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黄土区典型封育草地火烧对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分布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半干旱黄土区典型封育草地火烧对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分布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封育草地 土壤-植物系统 火烧 养分分布 空间异质性
【摘要】: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形势极为严峻的地区,是水蚀与风蚀的交错带亦是农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草地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草地约占黄土高原面积的30%,气候干旱加之过度的开发利用,草地退化现象严重。封育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的最佳措施,在解决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半干旱黄土区典型封育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火烧对其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分布的影响,并考虑地形因素坡向和坡位,试图揭示封育草地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分布的一般规律与封育草地对火烧的响应机制,从而为正确认识半干旱地区恢复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和为恢复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火烧极大地改变了封育草地生态系统的面貌,加速了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火烧后植物生产力、植物养分储量与土壤碳氮磷(有机碳、全氮、铵态氮和速效磷)都得到提高,同时地表植被盖度、植物养分含量、土壤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全磷对火烧无明显响应。在土壤-植物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关关系上,它们在火烧后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变化,而火烧后植物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降低。(2)地形因素坡向与坡位通过对局部水、光、热资源的的影响实现其对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分布与火烧响应机制的干预。坡向对植物盖度、生物量、养分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坡位对植物的影响较小,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显著。(3)火烧与坡向均对土壤-植物系统的空间异质性产生影响。植被盖度、植物钾含量与钾储量空间异质性对火烧的响应受到坡向的影响,其在阴、阳坡分别表现出升高和降低。火烧后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植物碳储量的空间异质性增强,而植物碳、氮和磷含量与植物氮、磷储量的空间异质性均发生不同程度降低。火烧后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异质性更加复杂,坡向和土层均对其产生影响,不同元素间也存在差异。封育作为一种管理措施基本实现了该区域天然植被的恢复,但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本研究通过分析火烧对封育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恢复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相关研究尤其是不同火烧机制对恢复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不同尺度上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有待继续深入。
【关键词】:封育草地 土壤-植物系统 火烧 养分分布 空间异质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
- 1.2 理论依据11-13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13-15
- 1.3.1 地统计学简介13
- 1.3.2 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13-14
- 1.3.3 火烧对草地的影响14-15
- 1.4 小结15-16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16-20
- 2.1 研究目的16
- 2.2 研究内容16-17
- 2.3 研究区概况17
- 2.4 研究方案17-20
- 2.4.1 试验处理及样地设置17-18
- 2.4.2 植物样品采集和处理18
- 2.4.3 样品分析18-19
- 2.4.4 数据处理及分析19
- 2.4.5 技术路线19-20
- 第三章 典型封育草地对火烧的响应20-35
- 3.1 火烧对地上植被的影响20-28
- 3.1.1 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对火烧的响应20-23
- 3.1.2 植物养分含量对火烧的响应23-24
- 3.1.3 植物养分储量对火烧的响应24-28
- 3.2 火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28-30
- 3.2.1 土壤养分含量对火烧的响应28-29
- 3.2.2 土壤养分间相关关系对火烧的响应29-30
- 3.3 火烧对土壤-植物间养分关系的影响30-31
- 3.4 讨论31-32
- 3.5 小结32-35
- 第四章 封育草地及其火烧响应机制对坡向和坡位的响应35-62
- 4.1 坡向对封育草地和火烧草地的影响35-41
- 4.1.1 植被盖度与生物量对坡向的响应35-36
- 4.1.2 植物养分含量对坡向的响应36-38
- 4.1.3 植物养分储量对坡向的响应38-39
- 4.1.4 土壤养分含量对坡向的响应39-41
- 4.2 坡向对封育草地火烧响应机制的影响41-44
- 4.3 坡位对封育草地和火烧草地的影响44-54
- 4.3.1 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对坡位的响应44-47
- 4.3.2 植物养分含量对坡位的响应47-50
- 4.3.3 植物养分储量对坡位的响应50-52
- 4.3.4 土壤养分对坡位的响应52-54
- 4.4 火烧、坡向和坡位对封育草地影响的综合分析54-60
- 4.4.1 火烧、坡向和坡位对封育草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影响54-55
- 4.4.2 火烧、坡向和坡位对封育草地植物养分含量的影响55-56
- 4.4.3 火烧、坡向和坡位对封育草地植物养分储量的影响56-58
- 4.4.4 火烧、坡向和坡位对封育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58-60
- 4.5 讨论60-61
- 4.6 小结61-62
- 第五章 封育草地空间变异特征对火烧与坡向的响应62-73
- 5.1 火烧与坡向对封育草地地上植物空间变异的影响63-65
- 5.1.1 地上植被盖度、生物量空间变异性对火烧与坡向的响应63-64
- 5.1.2 地上植物养分含量和储量空间变异性对火烧与坡向的响应64-65
- 5.2 火烧与坡向对封育草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65-70
- 5.2.1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空间变异对火烧与坡向的响应65-67
- 5.2.2 土壤速效氮空间变异对火烧与坡向的响应67
- 5.2.3 土壤磷和钾空间变异对火烧与坡向的响应67-70
- 5.3 讨论70-71
- 5.4 小结71-7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3-75
- 6.1 结论73-74
- 6.2 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86
- 附录86-100
- 致谢100-101
- 作者简介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洪祥,王林和,姚云峰,刘洪贵;额济纳绿洲植被封育更新现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2 殷振华;毕玉芬;李世玉;尚桐;;封育条件下白茅繁殖对策研究[J];草业科学;2008年11期
3 殷建;庞吉林;;盐池县人工封育区地表植被组成及多样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4 刘永树;;封造并举兴林业 农牧双丰奔小康[J];内蒙古林业;1992年07期
5 许治钰;王章保;;推行工程管理是提高封育效益的重要途径[J];陕西林业科技;1992年04期
6 刘婉荣;加强育林措施 提高封育质量[J];内蒙古林业;1994年05期
7 王玉祥,张思树;浅谈黄河三角洲柽柳封育[J];山东林业科技;1997年S1期
8 武智双,赵青,侯新春;对内蒙古各盟市封育树种结构分析[J];内蒙古林业;2000年03期
9 李瑞;张克斌;王百田;刘刚;吴瑞菊;;农牧交错带不同封育时间对植物特征值及多样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7期
10 张杰;杨军;白晋华;;吕梁山封育林区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伟;封山育林激活临沂林业[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2 记者 王金峰邋通讯员 杨振霞;茶业口建设“生态当家型”乡镇[N];莱芜日报;2007年
3 记者 庄电一;宁夏石嘴山有片七万亩红柳林[N];光明日报;2003年
4 通讯员 李建荣;一二一团栽梭梭封育沙漠建设生态团场[N];兵团日报(汉);2010年
5 王世军;如何搞好封山育林[N];四平日报;2006年
6 关中;临城封山育林成效显现[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7 庄电一;宁夏封育区林草盖度达50%以上[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8 记者 韦良俊;吉木乃县及时封育 保护珍稀红桦林[N];阿勒泰日报;2008年
9 记者 姜义双 王云峰;辽西20余万亩河滩地退还凌河[N];辽宁日报;2012年
10 吴宏林;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封育6年动植物“疯长”[N];华兴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蕙;封育措施对退化沙质草地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2 赵旭东;封育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及有机碳库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3 刘小丹;封育对退化草场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智如;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王哲;封育年限对石灰岩山地植被细根生物量及细根养分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3 杨合龙;封育对轻度退化下伊犁绢蒿荒漠植被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4 马严;封育年限对石灰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5 高羽邦;北方农牧交错带封育对土壤植被特征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刘建;半干旱黄土区典型封育草地火烧对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朱跃韬;封育对福海县河谷林的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8 董茹茹;贺兰山西坡退牧还林封育工程水源涵养效益分析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程中秋;半荒漠地区人工封育草场植被恢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孙栋元;封育沙地土壤水分生态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1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061852.html