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就诊于我院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286例,另设150名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收治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禁忌后,签署肝脏穿刺知情同意书后行肝脏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血液学指标检测如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甲胎蛋白(AFP)、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 Ag)等。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和Kruskal-Wallis检验,两者均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分析AFP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评估分析血清AFP含量诊断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成正相关,r=0.373,P0.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著纤维化(S2、S3、S4)患者血清AFP水平明显高于非显著纤维化(S0、S1)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与HBV-DN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231,P=0.008,而与HBs Ag无显著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均与APRI之间的呈显著正相关(r=0.342,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AFP诊断肝纤维化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4.92%和37.41%。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不同肝脏炎症活动度分为2组,即G2组和G≥2组,分析肝功能指标ALB、GLB、TBIL、ALT、AST、ALP和γ-GGT的差异性,结果显示除ALB外,其余各指标间均存在组内显著差异P分别(0.002、0.023、0.000、0.000、0.000、0.00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G≥2组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G2组,P0.0001,HBe Ag阴性和HBe Ag阳性的CHB患者血清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AFP与GLB、TBIL、ALT、AST、ALP和γ-GGT呈现正相关性(r分别为0.314、0.322、0.361、0.411、0.416、0.503,P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而AFP水平与ALB呈负相关(r=-0.378,P=0.000)。ROC曲线分析清AFP、ALT、AST和γ-GGT诊断肝脏显著炎症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4(95%可信区间:0.839-0.904)、0.846(95%可信区间:0.808-0.878)、0.674(95%可信区间:0.628-0.718)和0.576(95%可信区间:0.528–0.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P对肝脏炎症活动度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肝脏炎症指标,截断值为2.5 ng/ml时,其诊断肝脏显著炎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3.33%、70.28%。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及肝脏纤维化等级升高而逐渐增高,具有诊断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临床应用价值。
【学位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12.62
【文章目录】: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研究对象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明杰;王萍;韩媛媛;雷婷;石秀芳;;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标志物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测定意义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13期
2 赵霞;盛慧萍;杨岩;程玉娥;晁佩佩;刘玛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7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1期
3 栗军香;沈香荣;郑丽娟;翟淑景;李红梅;王文霞;刘艳竹;;白细胞介素-10、17、21的表达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年10期
4 崔中锋;刘春礼;张莹;李格;姜宇;李宁;李洋莹;;白细胞介素-17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细胞凋亡机制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年13期
5 李保胜;孙殿兴;;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年12期
6 余思雨;李成忠;;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阶段HBsAg定量检测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J];肝脏;2016年03期
7 郑吉顺;陈萌萌;周翔天;刘艳艳;李家斌;;白细胞介素-17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比较[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年06期
8 阚延婷;甘建和;孙蔚;冯婷婷;;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h17、Treg变化及其与临床相关性[J];肝脏;2016年02期
9 袁平戈;;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年01期
10 李志强;何玉霞;耿建洪;姜清河;刘军;张凤艳;;聚乙二醇a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17、IL-10的影响作用及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年01期
本文编号:
2886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88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