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宿主免疫基因IL-10、IL-4及TAP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6:28

  本文关键词:宿主免疫基因IL-10、IL-4及TAP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宿主免疫系统在HCV病毒的感染及清除中起到重要作用,正确的抗原呈递能够诱导有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同时细胞因子的适量表达也是机体有效应答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作为MHC-I类抗原呈递通路基因的一部分,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esentation, TAP1 and TAP2 subunits)能够将抗原肽从细胞质转运到内质网,保证MHC抗原复合体的正确呈递,诱导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而TAP1和TAP2基因序列的差异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的不同,进而改变其功能,最终影响抗原呈递过程。此外,细胞因子在病原感染和清除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研究证实,宿主免疫系统中的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 IL-10)在调节细胞疫和致炎细胞因子方面起重要作用;白介素4 (interleukin 4, IL-4)可促进MHC-Ⅱ类抗原、FcεR Ⅱ/CD23和CD40的表达,并增强B细胞提呈抗原的能力,在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目前,国内外已报道了IL-10、IL-4以及TAP基因多态性分别与HCV慢性感染的关联研究结果,但由于人种以及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差异,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IL-10、IL-4以及TAP基因多态性与HC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为丙肝的诊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研究分以云南汉族人群HCV慢性感染组和健康正常对照为研究对象,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对IL-10,IL-4和TAP基因多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分别从等位基因、基因型以及单倍型水平分析以上免疫基因与HC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研究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对IL-10基因启动子SNPs-rs1800896、rs1800871和rs1800872的3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第二部分对IL-4基因5’和3’非编码区域6个SNPs-rs2243247、rs2243248、rs2243250、rs2070874、rs2227284和rs2243292进行基因分型;第三部分对7个TAP1SNPs-rs9276811、rs41555220、rs17879632、rs1057141、rs1135216、rs1057149和rs41551515以及3个TAP2SNPs-rs1042116、rs2228396和rs4148876进行基因分型,分别构建单倍型,比较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倍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评估以上免疫基因与HC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IL-10基因SNPs-rs1800896、rs1800871和rs1800872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在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 SNPs-rs1800896、rs1800871和rsl800872构建的单倍型频率差异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2)IL-4基因SNPs-rs2243247、rs2243292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无多态性,SNPs-rs2243248、rs2243250、rs2070874和rs2227284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NPs-rs2243248、 rs2243250、rs2070874和rs2227284构建的单倍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TAP1中的rs105714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有显著性差异,基因型GG纯合子在病例组中高于对照组(P=0.009, OR=2.617,95%CI1.238-5.530)。并且,单倍型TAP1*03:01-TAP2*01:01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1rAP1*03:01-TAP2*01:02/01:04频率在病例组中的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虽然本研究中未观察到IL-10基因启动子区以及IL-4基因5’和3’非编码区域SNP位点在HCV慢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显著差异,但两组中TAP1及TAP2基因则显示出显著差异。结果提示TAPI-1057141基因型GG以及单倍型TAP1*03:01-TAP2*01:01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中HCV慢性感染的易感性因素,单倍型TAP1*03:01-TAP2*01:02/01:04可能是HCV慢性感染的保护性因素;而IL-10基因启动子SNP-rs1800896、rs1800871和rs1800872及IL-4基因5’和3’非编码区域SNP-rs 2243247、rs2243248、rs2243250、rs2070874、rs2227284 和 rs2243292可能不是云南汉族人群HCV慢性感染的易感或保护性因素。
【关键词】:HCV IL-10基因 IL-4基因 TAP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2.6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一、前言11-15
  • 二、实验内容15-66
  • 第一部分 IL-10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15-33
  • (一) 实验材料15-17
  • 1. 实验对象15
  • 2. 主要试剂15-16
  • 3. 主要仪器16-17
  • (二) 实验方法17-26
  • 1. DNA的提取及定量17-19
  • 2. 样本临床指标的检测19-21
  • 3. 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分型21-25
  • 4. 统计学处理25-26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26-33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26
  • 2. TaqMan探针基因分型结果26-28
  • 3. 病例组和对照组IL-10基因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28-29
  • 4. IL-10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29-31
  • 5. IL-10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连锁不平衡分析31-32
  • 6. IL-10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单倍型构建及其频率32-33
  • 第二部分 IL-4基因多态性与HC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研究33-47
  • (一) 实验材料33
  • 1. 实验对象33
  • 2. 主要试剂33
  • 3. 主要仪器33
  • (二) 实验方法33-37
  • 1. DNA的提取及定量33
  • 2. 样本临床指标的检测33
  • 3. IL-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分型33-36
  • 4. 统计学处理36-37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37-47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37
  • 2. TaqMan探针基因分型结果37-42
  • 3. 病例组和对照组IL-4基因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42-43
  • 4. IL-4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43-45
  • 5. IL-4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连锁不平衡分析45-46
  • 6. IL-4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单倍型构建及其频率46-47
  • 第三部分 TAP基因多态性与HC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研究47-66
  • (一) 实验材料47
  • 1. 实验对象47
  • 2. 主要试剂47
  • 3. 主要仪器47
  • (二) 实验方法47-51
  • 1. DNA的提取及定量47
  • 2. 样本临床指标的检测47
  • 3. T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分型47-51
  • 4. 统计学处理51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51-66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51
  • 2. TaqMan探针基因分型结果51-57
  • 3. 病例组和对照组TAP基因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57-58
  • 4. TAP基因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58-63
  • 5. HCV病例组和对照组TAP等位基因型分布63-65
  • 6. TAP1-TAP2单倍型分布65-66
  • 三、讨论66-72
  • 四、小结72-73
  • 参考文献73-78
  • 附录78-86
  • 附录1 缩略语表78-79
  • 附录2 部分样本测序原始图谱79-85
  • 附录3 主要溶液配制85-86
  • 致谢86-87
  • 研究生简历87-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春辉;程云;;HCV感染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志海;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临床免疫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宿主免疫基因IL-10、IL-4及TAP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13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7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