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留菌形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6-26 20:49
持留菌在细菌群体中可耐受致死剂量药物及其他压力环境而存活的细菌亚群,普遍存在于细菌各个种类,甚至部分真核生物亦发现持留菌,是未发生遗传突变且不会被抗菌药物杀伤的特殊表型变异细胞,有学者认为是细菌的一种适应及进化形式。持留菌通过复杂的休眠机制来抵抗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其脱离休眠状态后又会重新生长增殖的特性导致临床多种感染性疾病治疗失败或迁延复发,以及增强遗传耐药变异的发展,这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带来巨大挑战,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从持留菌特性、持留机制及临床治疗上进行综述,为临床研究持留菌提供思考和帮助。
【文章来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19(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持留特性
2 持留机制
2.1 免疫调控与持留表型
2.2 生物被膜与持留表型
2.3 代谢与持留表型
2.4 毒素蛋白/抗毒素蛋白失衡与持留表型
3 持留菌的治疗
3.1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3.2 非抗菌药物
3.2.1 低水平直流电
3.2.2 溶菌性噬菌体
3.2.3 分子抑制剂
4 持留菌的重要价值
4.1 持留菌对于临床研究的意义
4.2 持留菌对于微生物种群的意义
5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毒素-抗毒素系统介导持留菌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 苏国明,杨维青,张丽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03)
博士论文
[1]临床感染持留菌的筛选及其感染免疫机制研究[D]. 秦琴.第二军医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52059
【文章来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19(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持留特性
2 持留机制
2.1 免疫调控与持留表型
2.2 生物被膜与持留表型
2.3 代谢与持留表型
2.4 毒素蛋白/抗毒素蛋白失衡与持留表型
3 持留菌的治疗
3.1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3.2 非抗菌药物
3.2.1 低水平直流电
3.2.2 溶菌性噬菌体
3.2.3 分子抑制剂
4 持留菌的重要价值
4.1 持留菌对于临床研究的意义
4.2 持留菌对于微生物种群的意义
5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毒素-抗毒素系统介导持留菌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 苏国明,杨维青,张丽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03)
博士论文
[1]临床感染持留菌的筛选及其感染免疫机制研究[D]. 秦琴.第二军医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52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2520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