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新生隐球菌GXM作用后基因表达谱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5 23:12

  本文关键词: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新生隐球菌GXM作用后基因表达谱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隐球菌 GXM 基因芯片


【摘要】:研究背景全球每年有高达100万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简称隐脑)新发病例,每年有接近62万人死于本病,隐球菌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隐球菌区别于其他重要医学真菌的特征是具有多糖荚膜,传统认为其胞外多糖组分分为三种: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聚糖(glucuronoxylomannan,GXM)、半乳糖木糖甘露聚糖(galactoxylomannan, GalXM)和甘露糖蛋白(mannoprotein,MP)。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技术、磁共振技术和糖组分分析,对隐球菌荚膜的了解逐步加深,不同菌株间GXM的差异致使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基于此新生隐球菌划分为5种血清型——A、B、C、D和AD型。GXM是隐球菌荚膜多糖最主要的成分,约占荚膜总质量的88%。一般认为荚膜多糖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保护菌体抗吞噬作用和影响宿主免疫防御两方面。虽然体外实验有较为充分的证据,但对于溶解的多糖和细胞附属的多糖哪个更具毒性等问题并不清楚。隐球菌病的突出特点在于具有强烈的嗜中枢性,其中九成以上播散性隐球菌感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这一特征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一直以来,隐球菌如何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分子机制都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和研究的难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周细胞三者共同组成血-脑脊液屏障,组成的紧密连接网状结构,能够有效隔离开血液和脑脊液,严格调控两者间物质交换。其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维持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最重要的细胞;与周围组织内皮细胞间不同点在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极低胞吞能力、表达特异肽转运蛋白和离子,毗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形成丰富的紧密连接,形成有效的物理屏障,显著降低了小分子物质的通透。有学者发现隐球菌菌体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能够引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可能与隐球菌穿透血脑屏障相关。本研究就荚膜最主要成分GXM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目的探索新生隐球菌GXM能否影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挖掘隐球菌嗜中枢性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奠定基础。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使用Roche NimbleGen 12 x 135K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与不同浓度新生隐球菌GXM作用后差异表达的基因;结合基因本体论(GO,Gene Ontology),使用标准富集法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分析,进行GO项top10排序,推断所筛选差异基因的功能;结合GO语义,筛选与隐球菌侵袭中枢神经系统能力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信息。第二部分对筛选出的重要基因PIK3C2G和ADAMDEC1,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对其变化加以验证。结果第一部分我们对bEnd.3细胞与新生隐球菌GXM作用前后基因表达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GXM (90μg/ml)组总共有402个基因表达上调,296个基因表达下调,GXM (180μg/ml)组总共有421个基因表达上调,564个基因表达下调。GO项目top10排序提示,新生隐球菌GXM能够调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细胞紧密连接、信号转导、细胞骨架、细胞膜成分相关代谢等GO条目变化显著。第二部分PIK3C2G基因和ADAMDECl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基因表达水平不同程度上升,且与GXM浓度正相关。结论新生隐球菌GXM可以影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的表达,PIK3C2G基因、ADAMDECl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和隐球菌侵袭血脑屏障能力有关。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隐球菌 GXM 基因芯片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9.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缩略词表9-10
  • 前言10-14
  • 第一部分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与新生隐球菌GXM作用后基因表达谱分析14-49
  • 一、主要材料和设备14-16
  •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16-24
  • 三、实验结果24-47
  • 四、讨论47-49
  • 第二部分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与新生隐球菌GXM作用后PIK3C2G基因与ADAMDEC1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49-60
  • 一、主要材料和设备49-51
  •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51-54
  • 三、实验结果54-58
  • 四、讨论58-60
  • 论文小结60-61
  • References61-64
  • 综述:隐球菌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64-71
  • References68-71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工作及学术会议情况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廉兰;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实验方法的改进[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桑红,廖万清,陈江汉,温海,顾菊林,李林;新生隐球菌白化株酚氧化酶结构基因的突变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3 李志瑜;新生隐球菌菌株中常同时含有不同倍体的细胞[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5期

4 潘炜华,廖万清,霍克克,李波,张佳忆;新生隐球菌稳定载体的构建[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陈江汉,温海,徐红,仇芸,赵瑾;多巴培养基快速鉴定新生隐球菌产黑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6 潘炜华,廖万清,顾菊林,霍克克;新生隐球菌高效转化方法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7 郭秀军;廖万清;;新生隐球菌在巨噬细胞内寄生的机制[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2期

8 郭秀军;瘳万清;;新生隐球菌的荚膜多糖合成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3期

9 郭秀军;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反应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3年06期

10 陈裕充,廖万清,梁晓博;新生隐球菌在巨噬细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元杰;温海;徐红;黄欣;赵瑾;;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相互作用[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新生隐球菌基因组DNA不同油提方法的比较[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席丽艳;鲁长明;龙泽香代子;福岛和贵;;20株新生隐球菌生物学特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赵卓;廖万清;;新生隐球菌多糖荚膜的动态学研究进展[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秀丽;廖万清;;一种新的测定新生隐球菌活力的染色方法[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赵亮;陈玉如;王梅竹;金方;顾桉菁;牟丽丽;罗红梅;康颖倩;;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微进化表型变异菌株的研究[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7 赵亮;唐秀文;康颖倩;罗红梅;金方;王梅竹;陈玉如;;贵州贵阳及广西柳州地区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微卫星基因分型对比研究[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8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新生隐球菌线粒体DNA的快速抽提和电镜观察[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李莉;章强强;王家俊;朱利平;翁心华;张永信;;临床及环境新生隐球菌对立福康唑和氟康唑的体外敏感性实验[A];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李秀丽;田媛;史玉玲;顾俊瑛;刘至昱;李晓建;高飞;;蒺藜中甾体皂苷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王小龙;新生隐球菌自我保护机制揭开[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何佳颐;养鸽子注意啥?[N];健康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先彪;新生隐球菌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2 潘炜华;新生隐球菌分子重组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其荚膜相关基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3 郭秀军;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4 陈裕充;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活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杨阳;新生隐球菌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6 侯幼红;药物和化学试剂对致病酵母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7 汪晓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新生隐球菌侵袭血管内皮细胞相关蛋白质及其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方伟;去泛素化酶对新生隐球菌生长与毒力的多效性调控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9 周洁;新生隐球菌对小鼠小胶质细胞氧化磷酸化作用及凋亡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10 王溪涛;新生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机制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芹;荚膜透明质酸在新生隐球菌跨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曹艳云;不同新生隐球菌菌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孔庆涛;氧含量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及毒力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林丽娜;80株中国大陆新生隐球菌环境株表型和分子特征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张立科;新生隐球菌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单核细胞迁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贾红玲;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外分泌蛋白初步分析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李宗辉;低氧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影响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黄生军;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D的合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车付彬;纳米化杀手肽的制备表征和抗新生隐球菌感染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10 王永强;山苍子油对小鼠系统性新生隐球菌感染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59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859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9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