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支原体耐药机制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2-06 22:03
生殖支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病原体,近几年报道生殖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为23SrRNA基因突变,氟喹诺酮类耐药的机制主要为拓扑异构酶IV基因ParC以及DNA促旋酶基因GyrA的突变。随着全球范围内生殖支原体感染率的升高,如何控制生殖支原体耐药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新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传统抗生素的使用及新型抗生素的开发。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生殖支原体的耐药机制
1.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2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2 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2.1 传统抗生素的临床使用
2.1.1普那霉素
2.1.2 大观霉素
2.2 最新研究性治疗药物
2.2.1 酮内酯类抗生素
2.2.2 截短侧耳素
2.2.3 四环素类衍生物
2.2.4 新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本文编号:371171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生殖支原体的耐药机制
1.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2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2 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2.1 传统抗生素的临床使用
2.1.1普那霉素
2.1.2 大观霉素
2.2 最新研究性治疗药物
2.2.1 酮内酯类抗生素
2.2.2 截短侧耳素
2.2.3 四环素类衍生物
2.2.4 新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本文编号:3711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7117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