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78株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19:25

  本文关键词: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78株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林麝 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 crl基因 λ-Red同源重组


【摘要】:大肠杆菌Crl和Rpo S蛋白的相互作用能够直接促进curli菌毛操纵子的表达,curli菌毛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性及侵袭性密切相关。为研究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LPEC)O78株crl毒力基因缺失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毒力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λ-Red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林麝LPEC O78 crl毒力基因缺失株LPEC O78-crl-,并通过生化特性、生长速率、红细胞凝集性、毒力特性对缺失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与野生株LPEC O78相比较,LPEC O78-crl-对林麝LPEC O78的生化特性和生长速率影响差异不显著;LPEC O78-crl-的红细胞凝集效价为2~(-4),比LPEC O78降低了2倍,其LD50为3.2×10~9 cfu/m L,与野生株LPEC O78相比下降约7倍。本研究构建了林麝LPEC O78-crl-,为进一步研究林麝LPEC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四川养麝研究所;
【关键词】林麝 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 crl基因 λ-Red同源重组
【基金】: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四川省小额择优资助项目 四川农业大学双支项目
【分类号】:S858.94
【正文快照】: 林麝的肺炎和化脓性疾病是林麝规模化养殖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比较高,一直严重制约着人工养麝业的发展。林麝肺炎和化脓性疾病最初由四川养麝研究所命名,是以呼吸困难、肺部化脓、全身败血症为主要症状和病变的疾病[1]。对因患肺炎和化脓性疾病死亡的林麝进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华;岳乃鱼;张洪峰;;陕西省家养林麝资源现状与分析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2 陈桂兰;徐柳;岳碧松;邹方东;;林麝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分析及表达、纯化[J];四川动物;2007年01期

3 裴俊峰;吴家炎;;陕西秦岭西部林麝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J];四川动物;2007年04期

4 ;林麝产业化养殖项目论证会在京召开[J];中国现代中药;2009年08期

5 王坤;郝新强;刘树强;;中国林麝养殖的发展现状、研究概述和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0年18期

6 王晓霞;;陕南野生林麝的历史分布变迁及原因[J];农业考古;2012年01期

7 闵泓翔;王洪军;;四川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复壮措施初探[J];四川林勘设计;2013年01期

8 邓凤鸣,姚云宣,杨昌金;林麝“控制放牧”的探讨[J];动物学杂志;1982年01期

9 朱承嗣;易庭宗;;试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林麝难产[J];畜牧兽医杂志;1988年02期

10 杨金昌;胡龙;程正兰;黄修福;董龙;易庭宗;;林麝吐沫病的防治[J];特产研究;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凯;戚文华;冉江洪;何迟酩;岳碧松;陈艺兴;;初产仔林麝与非初产仔林麝产仔行为的对比研究[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迟酩;李旭鑫;屈羽;岳碧松;;林麝血液的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戚文华;张修月;岳碧松;;圈养林麝繁殖生物学研究[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增胜;杨长锁;李青旺;;林麝胚胎移植研究初报[A];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3~2004)[C];2004年

5 赖彬;邹方东;岳碧松;;林麝白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分析[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薛程;肖宇;徐宏发;;圈养林麝春季昼夜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戚文华;王中凯;岳碧松;李旭鑫;郭延蜀;;林麝行为谱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邹方东;岳碧松;张义正;;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微卫星的分离与多态性研究[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邹方东;岳碧松;张义正;;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染色体制备方法及核型与G-带带型研究[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马炳存;王红宁;徐鹏伟;杨鑫;张安云;邹立扣;;林麝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分型及乳酸菌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革风;凤县成立林麝养殖协会[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孙海 青松;凤县养林麝 发展逾千头[N];宝鸡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永锋 通讯员 韩莹;我省林麝养殖规模位居全国首列[N];陕西日报;2013年

4 杨俊林;凤县人工养麝西北第一[N];宝鸡日报;2007年

5 记者 王成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林麝首现都江堰[N];四川日报;2014年

6 土艳丽;珍贵的经济动物——林麝[N];西藏日报;2004年

7 渭南市野生动物管理站 李亚红 赵玲爱;林麝人工驯养技术[N];陕西科技报;2009年

8 ;林麝[N];北京科技报;2002年

9 记者 杨一苗 梁娟;喜!延安发现林麝 悲!全被歹徒猎杀[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通讯员 本兵 章华 陈超;科技创新天地宽[N];安康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文霞;林麝食源植物的营养学特征及食物选择主导因子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姚刚;林麝种群密度及环境适应性能力评估[D];浙江大学;2014年

3 郎冬梅;圈养麝类固醇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的非损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赵莎莎;圈养林麝遗传多样性及泌香性能关联标记的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邹方东;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灵;林麝Ⅱ类MHC基因分离与化脓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刘春燕;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养殖种群死亡原因及其生命生理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忠军;陕西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恢复生态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治;四川马尔康圈养林麝的行为与繁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葛小芳;福建圈养林麝麝香分泌与繁殖行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夏胜吾;林麝虹膜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周冉;单宁酸对林麝的摄食、消化、睾酮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魏雨婷;林麝粪便三碘甲腺原氨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华继;林麝野化放归规划和放归栖息地选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蔡瑞波;圈养林麝MHC基因和线粒体序列的遗传多样性[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施奇静;四川圈养林麝分娩节律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9 胡志强;面向J2EE架构的林麝管理系统研究和实践[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薛文杰;近五十年陕西凤县林麝分布区缩小的模式及原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1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001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