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乳房难辨认癣1例

发布时间:2025-01-14 18: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乳房红斑伴瘙痒3个月余。3个月余前双侧乳晕出现棕红色斑,上覆少许鳞屑,对称分布,伴轻度瘙痒,就诊外院诊断"乳房湿疹",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瘙痒症状减轻,但皮疹逐渐扩大至双侧乳晕周围,遂就诊我院。既往史"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史7年余,长期服用甲泼尼龙片,现减量至8mg每日1次,辅以保胃、补钙、补钾治疗。个人史:家中养宠物猫,每天与宠物猫亲密接触。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各个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双侧乳晕及其周围棕红色斑,上覆少许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图1 皮损治疗前及治疗后

图1 皮损治疗前及治疗后

本例患者误诊为乳房湿疹,局部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减轻了皮损的炎症反应,但造成局部免疫力低下引起真菌过度生长,致皮疹失去典型表现,难以辨认[6]。因此,临床上若遇不典型皮损或发现按常规湿疹治疗无效者,在诊疗中要认真细致观察皮损情况,仔细询问有无与动物密切接触史,并刮取鳞屑做真菌镜检和培....


图2 见菌丝及孢子(真菌荧光染色镜检×400)

图2 见菌丝及孢子(真菌荧光染色镜检×400)

图1皮损治疗前及治疗后图3见犬小孢子菌(真菌培养镜检×400)


图3见犬小孢子菌(真菌培养镜检×400)

图3见犬小孢子菌(真菌培养镜检×400)

图2见菌丝及孢子(真菌荧光染色镜检×400)


图1 皮损治疗前及治疗后

图1 皮损治疗前及治疗后

图1皮损治疗前及治疗后图2见菌丝及孢子(真菌荧光染色镜检×400)



本文编号:4026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4026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a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