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日本血吸虫人群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日本血吸虫人群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血吸虫 日本 免疫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meta分析
【摘要】: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人群感染的效能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data)、重庆维普(VIP)、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和Google Scholar中检索有关ELISA法诊断日本血吸虫人群感染的全部文献,应用R语言进行meta分析,综合评价ELISA法诊断日本血吸虫人群感染的效能。结果共有9篇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纳入meta分析,文献质量较高。纳入的文献中,ELISA法诊断日本血吸虫人群感染灵敏度为57.1%~97.3%,特异度为20.4%~84.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加权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4.9%、50.4%、1.666和0.367。应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一般最小二乘法和稳健法计算得出的ELISA合并准确度分别为0.650、0.686和0.666,合并OR值分别为3.432、4.784和3.959,3种方法拟合的ELISA诊断试验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0.741和0.715,加权合并DOR值为4.78。结论ELISA对日本血吸虫人群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可望为我国消除血吸虫病阶段提供一种值得信赖的免疫诊断工具。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免疫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meta分析
【基金】:浙江省杭州市医疗卫生项目(No.20150633B6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医疗卫生重点科研项目(No.2015008)
【分类号】:R532.21
【正文快照】: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目前,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已有上海、福建、浙江、广东和广西等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以山丘型流行区为主的四川和云南2省以及以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江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汉辉,刘跃兴,高金宝,张永梅,施宝坤;山羊体内日本血吸虫日排卵数的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1年04期
2 吴涤,高兴政;日本血吸虫不同时期虫体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8年01期
3 谭鸿群;在菲律宾吕宋农村日本血吸虫流行病学定量观察[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1年04期
4 路群,詹希美,李卓雅,王亮,李长江;中国大陆4地日本血吸虫蛋白质及同工酶的多态性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7年02期
5 彭寨玉,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吴德,李孜;日本血吸虫酪蛋白激酶Ⅱβ亚基的序列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10期
6 陈莲;;中国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实验[J];广东卫生防疫资料;1982年02期
7 薛海筹,何毅勋,裘丽姝,张永红;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品系的研究——Ⅷ.感染动物血清免疫学反应[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02期
8 万中原,李雍龙,韩家骏,石佑恩;日本血吸虫多价分子疫苗的制备及其抗原性的研究[J];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9 黄水生;泰国北方的披集省日本血吸虫样感染一例报告[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7年06期
10 刘杰生,容寿铭,陈佩玑,刘振华,莫冠英;几种鼠类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实验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群峰;彭云;黄符燕;李攀;范小林;李永东;周晓农;;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结构研究[A];2013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牟芸;蔡卫民;郑哲岚;姚磊;陈芬;;门脉主干及其分支外径/内径比值对日本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A];2004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曾令兰;李淑莉;王华;刘薇;贺永文;;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脏中IL-2、TNF-α的表达及注射该因子后对肝纤维化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贺永文;;常见但易误诊的肝脏寄生虫病[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通讯员 彭振 记者 程守勤;抑制一种酶的活性可致日本血吸虫死亡[N];健康报;2012年
2 记者 王慧慧;皖产血吸虫病诊断试剂全国推广[N];安徽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武闯;日本血吸虫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质组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陈岩勤;白头翁总皂苷对日本血吸虫及其宿主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康乃馨;白头翁皂苷单体抗日本血吸虫及曼氏血吸虫的活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郭俊杰;日本血吸虫逆转录转座子DNA诊断靶序列的筛选及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周立;血吸虫病早期诊断方法和白介素22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D];武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2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76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