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所致尖锐湿疣的病毒检测与分型
本文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所致尖锐湿疣的病毒检测与分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可引起皮肤和粘膜良性增生,也可引起生殖器皮肤黏膜恶性疾病。不同HPV亚型所引起的疾病种类也各不相同。而且HPV感染型别有种族和地域差异性。 目的 研究本地患者HPV感染皮损标本中HPV亚型的分布。分析,评价荧光定量PCR检测HPV亚型的灵敏度、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对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280尖锐湿疣标本进行HPV DNA的基因分型检测,探究吉林地区尖锐湿疣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具体分布情况。 结果 在280例尖锐湿疣标本中,HPV高危型的检出例数为76例,检出率为27.14%。检测率排名前4位的HPV高危型别分别为:HPV16型28例,占总检出例数的36.84%;HPV18型27例,占35.53%;HPV59型18例,占23.68%;HPV58型11例,占14.47%。单一型感染35例,占46.1%,多重感染41例,占53.9%。其中二重感染21例,占27.6%;三重感染14例,占18.4%;四重感染4例,占5.3%;五重感染2例,占2.6%。HPV阳性最高的年龄段为20~29岁。 结论 (1)吉林地区常见HPV高危亚型为HPV16,18型,其次为59、58型,应重视上述高危型HPV感染的防治; (2)高危型HPV感染率存在年龄差异,其中,20~29岁为高发年龄段; (3)本实验中尖锐湿疣组织中共检测出高危型HPV多重感染高达53.9%。其中,二重感染为主。 (4)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检测尖锐湿疣标本中HPV亚型敏感性高,检出率高,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荧光定量PCR 基因分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52.53;R44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10-11
- 第1章 文献综述11-19
- 1.1 人乳头瘤病毒生物学特性11-12
- 1.2 HPV 感染的致病机制12-16
- 1.2.1 T 淋巴细胞与 HPV 感染12-13
- 1.2.2 朗格汉斯细胞与 HPV 感染13-15
- 1.2.3 DNA 甲基化与 HPV 感染15
- 1.2.4 免疫逃逸与 HPV 感染15-16
- 1.3 HPV 的致癌机制16-19
- 1.3.1 HPV E6、E7 蛋白16-17
- 1.3.2 HPV 与端粒酶17
- 1.3.3 HPV 与其它因素17-19
- 第2章 人乳头瘤病毒所致尖锐湿疣的病毒检测与分型19-25
- 2.1 前言19-21
- 2.2 材料与方法21-25
- 2.2.1 研究对象21
- 2.2.2 主要实验器材21
- 2.2.3 主要实验试剂21
- 2.2.4 研究方法21-25
- 第3章 结果25-28
- 3.1 HPV 感染型别分布25-26
- 3.2 HPV 高危型多重感染分布26-27
- 3.3 不同年龄段 HPV 高危型感染率比较27-28
- 第4章 讨论28-35
- 4.1 HPV 基因型地区性分布特点28-29
- 4.2 HPV 感染的高发年龄29-30
- 4.3 HPV 高危型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的情况30
- 4.4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PV 基因型意义30-31
- 4.5 检测高危型 HPV 型别的意义31-35
- 4.5.1 HPV 所致疾病31-32
- 4.5.1.1 HPV 与宫颈癌31
- 4.5.1.2 HPV 与头颈部肿瘤31-32
- 4.5.1.3 HPV 与阴茎癌32
- 4.5.2 HPV 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32-33
- 4.5.3 预防性 HPV 疫苗的应用33-35
- 4.5.3.1 HPV 疫苗免疫机制33
- 4.5.3.2 预防性疫苗33
- 4.5.3.3 预防性HPV疫苗的现状33-35
- 第5章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4
-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型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12年23期
2 周小勇,郑家润;影响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细胞系增殖的因素[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1年01期
3 张菊,高艳娥,阎小君,李丁,郭宴海,苏振兴,陈蕤,赵锦荣;建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感染皮损移植模型的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4 刘翠华,马文丽,石嵘,欧阳谦,彭翼飞,郑文岭;Agilent2100 Bioanalyzer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迪,谷鸿喜,庄敏,张凤民;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4期
6 Bierl C;Karem K;Poon A.C;E.R. Unger;柳蕴;;宫颈黏膜抗体与人乳头瘤病毒16的关系: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7 吴芸;马彩玲;;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J];医学综述;2008年03期
8 潘永正;王飞;骆丹;;人乳头瘤病毒及其感染免疫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9 何明珊;;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病变[J];华夏医学;2008年02期
10 蒋卫;张艳;王瑛;沈佰华;王利;李宁丽;;两种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方法的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Margaret Stanley;;人乳头瘤病毒16型结构蛋白的研究[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田永强;张荣意;朱中元;;人乳头瘤病毒线性平行杂交分型检测条件的建立及优化[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秦逸秋;王祖兵;;人乳头瘤病毒与人类肿瘤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宏图;;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倪斌;赵芸;史文娟;;云南省红河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各亚型感染情况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程浩;;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机制和防治策略[A];2009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杨红英;杨旭;;云南省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各基因型感染分布的情况[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许海敏;;浅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与宫颈癌的关系[A];2013年第三届长三角地区病理技术新进展研讨会暨浙江省第八次病理技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王建捷;靳家玉;冯玲;郝薇;张玲;;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蔡艳群;宋志伟;郏伊范;潘晓;陈卫青;王丽定;李彩琴;黄建兰;朱无双;倪敏;董琰;徐旖旎;;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A];2012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莉丽;实时分子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在欧洲推出[N];健康报;2009年
2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谭先杰;人乳头瘤病毒的自述[N];健康时报;2010年
3 黄冰;人乳头瘤病毒毒在哪里?[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医师 刘彦春;人乳头瘤病毒防治新篇[N];健康报;2010年
5 衣晓峰;宫颈癌年轻化人乳头瘤病毒是祸首[N];大众卫生报;2004年
6 李天舒;西藏 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N];健康报;2008年
7 衣晓峰;性激素与HPV感染有内在关系[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通讯员 聂松义;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1年
9 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蔡敏 实习生 罗安琪 孙竞雄;宫颈癌癌变基因密码被部分破译[N];湖北日报;2013年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 郝希山 李运红 胡颜 整理;四大误区挡住癌症康复路[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思;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吴剑波;抗人乳头瘤病毒体外药效模型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廖书杰;基于人乳头瘤病毒的子宫颈癌发病机制探讨和子宫颈癌疫苗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徐茜;人乳头瘤病毒导致子宫颈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立良;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结构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表达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6 李远宏;人乳头瘤病毒在某些皮肤病中的检测[D];中国医科大学;2001年
7 聂建辉;高通量人乳头瘤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假病毒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8 周小山;改造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活性和抗癌作用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9 赵蔚明;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优化密码E7基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10 洪少林;尖锐湿疣病变的人乳头瘤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L1序列多态性分析和在原核表达体系中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志聪;海口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杂交检测芯片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2 周支香;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及人乳头瘤病毒6型和11型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3 郭森;人乳头瘤病毒快速分型的目视化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杨国溜;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冯素文;妇女对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疫苗的认知与态度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晓静;重庆永川地区妇科疾病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刘冬梅;人乳头瘤病毒与胰腺癌关系的初步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贾常莎;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微卫星DNA改变[D];遵义医学院;2011年
9 殷董;人乳头瘤病毒6bL1双顺反子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王倩;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所致尖锐湿疣的病毒检测与分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7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