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阴性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0 16:26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2010.01-2017.10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住院诊断为肺隐球菌病的27例病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强对此病的临床认知,提升诊治水平。研究方法:收集2010.01-2017.10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住院诊断为肺隐球菌病的27例病例。对上述患者的所有资料包括流行病学状况、临床症状体征、CT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及疾病的预后转归,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共有27例HIV阴性的PC患者纳入临床分析,其性别分布以男性多见,男性患者16例,占59.3%,女性患者11例,占40.7%,平均年龄43.5±15.19岁。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别很大,从无症状仅因体检发现胸部影像学异常,到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咯血、乏力等症状,症状严重程度轻重不一。作为感染性疾病,患者常见的感染指标如血沉在有无症状的患者中均有增高分别占到50%和40%,C-反应蛋白在有症状患者中增高多见占40.9%,无症状患者中未见C-反应蛋白增高者,所有患者的降钙素原无增高,血常规检查无特异性。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在有症状患者中的阳性率比无症状者高,有助于提示诊断。胸部CT表现归纳为3种,分别为:浸润型病变8例(29.6%)、结节型病变12例(44.4%)、混合型病变7例(25.9%),其中结节型病变最多见;未见播散型病变。CT上累及胸膜下常见,可有多种伴随征象,本研究中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洞(或空泡征)是最常见的2种伴随征象,分别占37%和22%;所有病例未见钙化征象。全部患者均行支气管镜检查,灌洗液培养仅1例发现隐球菌。27例患者均应用氟康唑静点及序贯口服治疗,其中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复查胸部CT出现病灶范围增大,系存在基础疾病肾病综合征且长使应用激素治疗的免疫妥协患者,经更换为伊曲康唑治疗后复查胸部CT病变好转;其余患者均获临床好转,治疗过程中有5例患者出现肝损害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转氨酶的轻度升高,经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好转。研究结论:肺隐球菌病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患病人群中性别比例以中青年男性较高;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咯血等,其临床症状较呼吸系统其他常见疾病无特异性鉴别意义,部分患者仅因体检发现胸部影像学异常入院而无症状。肺隐球菌病细菌学检查,痰涂片及支气管灌洗液检查阳性率均极低。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率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影像学检查存在一定特征性,以肺下叶病变多见,胸膜常常受到累及,在无症状患者以结节型影像多见,同时支气管充气征,结节内空洞亦为其较常见伴随征象。积极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对病理组织行PAS、六铵银等特殊染色有利于诊断。氟康唑作为治疗轻-中度肺隐球菌感染的一线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图文】:
本研究共收集肺隐球菌病例27例,,男性16龄范围 28-84 岁,平均年龄 43.5±15.19 岁表 1 年龄分布年龄 (岁) 人数 21-30 4 31-40 7 41-50 5 51-60 3 61-70 7 71 岁以上 1
10图 2 肺隐球菌病患者 CT 肺叶分布.3.2 肺隐球菌病病变累及区域表 9 肺隐球菌病患者胸膜受例数 及胸膜下 19 累及胸膜下 8 .3.3 肺隐球菌病病变影像特征表 10 肺隐球菌患者胸部 例数 构成比(%) CT润型病变 8 29.6 片状近肺节型病变 12 44.4 孤立界较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19.4
本文编号:2672886
【图文】:
本研究共收集肺隐球菌病例27例,,男性16龄范围 28-84 岁,平均年龄 43.5±15.19 岁表 1 年龄分布年龄 (岁) 人数 21-30 4 31-40 7 41-50 5 51-60 3 61-70 7 71 岁以上 1
10图 2 肺隐球菌病患者 CT 肺叶分布.3.2 肺隐球菌病病变累及区域表 9 肺隐球菌病患者胸膜受例数 及胸膜下 19 累及胸膜下 8 .3.3 肺隐球菌病病变影像特征表 10 肺隐球菌患者胸部 例数 构成比(%) CT润型病变 8 29.6 片状近肺节型病变 12 44.4 孤立界较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1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敏;毕意辉;武景波;钱凌;都勇;何炜;梅周芳;;肺隐球菌病临床误诊讨论[J];临床误诊误治;2015年02期
2 刘红梅;周丽娜;孙娴雯;李庆云;吴华成;周剑平;沈继敏;;有无基础疾病的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15年02期
3 王林帅;殷泽富;;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4 祁明浩;叶健;沈凌;陈灏;;31例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隐球菌病临床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年06期
5 王晓东;鲁植艳;程光远;;肺孤立性病变隐球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25期
6 王葆青;张含之;范壁君;何礼贤;;中国大陆地区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3年03期
7 于洪志;吴琦;;国内肺隐球菌病临床资料汇总分析[J];西南军医;2009年04期
8 曹彬;蔡柏蔷;王辉;周朝阳;王澎;刘鸿瑞;张弘;徐凌;徐凯峰;许文兵;朱元珏;李晓光;;肺部真菌感染152例病原谱再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04期
9 徐作军,陆英;肺隐球菌病12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年09期
10 时梅萍,陈岗,何卫中,叶敏;肺隐球菌病三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碧君;不同免疫状态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2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6728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