻求有助于结脑诊断的高效、简便、快速、经济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方法:对临床上考虑结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依据最新的结脑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评分,根据得分情况入选确诊结脑组1例,很可能结脑组15例,可能结脑组30例,不可能结脑组5例,病例组共计51例,脑脊液标本共126份。对照组为非结脑,共36例,脑脊液标本38份,包括脑膜癌病12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4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4例,吉兰巴雷综合征5例,脑囊虫病2例,多发性硬化2例,病毒性脑膜炎1例,布氏杆菌病1例。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所有病例均留取至少一次的新鲜脑脊液标本行改良抗酸染色,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计数抗酸杆菌的数量,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改良抗酸染色法发现抗酸杆菌的形态: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在淡蓝色背景下发现的抗酸杆菌为淡红色,呈细长略弯曲的杆状,有的呈分枝状,部分呈短杆状,测量其长度2~5μm,宽度0.3~0.5μm,多成堆出现,大部分为胞外菌,可见可疑胞内菌,位于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内。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抗酸杆菌在黑暗背景下为橘红色外观,形态及大小均与光镜下保持一致,部分视野内,相较于光镜观察更易于发现抗酸杆菌。 2病例组与对照组抗酸杆菌检出情况:病例组51例光镜镜检与荧光镜检均有44例检出抗酸杆菌,检出率86.27%;对照组光镜镜检与荧光镜检均有5例检出抗酸杆菌,5例抗酸染色阳性者,其中3例为脑膜癌病,1例为脑囊虫病,1例为化脓性脑膜炎,抗酸杆菌检出率13.89%。病例组与对照组抗酸杆菌检出率,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别(P0.001)。改良抗酸染色的敏感性为84.78%,特异性为86.11%。 3光镜镜检与荧光镜检结果:以病例数为观察对象,病例组光镜镜检与荧光镜检均有44例抗酸染色阳性,抗酸杆菌检出率为86.27%。以脑脊液份数为观察对象,126份脑脊液标本中,光镜镜检抗酸染色阳性85份,其中1+:50份、2+:28份、3+:7份,抗酸杆菌检出率为67.46%,荧光镜检抗酸染色阳性为90份,其中1+:49份、2+:31份、3+:10份,抗酸杆菌检出率71.43%。两种镜检方法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359),结果具有一致性(P0.001)。 4光镜镜检联合荧光镜检抗酸杆菌检出率:病例组126份脑脊液标本,光镜镜检抗酸染色阳性85份,抗酸杆菌检出率为67.46%,荧光镜检抗酸染色阳性为90份,抗酸杆菌检出率71.43%,光镜联合荧光镜检时,抗酸染色阳性97份,检出率76.98%,比单纯光镜镜检或荧光镜检的检出率高,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16)。 5单次送检病例与重复送检病例抗酸杆菌检出率比较:病例组51例中,单次送检病例26例,重复送检病例25例。光镜镜检单次送检与重复送检组抗酸杆菌阳性均为22例,抗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84.62%、88.00%,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523);荧光镜检单次送检与重复送检抗酸杆菌阳性分别为21例、23例,抗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80.77%、92.00%,两者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别(P=0.226)。 6脑脊液细胞数与抗酸染色关系:病例组脑脊液标本按细胞计数达100与否分为两组,细胞计数100共14份,抗酸染色阳性8份,抗酸杆菌检出率57.14%,细胞计数≥100共101份,抗酸染色阳性72份,抗酸杆菌检出率71.29%,两组抗酸杆菌检出率经统计学比较无意义(P=0.218)。 7脑脊液细胞学与抗酸染色关系:病例组27份标本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抗酸染色阳性24份,抗酸杆菌检出率88.89%;22份标本呈混杂细胞学,其中抗酸染色阳性18份,抗酸杆菌检出率81.82%;51份标本以淋巴细胞为主,抗酸染色阳性29份,抗酸杆菌检出率56.86%。脑脊液细胞学呈混杂细胞学或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者,抗酸杆菌检出率高于以淋巴细胞为主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04)。 8病例组各组分抗酸杆菌检出率比较:以病例数为观察对象,确诊组1例,抗酸染色阳性;很可能组15例,抗酸染色阳性12例;可能组30例,抗酸染色阳性26例;不可能组5例,抗酸染色均阳性。以脑脊液标本数为观察对象,确诊组3份,抗酸染色阳性2份;很可能组51份,抗酸染色阳性36份;可能组65份,抗酸染色阳性42份;不可能组7份,抗酸染色阳性5份。两种不同观察对象下进行统计分析,各组分抗酸杆菌检出率均无差别(P=0.692, P=0.915)。 结论: 1无论是普通光镜镜检还是荧光镜检,改良抗酸染色法相较于传统抗酸染色可以明显提高脑脊液标本中抗酸杆菌的检出率,此法敏感性84.78%,特异性86.11%,可作为临床上可疑结脑患者筛查的检测手段,确诊仍需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2改良抗酸染色光镜镜检与荧光镜检的抗酸杆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别,两种镜检结果一致性较好,将光镜镜检与荧光镜检相结合,可以提高抗酸杆菌检出率。 3针对同一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单次送检与重复送检改良抗酸染色的抗酸杆菌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别。 4改良抗酸染色抗酸杆菌检出率与脑脊液细胞数的多少没有明显关系,而与脑脊液细胞分类有关,呈混杂细胞学反应或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比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抗酸杆菌检出率高。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29.3
本文编号:2547230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2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陶铜芳;张廷梅;;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结核菌检查的意义[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巨韩芳;赵德福;王撷秀;;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6期
3 李琳;张世坤;梁小利;;结核性脑膜炎50例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2期
4 胡佳;张家堂;郎森阳;蒲传强;;结核性脑膜炎167例脑脊液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5 许自强;黄刚;刘世民;张昆南;;脑脊液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的临床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6 王海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4期
7 A.Van Deun;M.A.Hossain;M.Gumusboga;H.L.Rieder;姜广路;;萋尼氏染色:理论与实践[J];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2008年02期
8 朱志刚;杜斌;;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规检测指标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3期
本文编号:2547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5472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