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患者血浆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12 08:45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血浆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我院新诊断带状疱疹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带状疱疹组,同期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S100-β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浆S100-β表达水平与血浆及疱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载量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S100-β表达水平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关系。结果带状疱疹组血浆S100-β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血浆S100-β表达水平与血浆及疱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S100-β表达水平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浆S100-β表达水平能用于预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还能够进一步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科学. 2020,10(1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S100-β表达水平比较
2.2 血浆S100-β表达水平与血浆及疱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载量的相关性
2.3 血浆S100-β表达水平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杏仁核的功能连接改变研究(英文)[J]. 付维亮,陶蔚,陈富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8(08)
[2]带状疱疹患者血浆S100β蛋白、NSE、免疫球蛋白及病毒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田秘,陈韩,王敏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08)
[3]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J]. 吴志伟,宋朋飞,朱清广,房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09)
[4]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J]. Consensus Workgroup on Herpes Zoster,China Dermatologist Association;.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 (06)
[5]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流行病学及经济负担研究进展[J]. 徐文体,王奇凡. 天津医药. 2018(05)
[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继发感染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丁伟民,吴玮,郑旺福,丁雷鸣,吴丹,应锦河,许丽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2)
[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脊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张颖,顾晓虹,朱涛. 医学综述. 2017(21)
[8]S100β和NSE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监测与疗效评估[J]. 曹艳丽,李姣锋,李毅,孙振涛,樊肖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13)
[9]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形态观察[J]. 沈伟钦,赵阳,罗碧珠,黄晓雯,杨慧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02)
[10]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2例临床研究[J]. 吉津,闵仲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09)
本文编号:3432250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科学. 2020,10(1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S100-β表达水平比较
2.2 血浆S100-β表达水平与血浆及疱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载量的相关性
2.3 血浆S100-β表达水平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杏仁核的功能连接改变研究(英文)[J]. 付维亮,陶蔚,陈富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8(08)
[2]带状疱疹患者血浆S100β蛋白、NSE、免疫球蛋白及病毒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田秘,陈韩,王敏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08)
[3]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J]. 吴志伟,宋朋飞,朱清广,房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09)
[4]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J]. Consensus Workgroup on Herpes Zoster,China Dermatologist Association;.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 (06)
[5]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流行病学及经济负担研究进展[J]. 徐文体,王奇凡. 天津医药. 2018(05)
[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继发感染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丁伟民,吴玮,郑旺福,丁雷鸣,吴丹,应锦河,许丽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2)
[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脊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张颖,顾晓虹,朱涛. 医学综述. 2017(21)
[8]S100β和NSE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监测与疗效评估[J]. 曹艳丽,李姣锋,李毅,孙振涛,樊肖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13)
[9]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形态观察[J]. 沈伟钦,赵阳,罗碧珠,黄晓雯,杨慧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02)
[10]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2例临床研究[J]. 吉津,闵仲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09)
本文编号:3432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4322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