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2005~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与疫苗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安市2005~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与疫苗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特征 疫苗 接种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1)了解高安市2005~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究其疫苗接种前后变化;(2)了解高安市16~60岁适龄人群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1)收集高安市2005~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人间、鼠间疫情资料和人口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高安市2005~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人间和鼠间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对比分析疫苗接种前(2005~2008年)与接种后(2009~2013年)人间疫情的三间分布特征;(2)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高安市20个自然村的200例16~60岁常住人口进行双价疫苗接种现况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计算疫苗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Ordinal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安市适龄人群双价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5~2013年高安市共计报告66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发病密度为8.77/10万人年,年发病率范围为6.96/10万~12.19/10万。全市23个乡镇均有病例报道,其中杨圩镇发病密度最高,达22.11/10万,新街镇的发病密度最低,仅1.16/10万。其流行呈现春夏季(4~6月)小高峰和秋冬季(10月~次年1月)大高峰,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15~59岁年龄组占77.71%;男女性别比2.27:1,农民占71.08%;(2)2005~2013年高安市年均鼠密度和鼠带毒指数分别为2.52%和0.0208,野外和室内年均鼠密度分别为2.21%、2.87%,室内年均鼠密度显著高于野外(c2=36.488,P=0.000);野外捕获鼠总数中74.15%为黄毛鼠,室内捕获鼠总数中88.38%为褐家鼠;(3)与疫苗接种前(2005~2008年)相比,接种后(2009~2013年)高安市15个乡镇(占65.22%)发病密度有所下降,“16~60岁”年龄组发病占比由2009年的81.40%下降至2013年的63.89%;“16~60岁”年发病率于2012年出现显著下降,而周边非接种地区新建县、樟树市和渝水区“16~60岁”年龄组年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4)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总接种率为72.50%(145/200),全程接种率为56.00%(112/200);(5)Ordinal回归显示家务待业者高针次接种率是农民的0.360倍(OR=0.360,95%CI:0.144~0.898),不知晓HFRS疫苗普种工作者的高针次接种率是知晓者的0.079倍(OR=0.079,95%CI:0.033~0.192),不关注自身健康程度者疫苗高针次接种率是非常关注者的0.073倍(OR=0.073,95%CI:0.013~0.398)。结论:(1)高安市2005~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以秋冬季为主,发病年龄集中在15~59岁;室内年均鼠密度高于野外,优势鼠种分别为褐家鼠和黄毛鼠;(2)双价疫苗人群接种使高安市“16~60岁”适龄人群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疫苗接种后高安市2009~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未能显著降低,考虑可能与鼠带毒指数升高有关;(3)高安市适龄人群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率(72.50%)达到国家要求的接种率(70.00%)水平,但全程接种率(56.00%)有待提高;(4)职业、是否知晓疫苗普种工作及关注自身健康程度为高安市适龄人群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特征 疫苗 接种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2.8;R18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中英文缩略词语8-12
- 第1章 前言12-16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16-23
- 2.1 研究现场16
- 2.2 本底资料收集16-17
- 2.2.1 人间疫情资料16
- 2.2.2 鼠间疫情资料16
- 2.2.3 人口学资料16-17
- 2.3 疫苗及免疫程序17
- 2.3.1 接种疫苗17
- 2.3.2 免疫程序17
- 2.3.3 接种对象17
- 2.4 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17-21
- 2.4.1 调查对象17
- 2.4.2 样本量17-18
- 2.4.3 抽样方法18-20
- 2.4.4 调查内容及方法20
- 2.4.5 评价标准20-21
- 2.5 数据统计分析21-22
- 2.5.1 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1
- 2.5.2 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21-22
- 2.6 质量控制22-23
- 第3章 结果23-44
- 3.1 2005~2013 年高安市HFRS人间疫情流行特征23-31
- 3.1.1 疫情总体情况23
- 3.1.2 地区分布23-25
- 3.1.3 时间分布25
- 3.1.4 人群分布25-31
- 3.2 2005~2013 年高安市HFRS鼠间疫情情况31-34
- 3.2.1 鼠密度及鼠种监测31-33
- 3.2.2 鼠带毒情况监测33-34
- 3.3 2009~2013 年高安市双价HFRS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34-44
- 3.3.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34-36
- 3.3.2 HFRS疾病知晓情况及知晓途径36-37
- 3.3.3 双价HFRS疫苗普种工作知晓情况37
- 3.3.4 居住地与接种点距离37
- 3.3.5 双价HFRS疫苗接种总体情况37-38
- 3.3.6 双价HFRS疫苗接种单因素分析38-42
- 3.3.7 双价HFRS疫苗接种Ordinal多因素回归分析42-44
- 第4章 讨论44-48
- 4.1 高安市 2005~2013 年HFRS流行特征44
- 4.2 高安市疫苗人群接种前后HFRS流行特征变化44-45
- 4.3 高安市双价HFRS疫苗接种情况45-46
- 4.4 高安市双价HFRS疫苗接种影响因素46-48
- 4.4.1 职业46
- 4.4.2 是否知晓HFRS疫苗普种工作46-47
- 4.4.3 关注自身健康程度47-48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48-49
- 5.1 结论48
- 5.2 建议48-49
- 第6章 创新、不足与展望49-51
- 6.1 创新49
- 6.2 不足与展望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5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8-59
- 综述59-66
- 参考文献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诚,倪国金;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肺炎20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0年05期
2 刘婕,岳峰;肾综合征出血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0年23期
3 何瑜,莫岚,王世伟,张润苍,王其南;当前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某些特点[J];临床荟萃;2000年24期
4 虞作春,方静,赵叶丽;特殊表现的肾综合征出血热4例[J];临床荟萃;2000年24期
5 沙琪,程慧桢,崔凤芹;妊娠肾综合征出血热21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12期
6 章莉莉,孙志坚,朱公文;肾综合征出血热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的变化及其意义[J];江苏医药;2000年06期
7 周长月,杨晋川;徐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类型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03期
8 朱匡纪;肾综合征出血热控制模式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12期
9 林凤荣,万方华,吕静,赵明江;湖北省1998年洪灾后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报告[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年04期
10 韩明锋,高学中,丁保民,邱书华,李龙海,王丽,赵凤德,高勇,丁红美,张祝娟;阜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治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波;巴特尔;朱建华;;1997年牙克石监测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任炽霞;;本溪市199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型别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徐应发;;虫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4 黄秀云;田蓉;;肾综合征出血热4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李淑华;孙伯艳;单继发;;博尔泰力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治疗效果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沈大勇;刘建丽;刘辉;;信阳市1963-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李伟;边兆孔;叶艳萍;;杞县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与分析[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殷韦f;姜梅;龚俊华;王卓;;肾综合征出血热检验结果特点分析[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康殿民;王志强;陈仁友;袁群;曹杰;傅继华;张晓菲;郭婕;范轶欧;薛付忠;王洁贞;;1974年-2004年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时间分布特征分析[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兰英华;李用国;;黑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点变化分析[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淑会;我省出台四项措施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N];河北日报;2007年
2 解放军281医院 王兴华;肾综合征出血热 抗体可能出现晚[N];健康报;2011年
3 记者 衣晓峰;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源研究有新进展[N];健康报;2013年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朱立明;四军医大HFRS研究取得系列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周仲瑛;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斑热)治法概要[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空间分布[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立群;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及环境危险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2 史俊岩;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3 李健;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左曙青;北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崔龙洙;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理中花生四烯酸代谢和部分免疫因素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1994年
6 杨守京;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理及发病机理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2年
7 王晶翼;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受体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8 张文义;基于环境因素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疟疾传播风险[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9 杜虹;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参数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10 卢日峰;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Vero 细胞)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旭竞;不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误诊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2 王军宁;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可溶性CD163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杨骁;邵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海宁;环境变化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连魁;肾综合征出血热10年间临床特点变迁及对应策略[D];吉林大学;2016年
6 李洁;洪涝灾害事件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暴发的影响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郭婷;2014-2015年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及部分地区宿主动物调查[D];大理大学;2016年
8 谢春燕;高安市2005~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与疫苗接种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6年
9 钟恢海;肾综合征出血热10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作用[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刘小波;宁夏泾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0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52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