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高原鼠兔干扰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16 22:27

  本文关键词:高原鼠兔干扰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高原鼠兔 植物群落特征 种群特征 土壤养分 植物养分 植被与土 壤耦合模型


【摘要】: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特有的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对维持青藏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关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间关系的报道却很少。本研究调查分析了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植物种群特征、植物养分和土壤养分关系,并构建了高原鼠兔干扰下植被和土壤耦合模型,以期为全面阐明高寒草甸植物和土壤随高原鼠兔干扰程度变化的演变方向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解析了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关系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盖度、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有着显著的正二次函数关系,随高原鼠兔干扰水平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先升高后降低。高原鼠兔干扰与有毒植物生物量间呈显著的负二次函数关系,随高原鼠兔干扰水平的增加有毒植物生物量先降低后升高。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高度、总生物量、均匀度指数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阐明了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常见植物种群特征的关系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高山嵩草重要值、高山嵩草和垂穗披碱草生态位宽度有着显著的正二次函数关系,随高原鼠兔干扰水平的增加,高山嵩草重要值、高山嵩草和垂穗披碱草生态位宽度先升高后降低。高原鼠兔干扰与小花草玉梅重要值有着显著的负二次函数关系,随干扰水平的增加,小花草玉梅重要值先降低后升高。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垂穗披碱草重要值和小花草玉梅生态位宽度没有显著相关关系。3查清了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常见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的关系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山嵩草叶片全磷含量、垂穗披碱草和小花草玉梅叶片全氮含量呈显著的正二次函数关系,随高原鼠兔干扰水平增加高山嵩草叶片全磷含量、垂穗披碱草和小花草玉梅叶片全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高原鼠兔干扰与小花草玉梅叶片全磷含量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随高原鼠兔干扰水平的增加小花草玉梅叶片全磷含量逐渐上升。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山嵩草、垂穗披碱草和小花草玉梅叶片全碳和全钾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高山嵩草叶片全氮含量和垂穗披碱草叶片全磷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明晰了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的关系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随高原鼠兔干扰水平的增加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0-10 cm和10-20 cm土层全氮含量间呈显著的二次函数相关,随高原鼠兔干扰水平的增加,全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0-10 cm和10-20 cm土层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高寒草甸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也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5构建了高原鼠兔干扰下高寒草甸植被与土壤耦合模型以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各个指标间的相关度为依据,确定了高原鼠兔干扰下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各个指标的权重向量,建立了高原鼠兔干扰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耦合协调的2级层次评价指标,最终构建了以植被指标和土壤指标为基础的植被-土壤耦合模型,综合评价了高原鼠兔干扰后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在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为20-39个/625m2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和植被的耦合协调度较高,说明在有效洞口密度介于20-39个/625m2时,高寒草甸的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环境水平较高,而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过低或过高时,土壤和植被的耦合协调度下降,可见一定范围内的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有利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内植被和土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原鼠兔 植物群落特征 种群特征 土壤养分 植物养分 植被与土 壤耦合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意义10-12
  • 1.2 文献综述12-20
  • 1.2.1 高原鼠兔生物学特性12-15
  • 1.2.2 鼠类对植物的影响15-18
  • 1.2.3 鼠类对土壤的影响18-20
  • 1.3 主要研究内容20-21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21-25
  • 2.1 研究区域自然状况21
  • 2.2 研究方法21-22
  • 2.3 测算指标22-23
  • 2.3.1 重要值的测算22-23
  • 2.3.2 生态位宽度的测算23
  • 2.3.3 植物多样性的测算23
  • 2.4 土壤和植物样品的分析23
  • 2.5 模型的建立23-24
  • 2.6 统计分析24-25
  • 第三章 结果25-41
  • 3.1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关系25-28
  • 3.1.1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高度和盖度的关系25-26
  • 3.1.2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26
  • 3.1.3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关系26-28
  • 3.2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常见植物种群特征的关系28-31
  • 3.2.1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常见植物重要值的关系28
  • 3.2.2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常见植物生态位宽度的关系28-31
  • 3.3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常见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的关系31-34
  • 3.3.1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山嵩草叶片养分含量的关系31-32
  • 3.3.2 高原鼠兔干扰与垂穗披碱草叶片养分含量的关系32
  • 3.3.3 高原鼠兔干扰与小花草玉梅叶片养分含量的关系32-34
  • 3.4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的关系34-38
  • 3.4.1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 0-10 cm土层养分的关系34-35
  • 3.4.2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 10-20 cm土层养分的关系35-38
  • 3.5 高原鼠兔干扰下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耦合模型38-41
  • 3.5.1 建立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38-39
  • 3.5.2 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的耦合关联评价39-41
  • 第四章 讨论41-49
  • 4.1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关系41-44
  • 4.2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植物种群特征的关系44
  • 4.3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养分的关系44-46
  • 4.4 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的关系46-48
  • 4.5 高原鼠兔干扰下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的耦合模型48-49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49-52
  • 5.1 主要结论49-50
  • 5.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60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万红,曹伊凡,张堰铭,殷宝法,王金龙;赤狐气味对高原鼠兔繁殖的影响[J];兽类学报;2004年02期

2 刘汉武;周立;刘伟;周华坤;;利用不育技术防治高原鼠兔的理论模型[J];生态学杂志;2008年07期

3 米玛旺堆;欧珠朗杰;次仁;;高原鼠兔与多种小型雪雀的相关性初探[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齐新章;王晓君;朱世海;饶鑫峰;魏莲;魏登邦;;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脏对低氧环境的适应[J];生理学报;2008年03期

5 沈世英,陈一耕;青海省果洛大武地区高原鼠兔生态学初步研究[J];兽类学报;1984年02期

6 蒋志刚,夏武平;高原鼠兔食物资源利用的研究[J];兽类学报;1985年04期

7 梁俊勋;;高原鼠兔的驯育和应用前景[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7年04期

8 刘国富,温得启,韩思梗,胡晓梅;高原鼠兔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对低氧环境的应答[J];兽类学报;1988年01期

9 张迪华;陆国泉;;高原鼠兔体重生长动态数学模型之再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10 王学高,Andrew T.Smith;高原鼠兔交配关系的研究[J];兽类学报;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来兴;李明财;易现峰;朱筱佳;;高原鼠兔生物控制——补草祛鼠研究初报[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来兴;李明财;易现峰;朱筱佳;;高原鼠兔田间统计技术——礼佛法[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苏建平;蔡振媛;曹伊凡;崔庆虎;;高原鼠兔种群恢复期繁殖潜能释放的证据[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丁晓涛;何秀琼;曹玉琼;李发明;谢文彬;;高原鼠兔繁殖及种群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A];四川草业科技十年进展[C];2004年

5 王建梅;张堰铭;王德华;;高原鼠兔体重调节和产热适应的季节性变化[A];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蒋巍;魏万红;杨生妹;;单宁酸对高原鼠兔脂代谢的影响初探[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殷宝法;魏万红;张堰铭;王金龙;曹伊凡;;微卫星技术在高原鼠兔行为学研究中的应用[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建梅;张堰铭;王德华;;青藏高原高原鼠兔的能量代谢、产热能力和体重的季节性调节[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9 朵红;李伟;付永;彭毛;沈秀英;黄福强;冯凯;;高原鼠兔感染皮蝇蛆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波;王勇;张美文;陈剑;王忠全;扎西;洛桑达娃;小扎西;;藏北草原应用特杀鼠2号防治高原鼠兔现场试验效果观察[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司马宪光 包万智;高原鼠兔养殖前景看好[N];中国特产报;2002年

2 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供稿;高原鼠兔[N];西藏日报;2004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唐向东 本报记者 范炬炜 刘佳;征服生命的高原[N];解放军报;2011年

4 团州委;康巴草原的“守护神”[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5 州总工会供稿;把爱写在草原[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应军;草原“三灭”惠泽羌塘[N];西藏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振忠;高原鼠兔对缺氧、寒冷极端高原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2 殷宝法;高原鼠兔性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扬州大学;2011年

3 杨甲芳;青藏高原三种小哺乳动物CRFR1α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孙飞达;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及土壤特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5 聂海燕;植食性小哺乳动物种群进化生态学研究:高原鼠兔种群生活史进化对策[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鑫峰;高原鼠兔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特异性[D];青海大学;2010年

2 齐新章;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脏对低氧的适应机制[D];青海大学;2009年

3 张军;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对植被调控措施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1年

4 孙生祯;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乳酸代谢的比较研究[D];青海大学;2012年

5 冶娜娜;植物次生代谢物对高原鼠兔采食行为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倩倩;高原鼠兔干扰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叶片性状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7 杨国荣;天敌气味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8 热娜古丽·艾合麦提;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四种啮齿动物的食性及营养生态位显微组织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福宁;高原鼠兔繁殖季节部分血液指标的变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海娟;影响高原鼠兔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因子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45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045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d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