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阶段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阶段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炎症因子 细胞因子微球检测
【摘要】:目的研究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阶段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索机体对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从病羊内脏分离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注射入BALB/c小鼠腹腔(2 000个原头节/只),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PBS。于感染5个月后,采集对照及感染组小鼠血清,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结果感染组小鼠腹腔、肝脏、肺脏等部位均出现多个单一性包囊;其血清中IL-17A、IL-6、IFN-γ、MCP-1、IL-12P70、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3~9.255,P均0.05);而抑炎因子IL-10水平亦显著升高(t=3.936,P0.001)。结论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阶段小鼠体内炎症因子水平较高,有助于抑制虫体生长。
【作者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感染与免疫实验室;徐州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炎症因子 细胞因子微球检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1762,81371842) 中国博士后基金(2015M581864)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15KJB310025)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1501061A)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徐州医学院优秀人才启动基金(D2015004)
【分类号】:R532.32
【正文快照】: 细粒棘球蚴病,又称为囊型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寄生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1-3],目前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细粒棘球蚴以单室性包囊寄生于人及其他中间宿主的内脏器官内,以肝脏、肺脏为主。在感染早期并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在感染数年后才被发觉。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万剑;突尼斯羊肝脏中的细粒棘球蚴:宿主年龄的影响[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0年01期
2 林仁勇,丁剑冰,温浩,卢晓梅;新疆细粒棘球蚴95基因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年05期
3 王娅娜,赵嘉庆,丁淑琴,王健,赵巍;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铁蛋白基因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张静;赵嘉庆;王娅娜;张焱;王淑静;王洁;高岭;赵巍;;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亲肌肉基因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王俊安;邹晓毅;叶彬;张成武;赵发生;;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细粒棘球蚴囊壁的病理变化[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年06期
6 叶瑛,周淑琴,古丽娜;新疆阿勒泰居民细粒棘球蚴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地方病通报;1989年04期
7 温浩;姚秉礼;邹培范;丁兆勋;;丙硫咪唑对小鼠细粒棘球蚴作用的观察[J];新疆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8 温浩,姚秉礼,邹培范,杨兴忠;四种小鼠对细粒棘球蚴感染情况观察[J];地方病通报;1990年03期
9 王虎;青藏高原牦牛原发性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观察[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0年05期
10 温浩,姚秉礼,邹培范,丁兆勋;阿本达唑对小鼠细粒棘球蚴的作用[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仲轩;马福贵;;25%高渗盐水灭活细粒棘球蚴疗效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牛荣丽;莫红梅;薛弘燮;;阿苯哒唑免疫脂质体治疗小鼠细粒棘球蚴的效果观察[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陈刚;钱中希;程秉铨;刘立方;陈潞;刘辉宗;;小鼠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观察[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海龙;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细粒棘球蚴生长及凋亡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侯秋莲;应用SSH技术研究氧化胁迫下细粒棘球蚴基因的表达[D];新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鑫;γδT细胞在细粒棘球蚴感染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婧;多频聚焦超声体外治疗小鼠细粒棘球蚴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李建辉;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钙化机制及意义的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4 黄福强;青海部分地区牦牛源细粒棘球蚴mtDNA基因多态性分析[D];青海大学;2013年
5 王娅娜;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铁蛋白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特性鉴定[D];宁夏医学院;2006年
6 李振环;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放射性治疗的试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7 印双红;TGF-β抑制自然杀伤细胞在细粒棘球蚴免疫逃逸作用中的初步探讨[D];石河子大学;2014年
8 丁淑琴;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热休克蛋白70重组疫苗的研究[D];宁夏医学院;2006年
9 安然;IL-10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大鼠过敏反应中的水平及意义的初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师志云;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重组EgP-29抗原的克隆、表达、免疫保护力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D];宁夏医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516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51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