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干扰素治疗前后慢性乙肝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0-06-11 02:32
【摘要】: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能抑制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免疫耐受并导致HBV感染慢性化。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最有效的手段,国际上各种指南以及我国的指南均推荐两大类抗病毒药物,即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与核苷(酸)类药物相比,干扰素类药物更能有效的使患者获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的血清学转换,乙肝患者如能实现HBs Ag的血清学转换并长期维持,将可能彻底清除病毒并防止其再次入侵。然而,干扰素治疗后乙肝患者的免疫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作为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HBs Ab)来源的B细胞在清除HBV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细胞活化和分化受到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的调控,而Tfh是定位于淋巴滤泡中的一类CD4和CXCR5双阳性的T淋巴细胞亚群,其主要转录因子为Bcl-6,膜表面高度表达ICOS、PD-1、CD40L等分子。Tfh细胞又可以根据其分泌的IFN-γ、IL-4、IL-17分为Tfh1、Tfh2、Tfh17三种不同的细胞亚群,研究表明这些细胞亚群在B细胞的分化、成熟以及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过程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信息传递作用。已有研究证实,Tfh细胞参与了HBV感染后的抗病毒免疫过程。迄今为止,尚没有干扰素治疗CHB患者的过程中,Tfh细胞频率、功能、生物学意义及其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目的:研究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PEG-IFN-α)治疗前后的CHB患者,Tfh细胞和B细胞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变化,探讨Tfh细胞调控B细胞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的途径,以期提高乙肝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效率,为临床治愈乙肝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本研究纳入CHB患者59例,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15例。CHB患者接受标准48周PEG-IFN-α治疗,并随访至96周,根据治疗后患者的应答情况分为完全应答组(Complete Response Group,CRG),不完全应答组(Incomplete Response Group,ICRG),无应答组(Non-Response Group,NRG)。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HB患者应用PEG-IFN-α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96周不同时相点以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fh细胞表面标记物CD3/CD4/CXCR5/CD40L/ICOS/PD-1和B细胞表面标记物CD19/CD20/CD21/CD38/CD138的表达水平。流式分选获得健康人和患者外周血或扁桃体中的Tfh细胞、B细胞,并通过体外共培养体系验证治疗后不同应答反应患者Tfh细胞辅助B细胞分化及抗体分泌的功能差异,同时利用体外培养实验研究IFN-α或HBV对Tfh细胞功能性分子表达的影响。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免疫荧光共聚焦实验用于检测CHB患者肝穿组织中的Tfh细胞表面标记物CD40L/ICOS的表达水平、流式微球阵列(CBA)实验用于检测细胞因子IFN-γ、TNF-a、IL-17A、IL-10、IL-6、IL-4和IL-2的浓度以及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的含量。结果:1.本研究59例纳入者中,有42例CHB患者完成了标准48周PEG-IFN-α的治疗,并随访至96周。根据治疗后的患者应答情况,CRG组为14例,ICRG组为8例,NRG组为20例。2.流式细胞技术发现,PEG-IFN-α治疗前,CHB患者外周血中CD38hiCD138~+浆细胞、Ig G~+CD21~+B细胞、CD4~+CXCR5~+Tfh细胞、ICOS~+CD4~+CXCR5~+Tfh细胞、CD40L~+CD4~+CXCR5~+Tfh细胞和PD-1hiCD4~+CXCR5~+Tfh细胞频率以及血清Ig G、Ig M水平均高于HC组,Tfh1细胞频率低于HC组,而Tfh2细胞和Tfh17细胞频率没有显著差异。动态分析PEG-IFN-α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96周不同时相点外周血中Tfh细胞和B细胞亚群的频率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发现ICOS~+CD4~+CXCR5~+Tfh细胞、CD40L~+CD4~+CXCR5~+Tfh细胞、Tfh1细胞、CD38hiCD138~+浆细胞、Ig G~+CD21~+B细胞频率以及血清Ig G、Ig M水平在CRG组中随着治疗呈现时间依赖性的增加并在48周时达到高峰。而且PEG-IFN-α治疗48周后,CRG组患者外周血中ICOS~+CD4~+CXCR5~+Tfh细胞、CD40L~+CD4~+CXCR5~+Tfh细胞、Tfh1细胞、CD38hiCD138~+浆细胞、Ig G~+CD21~+B细胞频率以及血清Ig G、Ig M水平均高于NRG和ICRG组。3.经相关性分析,发现CD40L~+CD4~+CXCR5~+Tfh细胞的频率分别与HBs Ab浓度、CD38hiCD138~+浆细胞、Ig G~+CD21~+B细胞和血清Ig G水平正相关,而ICOS~+CD4~+CXCR5~+Tfh细胞与这些指标均没有相关性。4.免疫荧光共聚焦技术发现,CHB患者肝组织中CD40L~+CD4~+CXCR5~+和ICOS~+CD4~+CXCR5~+Tfh细胞频率升高,而且CXCR5~+CD40L~+和CXCR5~+ICOS~+Tfh-like细胞与B细胞在位置上紧邻。5.体外实验中,来自于不同应答组和健康对照组的Tfh细胞与来自于同一健康捐赠者的B细胞共培养,对比于NRG和HC组,CRG组Tfh细胞具有更强的促进B细胞分化为记忆B细胞以及产生抗体的能力。利用Transwell体系进行Hep G2.215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共培养发现,HBV抑制了Tfh细胞上CD40L的表达;共培养体系中添加重组人蛋白IFN-α会刺激Tfh细胞上CD40L和ICOS的高表达;当用anti-CD40抗体阻断CD40-CD40L途径比用anti-ICOS抗体阻断ICOS-ICOSL途径更能减少Ig G~+B细胞的产生。6.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不同应答组外周血Tfh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现CRG组中Tfh细胞CD40L以及干扰素刺激因子基因的表达高于NRG和ICRG组,而ICOS并没有显著变化。结论:1.CHB患者外周血和肝内CD40L~+CD4~+CXCR5~+Tfh、ICOS~+CD4~+CXCR5~+Tfh细胞的频率升高,且肝组织中Tfh-like细胞与B细胞位置上紧邻,表明Tfh细胞可能直接调节B细胞的活性,这与肝脏的损害可能有密切的联系,验证了Tfh细胞直接参与CHB的发病机制。2.循环Tfh1细胞频率在CHB患者中显著减少,经PEG-IFN-α治疗后在CRG组显著升高,表明Tfh1细胞可能参与了CHB的发病机制,且在HBV清除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PEG-IFN-α治疗后,CD40L~+CD4~+CXCR5~+Tfh和ICOS~+CD4~+CXCR5~+Tfh细胞频率在CRG组中升高,且Tfh细胞具有更强的能力促进B细胞分化以及抗体的产生,表明PEG-IFN-α治疗增强CRG组患者Tfh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促进HBs Ag的血清学转换。4.体外共培养实验发现HBV的存在抑制Tfh细胞上CD40L的表达,这可能是机体免疫耐受状态形成的原因之一,而IFN-α能够间接诱导Tfh细胞CD40L和ICOS的表达。5.发现并证明了CD40L~+CD4~+CXCR5~+Tfh细胞比ICOS~+CD4~+CXCR5~+Tfh细胞更能有效的激活B细胞,促进HBs Ab的产生,达到HBs Ag的血清学转换。寻找更有效的刺激CD40L的表达方法,进而有效的激活免疫耐受状态下的Tfh-B细胞轴,或可成为未来CHB的新型治疗手段。
【图文】:

乙肝病毒感染,持续性,相互作用,免疫系统


图 2.1 乙肝病毒感染的持续性是由多个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19]Figure 2.1 The persistence of HBV infections is determined by the complexinteractions of multiple leukocytes.2.1.1 固有免疫系统

过程图,滤泡,多因子,辅助性T细胞


图 2.2 滤泡辅助性 T 细胞的分化和抑制是一个多阶段、多因子参与的过程[71]Figure 2.2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inhibition is multi-step,multifactorial2.2.3 Tfh 细胞的分子标记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1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耀明;;阿昔洛韦、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22期

2 王佳乐;;胰岛素抵抗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77期

3 杨廷林;;干扰素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54期

4 韩晓玉;;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年22期

5 宋亚尧;;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17期

6 孟悦;;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7年15期

7 管军;;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导致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分析[J];肝脏;2016年04期

8 徐宏旦;;干扰素治疗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10期

9 刘彬;;用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6年11期

10 戚俊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与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娜;;干扰素治疗恶黑的护理[A];2014年“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 闫怀士;;穴位注射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A];麻风误诊及其临床病例分析培训班暨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3 杨凤云;;黄芪注射液及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4 刘腊香;钟红剑;;两种不同亚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红鹰;岳玲玲;张连生;;血细胞去除术联合干扰素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郭绍娟;;慢性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的心理护理[A];第九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7年

7 叶晓平;;慢性乙肝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8 梁欣荃;王志华;祝平安;;干扰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王其;;长效干扰素治疗丙肝的疗效及对血细胞的影响[A];2015年杭嘉湖感染性疾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5年

10 叶瑞华;;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再治疗40例临床观察[A];首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裘炯华;明年或有多个DAA药物上市 本土企业蓄势待发[N];医药经济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杨六香;丙肝可治愈 关键在科学用药[N];中国医药报;2017年

3 北京佑安医院 金瑞;干扰素治肝病如何提高疗效[N];大众卫生报;2009年

4 丁萍;卫材2.55亿美元收购AkaRx[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记者 卢苏燕;肝硬化可逆[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程书权 赵国兴;影响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的机体因素(下)[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傅德明;干扰素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脑膜炎[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孙国根 陈惠芬;肝癌患者是否需用干扰素治疗有了新标记[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永康;干扰素治乙肝疗效不佳因何在[N];科技日报;2001年

10 第二军医大附属长征医院 李德岩 蔡雄;干扰素到底能否治非典[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勇;干扰素治疗前后慢性乙肝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9年

2 黎氏白贤(LE THI BACH HIEN);益气清化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郭闯;CD3~(bright)CD56~+T细胞参与慢性HBV病人干扰素治疗无应答和不同NK细胞中miRNA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张琳;丙型肝炎病毒准种感染与干扰素疗效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干扰素刺激基因USP18、OAS2在干扰素治疗慢乙肝效果预测中的临床意义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2 田仁云;TRIM28通过抑制干扰素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乙肝病毒复制机制[D];湖南大学;2018年

3 邱轲;基于干扰素的联合治疗对提高慢性乙肝患者表面抗原清除率疗效的荟萃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4 叶海艳;USP18在登革病毒耐受干扰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5 Jibril Abdi Malin;干扰素在24月龄以下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8年

6 陈晓辉;HBsAg定量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停药后复发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5年

7 郑永利;新药复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和实施阶段小结[D];四川大学;2004年

8 陈文倩;他汀类药物联合干扰素治疗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缓解期影响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贺凌云;干扰素治疗126例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陈海英;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丙肝病毒基因部分序列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7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707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d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