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4 04:23

  本文关键词: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价值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


【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检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450份临床检测的血清标本,采用CLIA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其阳性结果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RPR)检测,应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印证TPPA与CLIA检测不同的血清标本。结果 6450份血清标本中,CLIA检测阳性405例,TPPA检测阳性383例。CLIA检测阳性患者中99例CLIA检测信号/临界值(S/CO)值在1~10分,其中TPPA阳性92例,RPR阳性27例;179例患者S/CO值为11~20分,其中TPPA阳性176例,RPR阳性70例;127例患者S/CO值20分,其中TPPA阳性115例,RPR阳性30例。CLIA阳性结果中22例标本与TPPA的标本结果不一致,TPPA检测均为阴性,经WB验证阳性21例,阴性1例,阳性结果中含两种条带的共16例(TP45、TP47条带的9例,含TP17、TP47条带的7例),含TP47、TP45、TP17条带的有4例,不确定1例。综合WB法,CLIA的敏感性是100.00%,阳性符合率是99.75%;TPPA的敏感性是94.80%,阳性符合率是100.00%。CLI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PPA(P0.05),CLIA的阳性符合率略低于TPP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较高,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医院;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
【分类号】:R446.6;R759.1
【正文快照】: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300万梅毒疾病患者为新例[1]。梅毒螺旋体是检测梅毒的重要指标,但其培养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临床上诊断梅毒常用的方法是应用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操作繁琐等客观因素会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随着医学科技发展,梅毒螺旋体特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莹;朴昌玉;孙彦杰;范清;王双军;;CLIA、ELISA与TPP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24期

2 周秀萍;任春平;乔小霞;;三种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试验联合应用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15年11期

3 王波;张成磊;孟繁君;王利新;;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4 刘敏;邓安彦;周守容;吴春磊;穆万洋;;CLIA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在临床筛检梅毒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19期

5 高凯;;梅毒检测的ELISA法、TPPA法、TRUST法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34期

6 张东梅;徐韫健;张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10期

7 禹梅;华星;刘婕;荆成宝;;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8 吕金伟;程周祥;;梅毒检测方法概述[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9 魏寿忠;林桂花;陈依平;黄志容;;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玉磊;早期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和miRNAs表达谱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梅迪;申爽;;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应用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年02期

2 严柳;;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微粒子化学发光和ELISA检测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24期

3 杨秀令;;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24期

4 屈晓威;史龙泉;冯莉莉;马利军;屈义芳;;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与TP-IgM抗体检测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性科学;2016年12期

5 王伟诗;;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30期

6 孙凯;马开富;江华;;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性科学;2016年10期

7 孟保福;宋红林;李翠芬;;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年20期

8 何基照;;梅毒螺旋体人类医学实验学检测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年20期

9 李武艺;;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年15期

10 王勇超;贾丹;覃颖丽;叶青;;xi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与TRUST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冲;肺结核病生物学标志物的筛选与鉴定及易感基因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任荣鑫;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治疗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s表达谱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君;;CLIA、ELISA与TPPA三种方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16期

2 张迎梅;徐小平;杨玉芹;胡玲;;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年06期

3 伍昆山;刘小凤;;梅毒特异性抗体4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与结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年23期

4 魏从芳;汤巧;;三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5 邱春霞;;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及检测流程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3年12期

6 高凯;;梅毒检测的ELISA法、TPPA法、TRUST法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34期

7 张东梅;徐韫健;张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10期

8 潘小平;洪晓绿;赖金国;蔡高涛;李素梅;;梅毒抗体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估[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年02期

9 杨立刚;;梅毒治疗后的血清学变化[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年01期

10 吕金伟;程周祥;;梅毒检测方法概述[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安;;化学发光法的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14期

2 钟进义,王传现,王建华;化学发光法测定葡多酚对羟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3 陈彻;细胞化学发光与疾病(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年04期

4 熊传银;吴新中;陈广新;;化学发光检验线性评价与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年04期

5 邱瑾;刘晓宇;姚鑫;;化学发光免疫方法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年06期

6 宁汉孙;用化学发光法分析一氧化氮和氮氧化物[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卫生学分册);1976年02期

7 叶能权;化学发光法在环境样品中的应用[J];职业医学;1982年03期

8 张修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J];重庆医药;1987年06期

9 冯喜增;;有关药物极微弱化学发光的研究:片剂、胶囊剂的极微弱化学发光[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7年03期

10 高斌,庄汉澜;酶连结增强化学发光法的实验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荣;张成孝;;液相化学发光分析的新进展[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2 林金明;;化学发光柱后检测技术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鑫智;;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应用及存在问题[A];第九届西北五省(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陈志涛;邱彬;陈国南;;一种新型双吖啶化学发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赵云莎;黄均明;刘荣军;赵书林;;基于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5-羟色胺和5-羟基吲哚乙酸[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6 孙述文;吕九如;;铈(Ⅳ)-亚硫酸根体系后化学发光行为的研究-流动注射后化学发光法测定舒必利[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月霞;杨振华;耿红;董川;;粉笔尘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8 韩鹤友;;化学发光振荡及其分析化学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莉;卢昌咸;;高良姜素化学发光新体系的发光动力学性质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术皓;姚型军;庄惠生;林世蕾;杜凌云;;高锰酸钾氧化酸性铬兰K化学发光法测定铋[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康义瑶;这块蛋糕,有我一份[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欧阳应;我国化学发光诊断试剂研究取得进展[N];医药导报;2004年

3 徐亚静;我国首创化学发光微孔板HIV诊断技术[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温艺晗;金融风暴未能阻挡北京科美融资步伐[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晨;化学发光及其成像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Zeeshan Ali;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化学发光的多种病毒同时检测方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梁耀东;化学发光新体系、电化学发光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06年

4 曹伟;药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发光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姚寒春;化学发光及相关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徐秦峰;吖啶酯化学发光体系及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陈效兰;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研究及其相关应用[D];中南大学;2013年

8 李娜;金属纳米粒子参与的化学发光及其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李丽清;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刘海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及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双娇;基于鲁米诺反应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雯雯;基于化学发光动力学分辨策略的多组分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红;G-四链体DNA酶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在钾离子、铅离子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5年

4 毛青青;腈基拟除虫菊酯及H_2S的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莉;高岭土的改性及其化学发光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赵常鑫;海泡石纳米材料催化化学发光及其分析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马媛;纳米银—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检测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应用[D];延安大学;2015年

8 王沛;基于等温酶扩增反应的免标记化学发光miRNA检测新方法[D];复旦大学;2014年

9 陈祖琴;ZnO纳米颗粒促进鲁米诺化学发光的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垞丽皮艳·阿布力米特;PON1化学发光底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9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909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e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