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肺结核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水平变化及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4:12

  本文关键词:肺结核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水平变化及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髓源性抑制细胞 精氨酸 一氧化氮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前后肺结核(PTB)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水平变化,分析MDSC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活动性PTB患者30例,痰液涂片镜检结核分枝杆菌(MTB)阳性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TST+)的活动性PTB患者家属(接触PTB患者)12例,同期经本院结核内科检查为非结核病的健康对照者15例,同期本院痰液涂片镜检MTB阴性的肺部感染疾病患者7例。活动性PTB患者和接触PTB患者给予6个月的抗PTB治疗。取活动性PTB患者、接触PT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制备单核细胞(PBMC),取活动性PTB患者和肺部感染疾病患者肺部灌洗液制备支气管肺泡细胞(BALC),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流式分选,记录MDSC在PBMC和BALC中的比例。同样方法对治疗结束的活动性PTB患者、治愈PTB患者和康复PTB患者检测MDSC在PBMC中的比例。从健康对照者分离的PBMC用CFSE活细胞荧光染色剂染色(CFSE-PBMC),从活动性PTB患者的PBMC中分离CD_(11b)~+CD_(14)~-MDSC,将不含MDSC的PBMC经丝裂霉素C作用后培养。以2×10~5个CFSE-PBMC为反应细胞,2×10~5个不含MDSC的PBMC和MDSC以不同比例(1∶0、1∶2、1∶4、1∶8)混合作为刺激细胞共培养,测定CD_3~+T淋巴细胞的CFSE信号强度。检测活动性PT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L-精氨酸、一氧化氮(NO)、鸟氨酸水平。结果活动性PTB患者、接触PTB患者、健康对照者PBMC中MDSC比例分别为0.338(0.274,0.399)、0.115(0.073,0.201)和0.042(0.031,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450,P0.001);其中活动性PTB患者PBMC中MDSC比例高于接触PTB患者、健康对照者(P0.001)。活动性PTB患者BALC中MDSC比例为0.425(0.219,0.483),高于肺部感染疾病患者的0.031(0.011,0.100)(Z=9.675,P=0.004)。PBMC与MDSC分别以1∶0、1∶2、1∶4、1∶8混合后,CD_3~+T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874(0.761,0.953)、0.668(0.588,0.818)、0.510(0.477,0.614)、0.186(0.112,0.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995,P=0.006)。活动性PTB患者血清L-精氨酸水平为31.72(18.37,59.58)μmol/L,低于健康对照者的57.88(35.11,77.93)μmol/L(Z=9.030,P=0.008)。活动性PTB患者血清NO水平为63.54(51.83,81.33)μmol/L,高于健康对照者的30.31(28.19,40.28)μmol/L(Z=10.033,P=0.004)。治疗结束时治愈PTB患者PBMC中MDSC比例为0.024(0.008,0.0389),低于活动性PTB患者治疗期间PBMC中MDSC的比例0.323(0.264,0.388)(Z=18.880,P0.001)。康复PTB患者PBMC中MDSC比例为0.034(0.018,0.039),低于其治疗结束时PBMC中MDSC的比例0.053(0.017,0.084)(Z=11.125,P=0.004)。结论活动性PTB患者PBMC和BALC中MDSC比例增加,治愈及康复者MDSC比例下降;MDSC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O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结核内科;
【关键词】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髓源性抑制细胞 精氨酸 一氧化氮
【分类号】:R521
【正文快照】: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慢性传染病,MTB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最为常见。MTB逃脱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以及对药物的抗药性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障碍,使得结核病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燕;徐慧芳;韩志刚;梁彩云;高凯;;CD_4~+T淋巴细胞增殖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604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604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