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县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0-1965)
发布时间:2021-02-08 17:14
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贵池县位于长江中下游,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特别适宜血吸虫的生长繁殖,以致成为全国十大血吸虫病流行重灾区之一。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血吸虫病曾经严重危害贵池疫区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产生活,极大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迅速恢复疫区经济,贵池县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及时成立血防领导组织和专业防治机构,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积极采取行动,认真开展血防各项工作。一是加强血防政策和血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卫生意识,改变陋习,并自觉地投身到消灭血吸虫病斗争中;二是采取“查、治、灭、管、防”等综合防治措施,齐头并进,并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大规模群众性血防运动。从1950年到1965年,经过十六年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贵池县的血防取得了显著成绩。钉螺面积有所缩小,大多数患者都获得有效治疗,疫区社会重新焕发生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也走过一些弯路,一度出现了很多波折甚至失误。总体上1950-1965年贵池血防经历了一个由兴起、高潮至低潮、恢复的曲折起伏过程,反思...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四、相关问题说明
第一章 贵池县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第一节 贵池县血吸虫病疫情
一、流行范围、螺情及流行区分布
二、人群感染率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因素
第三节 血吸虫病危害性
一、危害生命健康
二、阻碍人口增长
三、人口结构失衡
四、危害农业生产
五、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章 贵池县血防工作部署
第一节 调查摸底到发动群众(1950-1956)
一、调查摸底
二、发动群众
第二节 全面防治到“血防大跃进”(1957-1961)
一、全面防治
二、“血防大跃进”
第三节 补短补差到重点突破(1962-1965)
一、补短补差
二、重点突破
第三章 防治措施的实施
第一节 预防措施
一、宣传教育
二、疫情调查
三、灭螺工作
四、“两管”工作
五、个人防护
第二节 治疗措施
一、患者治疗
二、病牛治疗
第四章 贵池县血防成果及历史经验
第一节 血防成果
一、疫情得到控制
二、综合效益显现
第二节 历史经验
一、建立高效的领导机构是血防工作的组织保障
二、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血防工作的开展
三、统筹协调有助于血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节 几点反思
一、缺乏经验,存在行动的曲折性
二、顾此失彼,存在效果的差异性
三、防不胜防,存在疫情的反复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24267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四、相关问题说明
第一章 贵池县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第一节 贵池县血吸虫病疫情
一、流行范围、螺情及流行区分布
二、人群感染率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因素
第三节 血吸虫病危害性
一、危害生命健康
二、阻碍人口增长
三、人口结构失衡
四、危害农业生产
五、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章 贵池县血防工作部署
第一节 调查摸底到发动群众(1950-1956)
一、调查摸底
二、发动群众
第二节 全面防治到“血防大跃进”(1957-1961)
一、全面防治
二、“血防大跃进”
第三节 补短补差到重点突破(1962-1965)
一、补短补差
二、重点突破
第三章 防治措施的实施
第一节 预防措施
一、宣传教育
二、疫情调查
三、灭螺工作
四、“两管”工作
五、个人防护
第二节 治疗措施
一、患者治疗
二、病牛治疗
第四章 贵池县血防成果及历史经验
第一节 血防成果
一、疫情得到控制
二、综合效益显现
第二节 历史经验
一、建立高效的领导机构是血防工作的组织保障
二、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血防工作的开展
三、统筹协调有助于血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节 几点反思
一、缺乏经验,存在行动的曲折性
二、顾此失彼,存在效果的差异性
三、防不胜防,存在疫情的反复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24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0242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