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中国大陆地区5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回顾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8 13:29
  目的总结与探讨中国大陆地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的流行病学及诊疗情况。方法检索分析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中1994年~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确诊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共检索文献29篇,病例5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3.9岁,男女比例为5.5∶1。本病好发于农民和工人,以四肢远端暴露部位较为常见,发病前多伴有外伤史;发病早期多以丘疹为主,随后多表现为斑块,结节和溃疡;真菌学检查菌株以裴氏着色芽生菌为主,治疗多以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最常用,预后较好。结论皮肤着色真菌病是一种慢性难治的皮下肉芽肿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晚期可致畸致残,甚至癌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文章来源】: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15(02)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大陆地区5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回顾性分析


着色芽生菌病患者菌株分析

芽生,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CBM的主要治疗方式是物理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治疗和联合治疗。如表2所示,本研究中49例患者接受了至少1种抗真菌药物治疗,其中以伊曲康唑和(或)特比萘芬最常用(48例,98%)。40例单用或联合唑类药物(81.6%),唑类药物中以伊曲康唑最常用;17例单用或联合丙烯胺类药物(34.7%),丙烯胺类药物中以特比萘芬最常用;此外1例患者应用氟尿嘧啶联合温热疗法,1例患者应用冰醋酸联合冷冻疗法。经治疗后,痊愈者27例(54%),好转者21例(42%),复发者1例(2%,随访12个月时发现),治疗有效率为96%。图2 着色芽生菌病患者菌株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1例及其相关实验研究[J]. 王润超,万喆,陈伟,涂平,李若瑜,王爱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3(06)
[2]着色芽生菌病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王丽,阙冬梅,胡永轩,黄晓,张军民.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06)
[3]裴氏着色真菌经皮排出现象的实验室观察[J]. 夏清,孙曾拯,张惠芳,曹志良,张建平.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6(05)



本文编号:3411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411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5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