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恢复与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18:40
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蜱虫叮咬传播的出血热病毒,属于RNA病毒。近年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患者的平均病死率为5.3%,而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25.0%,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及治疗措施。多项研究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的患者中均有血小板减少,提示血小板数量对该疾病预后有一定影响。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血小板恢复与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相关性的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小板恢复情况与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的后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1、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的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2、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若有两个格子理论频数小于5或一个格子理论频数小于1,用Fisher精确检验。把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1)纳入进行多因素向前逐步Logis...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选择对象的纳入标准
2.1.2 选择对象的排除标准
2.1.3 诊断标准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生化检验结果分析
3.3 血液学分析结果
3.4 Logistics回归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生存状况[J]. 于海峰,王永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21)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分析[J]. 李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7(09)
[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曾庆球,王秋景,张剑静,杨喆娟,黎运呈,朱慧敏,李世波.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7 (06)
[4]Current status of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in China[J]. Jianbo Zhan,Qin Wang,Jing Cheng,Bing Hu,Jing Li,Faxian Zhan,Yi Song,Deyin Guo. Virologica Sinica. 2017(01)
[5]59例老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J]. 张海滨,刘小伟,倪秀莹,赵利,夏德全,孙朝霞,杨谦,吴翠萍.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7(01)
[6]巢湖地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伍婷,柳燕,李鸿儒,李家斌.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01)
[7]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J]. 王莉,于红,张鑫.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10)
[8]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J]. 谢许冒,童巧霞.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07)
[9]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分析[J]. 丛丽娴,姚玉荣.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01)
[10]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的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例[J]. 孙晓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11)
硕士论文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研究[D]. 王黎源.安徽医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53392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选择对象的纳入标准
2.1.2 选择对象的排除标准
2.1.3 诊断标准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生化检验结果分析
3.3 血液学分析结果
3.4 Logistics回归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生存状况[J]. 于海峰,王永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21)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分析[J]. 李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7(09)
[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曾庆球,王秋景,张剑静,杨喆娟,黎运呈,朱慧敏,李世波.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7 (06)
[4]Current status of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in China[J]. Jianbo Zhan,Qin Wang,Jing Cheng,Bing Hu,Jing Li,Faxian Zhan,Yi Song,Deyin Guo. Virologica Sinica. 2017(01)
[5]59例老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J]. 张海滨,刘小伟,倪秀莹,赵利,夏德全,孙朝霞,杨谦,吴翠萍.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7(01)
[6]巢湖地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伍婷,柳燕,李鸿儒,李家斌.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01)
[7]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J]. 王莉,于红,张鑫.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10)
[8]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J]. 谢许冒,童巧霞.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07)
[9]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分析[J]. 丛丽娴,姚玉荣.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01)
[10]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的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例[J]. 孙晓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11)
硕士论文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研究[D]. 王黎源.安徽医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53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2533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