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08:40
目的通过观察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在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同时分析该治疗方法对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治疗方式为常规药物,B组治疗方式为胸椎旁神经阻滞,C组治疗方式为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所有患者均予以甲钴胺分散片(0.5mg口服一天3次),加巴喷丁胶囊(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整用量)。记录三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3天、7天、30天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RS)、睡眠质量评分(QS)情况,ELISA法检测三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7天的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记录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1.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NRS评分、入院时QS评分及入院时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三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NRS、QS评分与入院时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三组患者之间的NRS、Q...
【文章来源】:南华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声下T3椎旁神经阻滞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 李玉秋,徐文英,潘南楠,钱熙亮,王琛,贺细菊. 中国医药. 2019(09)
[2]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的影响[J]. 杨瑞霞,王芳,王飞娟,晋亚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15)
[3]CT引导下臭氧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楚彩娟,谢丽萍,郭安梅,葛明月,殷姜文,代志刚,王胜,李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03)
[4]膦甲酸钠与喷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J]. 陈晶晶,徐丰,施辛,郑聪聪,凌昕,杨志刚,闫志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03)
[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Th1/Th2细胞因子及血清炎性因子相关性探讨[J]. 许洁,许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7(06)
[6]半月神经节重复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韩卫江,李霞,方梅,安圆,温辉,李龙光,赵根懋,孙茜若,刘平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05)
[7]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性[J]. 史海军,崔志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01)
[8]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及对IL-6的影响[J]. 申海燕,申文,袁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11)
[9]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白介素和TNF-α水平的相关研究[J]. 陈付强,常敏,王风华,于洋,杨文荣,王昕,付世欧,谢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08)
[1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于生元,万有,万琪,马柯,王家双,卢振和,刘延青,刘小立,刘慧,刘若卓,邓列华,李焰生,陈向军,陈军,张达颖,郑宝森,赵华,常建民,黄东,傅志俭,熊东林,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03)
硕士论文
[1]白介素1β和TNF-α在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评价中的作用分析[D]. 魏小琴.新疆医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30728
【文章来源】:南华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声下T3椎旁神经阻滞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 李玉秋,徐文英,潘南楠,钱熙亮,王琛,贺细菊. 中国医药. 2019(09)
[2]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的影响[J]. 杨瑞霞,王芳,王飞娟,晋亚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15)
[3]CT引导下臭氧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楚彩娟,谢丽萍,郭安梅,葛明月,殷姜文,代志刚,王胜,李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03)
[4]膦甲酸钠与喷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J]. 陈晶晶,徐丰,施辛,郑聪聪,凌昕,杨志刚,闫志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03)
[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Th1/Th2细胞因子及血清炎性因子相关性探讨[J]. 许洁,许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7(06)
[6]半月神经节重复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韩卫江,李霞,方梅,安圆,温辉,李龙光,赵根懋,孙茜若,刘平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05)
[7]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性[J]. 史海军,崔志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01)
[8]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及对IL-6的影响[J]. 申海燕,申文,袁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11)
[9]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白介素和TNF-α水平的相关研究[J]. 陈付强,常敏,王风华,于洋,杨文荣,王昕,付世欧,谢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08)
[1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于生元,万有,万琪,马柯,王家双,卢振和,刘延青,刘小立,刘慧,刘若卓,邓列华,李焰生,陈向军,陈军,张达颖,郑宝森,赵华,常建民,黄东,傅志俭,熊东林,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03)
硕士论文
[1]白介素1β和TNF-α在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评价中的作用分析[D]. 魏小琴.新疆医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30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2307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