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1-11-19 05:59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6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IFI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未合并IFI患者26例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合并IFI的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IFI患者中,感染部位以口腔最为多见,其次依次为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种类包括假丝酵母菌、念珠菌、曲霉菌及其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数<0.5×109/L、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化疗方案含激素、使用碳青霉素类抗生素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IFI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粒细胞数<0.5×109/L、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化疗方案含激素、使用碳青霉素类抗生素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IF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尽早明确上述影响因素,并实施科学合理防治措施。 

【文章来源】:中国处方药. 2020,18(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IFI种类及部位
    2.2 IFI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常见部位和发生机制[J]. 刘红黔,刘夫鹏.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18 (06)
[2]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 董洪婧,俞媛媛.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16)
[3]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感染初始体温峰值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及其机制[J]. 张潇予,翟卫华,张荣莉,何祎,姜尔烈,伊马秀夫,许元富,冯四洲,韩明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8(03)
[4]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次诱导化疗期间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疗效的关系[J]. 张楠楠,张睿娟,杨林花,陈阳,许晶,薛凤,尹彬,高峰.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 (12)
[5]105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临床分析[J]. 伍远辉,黄小甜,陈甘海,姜椿法,罗明,卢毅荣,王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1)
[6]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诊断价值分析[J]. 许伟,丁现超,任小晶.  河南医学研究. 2016(10)
[7]恶性血液病患者初次化疗后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J]. 熊丹,李末娟,何红华,梁亮.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03)
[8]急性白血病并发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治新进展[J]. 徐祥梅,邢宏运,韩丽英.  四川医学. 2016(04)



本文编号:3504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504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1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