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人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Invariant NKT细胞在布鲁菌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2 20:39
  目的:研究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和invariant NKT细胞在布鲁菌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纳入154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实验室特征及治疗预后等,对生殖系统损伤的22例患者及115例儿童布鲁菌病,分别总结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等;2)以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流式细胞术、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等实验方法,分析invariant NKT细胞及亚群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并观察在治疗前、治疗6周、12周时间节点时的变化特点和其他指标的之间的关系;3)通过体外实验揭示invariant NKT细胞参与急性布鲁菌感染的潜在机制。结果:1)患者好发年龄19-45岁,多见于5-8月份;急、慢性患者在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年龄≥45岁和血沉增快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生殖系统损伤以睾丸炎多见,女性可见阴道炎、宫颈炎;儿童除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外,体重减轻、厌食多见;2)急性期患者invariant NKT数量降低,以CD8+invariant NKT亚群降低为主;CD4-CD8-inv...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1542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1.2 布鲁菌病生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1.3 儿童布鲁菌病115例临床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invariant NKT细胞及其亚群表达的临床意义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及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外周invariant NKT细胞比例下降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制备
        1.2 invariant NKT细胞体外增殖实验
        1.3 rhl L-21 体外刺激PBMC产生细胞因子实验
        1.4 CBA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
        1.5 流式检测invariant NK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及TANSWELL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布鲁菌病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贺州市一起因食用未煮熟羊奶引起的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J]. 秦秋翠,李直健,陈雪琼,赵书银,成广辉,崔步云.  疾病监测. 2017(08)
[2]2013-2015年新疆地区职业暴露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 廖新华,苟永慧,程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7(05)
[3]17例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病例分析[J]. 刘治华,马晓明,雷红彦.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7(03)
[4]布病疫苗使用注意要点[J]. 胡鑫,于素华,阚纯利,刘艳霞,王瑞,王天坤.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05)
[5]12例布鲁菌病性睾丸炎临床分析[J]. 贾斌,高远,陈丽君,张跃新.  传染病信息. 2017(01)
[6]1例微生物室实验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的调查分析[J]. 余淑霞,王志翔,许婷,汪小英,郑丽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01)
[7]一起山羊布鲁菌病疫情处置及职业暴露的处理[J]. 魏赐开,刘松,刘兵.  中国兽医杂志. 2017(01)
[8]2004-2013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发病重心迁移轨迹研究[J]. 李德强,李明月,刘静,吴伟,黄德生,关鹏.  中国卫生统计. 2016(06)
[9]24例布鲁氏杆菌病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J]. 范瑞,岳少磊,张义军,王峰.  临床儿科杂志. 2016(10)
[10]布鲁氏菌病的疫情分析及防控措施[J]. 隋鸿园.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9)

博士论文
[1]人布鲁菌病临床、病原学及淋巴细胞亚群特点[D]. 贾斌.新疆医科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49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649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8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